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讲话

哲学讲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出版社
作者:艾思奇
出品人:
页数:27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1-1
价格:3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00140668
丛书系列:大家小书
图书标签:
  • 哲学入门
  • 哲学
  • 艾思奇
  • 思维
  • 唯物主义
  • 马哲通俗化
  • 马克思
  • 文化
  • 哲学
  • 思考
  • 演讲
  • 智慧
  • 人生
  • 观念
  • 理性
  • 自由
  • 存在
  • 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名家推荐

这一本通俗的哲学著作,我敢说是可以普遍地做我们全国大众读者们的南针,拿它去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李公朴

内容简介

北京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哲学讲话》,旨在把《大众哲学》问世时的原貌呈现给读者诸君。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早已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代表作,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和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这本书用通俗的语言,将哲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大众读者能够广泛接受。在《大众哲学》的诸多版本中,最初刊行的《哲学讲话》无疑具有特殊的价值,体现了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哲学探索,所开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方向,至今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所需要坚持和推进的,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并没有为岁月所磨灭。

作者简介

艾思奇(1910—1966),原名李生萱,南腾冲人,蒙古族。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注意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和大众化。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哲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有《大众哲学》《哲学与生活》《艾思奇文集》,主编《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等。

目录信息

编者序
第一章绪论
一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 哲学的真面目——哲学是什么?
第二章本体论(世界观)
三 两大类的世界观——哲学的两大阵营
四 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观念论和二元论
五 客观的东西是什么——唯物论
六 不如意的事——物质的特点
七 牛角尖旅行记——哲学的物质和科学的物质
第三章认识论
八 用照相作比喻——唯物论的认识论
九 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分别——感性和理性的矛盾
十 抬杠的意义——认识和实践
十一 由胡桃说起——实践和哲学的党派性
十二 我们所能认识的真理——真理论
第四章方法论
十三 “天晓得!”——认识论和辩证法
十四 不是变戏法——矛盾的统一律
十五 追论雷峰塔的倒塌——质量互变律
十六 “没有了!”——否定之否定律
十七 思想的秘密——概念论,概念的意义和用法
十八 青年就是青年——形式论理学与辩证法
十九 两种态度——两条线上的斗争
二十 七十二变——现象和本质
二十一笑里藏刀——形式与内容
二十二规规矩矩——法则与因果
二十三在劫者难逃——必然性和偶然性
二十四猫是为吃老鼠而生的——目的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附 录
关于《哲学讲话》(四版代序)
著者第十版序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是许许多多先进的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李达、艾思奇、毛泽东等人都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这其中艾思奇尤其具有代表性。艾思奇是中国著名的理性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他的哲学学...  

评分

小时候觉得考试帮助抄袭是错的,大学后发现抄袭成了一种班级团结的表现。上学的时候禁止早恋,毕业后大家都羡慕从学生时代走到现在的长久爱情。从小被教育远离毒品,长大后认识的外国朋友把偶尔的迷幻剂当做生活体验。网上有段时间很流行一句话:“人类世界没有对错,只有价值...  

评分

小时候觉得考试帮助抄袭是错的,大学后发现抄袭成了一种班级团结的表现。上学的时候禁止早恋,毕业后大家都羡慕从学生时代走到现在的长久爱情。从小被教育远离毒品,长大后认识的外国朋友把偶尔的迷幻剂当做生活体验。网上有段时间很流行一句话:“人类世界没有对错,只有价值...  

评分

关于“哲学”这东西,之前虽然我已经看了不少有关于它的书籍,但是对于哲学这个东西还是感觉很模糊的,总是觉得还是无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讲述清楚。如果说从前对于哲学的认知是“它不认识我,我不认识它。”,那么现在对于它的感觉就是“明明知道他,却又无法来形容他。” 新近又...  

评分

小时候觉得考试帮助抄袭是错的,大学后发现抄袭成了一种班级团结的表现。上学的时候禁止早恋,毕业后大家都羡慕从学生时代走到现在的长久爱情。从小被教育远离毒品,长大后认识的外国朋友把偶尔的迷幻剂当做生活体验。网上有段时间很流行一句话:“人类世界没有对错,只有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北京出版社的经典丛书——“大家小书”系列之一,出自国内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者艾思奇先生。这本小书,有一个更知名的名称,即“大众哲学”,而这个版本,采用的是本书最初发表时的书名和内容,非常珍贵。在本书当中,艾思奇先生从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出发,用大白话,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娓娓道来,既富有趣味,又传递真知,实在难能可贵。时至今日,距离本书初版已有八十多年,而本书仍然是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科普作品当中,最经典的几本之一。

评分

推荐大学以前的学生看,读过别的哲学的这本实在太浅了。

评分

推荐大学以前的学生看,读过别的哲学的这本实在太浅了。

评分

艾思奇,原名李生萱,南腾冲人,蒙古族。这本书,首先是杂志文章的合集,也就是采取专栏的方式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普及读物。从杂志专栏的角度,才能理解为何要采取着这样的写作方式。毕竟,杂志不是学刊,更不是专著,这就需要我们看到,1934年底,艾思奇在《读书杂志》上开始连载《哲学讲话》,而二十四篇哲学讲话试图通过人们耳熟能详的方式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了四个部分,第一总论、第二本体论,第三认识论,最后方法论,四部分合为一体。在第二部分本体论中着重阐释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第三部分认识论,则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唯物主义为基础,强调了认识的来源,最后一部分方法论,其实是实践论,也就是用唯物主义来改造世界。这些现在看起来无甚高论,但是也恰恰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评分

1、打四星是史料的缘故,这是艾思奇那本著名的《大众哲学》的前身,众所周知大量民国时期的作品在49年后作者主动修改,一些早期前身版本就成了有趣的考察对象。2、这本书虽然总体上看和中学马哲课本差不多,但通篇未提马克思三个字,这是因为在作者看来马哲是哲学的终结,也就是哲学本身,同时在30年代的国统区提了马克思就没法出版。3、尽管此书哲学意义不大,但在当时确属最早的面向大众、面向劳工阶级、面向青年的通俗读物,不是“引进思想”的入门学术,也不是旨在获得商业利益的通俗运作,目的就是将其简化(或曰庸俗化?)来赢得读者的拥护,事实证明的确有效,在当时版次和印刷次数都非常多。4、那这本书与今天的种种时事相对照,甚为讽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