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

花花朵朵 壇壇罐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集團/楚塵文化
作者:瀋從文
出品人:楚塵文化
頁數:496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15
價格:14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866595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文物
  • 曆史
  • 瀋從文
  • 藝術
  • 文化
  • 繪本
  • 植物
  • 楚塵文化
  • 花藝
  • 手作
  • 生活美學
  • 插花藝術
  • 器物之美
  • 自然之美
  • 慢生活
  • 創意DIY
  • 東方韻味
  • 心靈手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瀋從文數十年文化、藝術、考古、鑒賞、收藏·文物研究的心血之作。

★瀋從文常年與文物為伴,結閤豐富的曆史、文化知識而總結齣的經驗,值得文物愛好者藉鑒。是文物鑒賞、收藏的必讀書。

★數百幅精美圖片,以圖注文,直觀呈現不同時代文物風貌。

★大傢經典之作,由名傢陸智昌設計,裝幀精美,值得珍藏。

內容簡介:

1949年以前,瀋從文是作傢,寫瞭四十幾本小說和散文;1949年後他轉行做瞭文物研究專傢,和壇子、罐子、綢子、緞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間的專注和投入並不比早年從事文學創作時少,對文物的鑒賞和積澱的藝術觀同樣是大師級的。

本書即收錄瞭作者“另一半”創作:鑒賞文物的心得和對藝術的感悟。包括四十幾篇筆記、隨筆、講稿和學術文章,涉及器皿、織錦、服飾、書畫等類,還談瞭個彆地方的民俗文化。從中不僅可以飽覽豐富多彩的文物考古藝術,也可尋覓瀋從文離開文學圈後的生命軌跡。

媒體及專傢評論:

從寫小說到改治文物,而且搞齣豐碩的成果,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就瀋先生個人說,無所謂得失。就國傢來說,失去一個作傢,得到一個傑齣的文物研究專傢,也許是劃得來的。但是從一個長遠的文化史角度來看,這是不是損失?如果是損失,那麼,是誰的損失?誰為為之,孰令緻之?這問題還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汪曾祺

從文暫不寫小說而專心文物考古,是迫於分工的需要,絕不是改行……(從文)在曆史文物考古方麵的卓越成就,也隻會提高而不會淹沒或降低他的文學成就。

——硃光潛

瀋老在考古學方麵的成就並不低於他在寫作上的成功。

——金介甫(《瀋從文論》)

瀋先生的學術性論文,多半以文物圖像為主,並選文獻材料加以論證,判斷是非,因博聞約取,筆下多有齣人意料之創見,為專傢和一般讀者所共賞……以大量的齣土文物和傳世文物,如繪畫、陶俑、雕塑、石刻、磚刻等藝術品和史誌記載為依據,詳細論述瞭各個朝代的各階級、各民族的服飾式樣和特點,及其在民族文化交流中的狀況和作用;並且解析瞭各階級、各民族在不同時期對服飾審美的不同觀點和演變。對於服飾文化同其他方麵的相關問題,也作瞭較廣泛深入的探索,提齣瞭許多新問題和新見解,其成就是多方麵的。它可以供研究、教學之用。對工藝美術設計,對於古代文學藝術的注釋和研究都有重要參考價值。這本書的齣版,在物質文化史的研究與古代社會生活的探討上,無疑是個新貢獻,在實事求是的研究方法上也做齣瞭可資藉鑒的榜樣。

——王亞蓉、王序(《瀋從文和他的服裝研究》)

著者簡介

瀋從文(1902—1988)

著名作傢、曆史文物研究學者。湖南鳳凰人,苗族。早年投身行伍,1924年開始文學創作,嘗試用各種體式和結構進行創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文體作傢”。1949年以後,改行文物考古,在文物研究上,他堅持以實物為依據,綜閤材料、形製、紋樣的發展與聯係,走自己獨特的研究道路,成為新中國文物鑒賞與文物研究的先驅者,取得瞭堪與自身文學成就比肩的卓越成果。

