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资中筠先生的音乐生活散记
内容简介
与音乐的关系只不过是少时课余学过六年钢琴,青年时曾以乐会友,老来成为不可或缺的自娱内容,同时也以之念旧游、结新交。其中有一些花絮、趣事以及人生的哀乐、体验。今接受出版社建议,在早已绝版的《锦瑟无端》小册子的基础上,加入新的内容,续成一本小书,雪泥鸿爪,以飨同好。无以名之,想起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六一”之中我得其三:书一万卷、琴一张、老翁(媪)一个,遂以《有琴一张》为名。——资中筠
资中筠,1930年生于上海。1951年清华大学外文系毕业。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退休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主要著作:《追根溯源: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缘起与发展,1945-1950》、《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资中筠集》(学术论文)等。译著:[法]巴尔扎克《公务员》,[美]薇拉·凯瑟《啊,拓荒者》,[英]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等。
有幸能听先生讲过两次课,即便是前一次,那时先生也已85岁了。 惭愧,并不知先生沉稳犀利的文笔与言辞下,也有一生的钢琴相伴。这本书读到的,是兼具年岁和境界后回顾过去的意味。许多简简单单的语句带过,我能隐约感受背后的重量。书中有句形容莫扎特话,可藉之表三分意: 恬...
评分疫情之下,90岁的资中筠老人禁足家中,每日密切关注着疫情的变化,感时忧世。 在17年前的那场“非典”疫情中,她曾写下《“非典”与“五四”精神》《痛定思痛话“非典”》等文章,反思体制的弊病,呼吁尊重科学和人道精神。然而当疫情再次来袭,她发现当年批评的诸多现象又一次...
评分当年看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师》时,很是被电影中的一个情节感动了一把。为了躲避迫害的犹太钢琴演奏家面对心爱的钢琴却不能够进行弹奏,只能够在琴键上面进行空弹来感受那音乐的旋律。这一幕在亚德里安布罗迪修长手指的演绎下被表现的淋漓尽致,隔着屏幕都能够感受到那份...
评分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 由此可见,音乐在人类社交中占据的重要地位。音乐,不仅陶冶个人情操,也美化了整个大社会。 爱音乐之人、音乐家,其内心一定是不空虚的,因为有音乐相伴。 大家学者资中筠虽然不是音乐专业出身,但是她年少时学习钢琴,一生与钢琴、音乐...
有琴一张,以慰浮生。 2019.41
评分翻过,书名吸引人。
评分有琴一张,以慰浮生。 2019.41
评分前天看了绿皮书,今天看了有琴一张,勾起了我按琴键的欲望。柏拉图说美的最高境界是音乐和数学相结合。书名取自六一居士:书一万卷,琴一张,老媪一个。以后如果有幸活到衰年,希望也能和资先生一样“賸的琴书不自怜”。
评分经朋友推荐知道了资先生 没想到还是一位钢琴爱好家 随着书中提到的各种名家作品 边听边读 一下午读完 也非常享受 佩服可以活到老不忘初心的人 也敬佩学乐器之人 天分毅力坚持缺一不可 才能成就大家吧 看到先生最爱贝多芬 而我是最喜欢肖邦;-)每年也会坚持听几次音乐会 希望这个爱好可以一直坚持下去 如果我也学钢琴就好了哈哈 可是一直觉得自己手太短 就默默当一个外行倾听者吧 也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