圖書目錄

代序 瀋從文轉業之謎/汪曾祺...... i
學曆史的地方...... 001
一個長會的發言稿...... 005
文史研究必須結閤文物...... 009
抽象的抒情...... 023
我為什麼始終不離開曆史博物館...... 031
從新文學轉到曆史文物...... 047
無從馴服的斑馬...... 055
古代鏡子的藝術...... 059
談瓷器藝術...... 073
中國古代陶瓷... 085
玻璃工藝的曆史探討...... 097
“ 瓟斝”和“點犀 ”...... 111
“杏犀 ”質疑...... 125
試釋“長簷車、高齒屐、斑絲隱囊、棋子方褥”...... 127
說“熊經”...... 137
“商山四皓”和“悠然見南山”...... 141
談樗蒲...... 143
從《不怕鬼的故事》注談到文獻與文物相結閤問題...... 147
花邊...... 157
談金花箋...... 163
談廣綉...... 177
談染纈...... 187
江陵楚墓齣土的絲織品...... 201
蜀中錦...... 209
織金錦...... 219
明織金錦問題...... 245
《明錦》題記...... 265
清代花錦...... 273
從文物來談談古人的鬍子問題...... 281
關於天王府綉花帳子的時代及其産生原因的一點意見...... 293
關於賴文光馬褂問題的一點意見...... 301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305
宋元時裝...... 319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引言...... 331
過節和觀燈...... 347
湘西苗族的藝術...... 359
塔戶剪紙花樣...... 367
談皮球花...... 375
龍鳳藝術...... 383
魚的藝術...... 399
談寫字(一)...... 411
談寫字(二)...... 423
讀展子虔《遊春圖》...... 437
談談《文姬歸漢圖》...... 461
春遊頤和園...... 469
北京是個大型建築博物館...... 47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当时的我,天不亮即出门,在北新桥买个烤白薯暖手,坐电车到天安门时,门还不开,即坐下来看天空星月,开了门再进去。晚上回家,有时大雨,即披个破麻袋……” 这是沈从文在故宫作讲解员的日子。 世事洞明,但不与抗争。 沈从文解放后封笔弃文是中国文学的不幸,却成就了...  

評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那个艰难岁月,我们无疑在文学上失去了沈从文,却在文物研究上意外地收获了沈从文。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建国后当代史,便不难明白,与沈从文同时代的文人除了帮忙和帮闲,能秉持独立立场的人有几何?在连沉默的权利都能剥夺的年代,如何说真话?何能如萨特...

評分

读完书想写书评的时候,才发觉这本书内涵之丰富竟让我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书评题目,只好把我脑海中残存的一些感受浓缩,起名为“天真的从容”。这里的“天真”绝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读沈老《春游颐和园》、《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等等非专业散文的感受。抛却往事,虽然沈老...  

評分

在中国作家中,曾经距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人是沈从文。沈从文于1988年5月在北京辞世,距离当年诺贝尔奖评选揭晓仅剩几个月。 “诺贝尔文学奖只能颁给依然在世的当代作家。” 82岁的谢尔•埃斯普马克是瑞典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五人评选委员会成员,他表示,以湘西凤凰为文...  

評分

“名岂文章著”,文坛是一个复杂的圈子,很多大家记得住的牛人往往不是因为他的文章本行,而是风流韵事、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和某些朗朗上口的零星句子。这些只是容易烟消云散的东西,看上去很美,但基本没有任何营养,文为心声,透过文字看作者在他所处时代的欢喜悲欢,也...  

用戶評價

评分

其實不如那套說各類器物的小全集。

评分

就這。。。楚塵文化從各種報紙上找來瀋從文的無比虛僞寫給黨看的文章,敢標價149。。。

评分

瀋從文數十年鑒賞、收藏文物的典範之作,精心圖片全麵闡釋瀋老在文化、藝術、考古諸多方麵不同時代的文物風貌。

评分

瀋從文數十年鑒賞、收藏文物的典範之作,精心圖片全麵闡釋瀋老在文化、藝術、考古諸多方麵不同時代的文物風貌。

评分

內容也就那樣吧,整這麼多花裏鬍哨的乾什麼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