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经师所传授的《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是公认的先秦古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这本由顾迁译注的《尚书》即以二十八篇作为注译的对象,于晚出伪古文不予列入。《尚书》的正文依照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标点则由笔者重新施加,所以个别句读会有区别。本书二十八篇依东汉马融、郑玄的理解,分成虞夏书、商书、周书三大部分,以利于读者分类检阅。每一篇下首先列有介绍性质的解题次原文,原文又分作数个自然段,注释和今译缀于每段之末。本书对字词的注释力求简明准确,在此基础上,译文采用直译,部分稍侧重于意译,力求读来不拗口,对话也尽量保持口语的味道。
注释方面,除了参考传统经师的训释,本书于顾颉刚、刘起钎《尚书校释译论》受益最多,其中最新的考释成果,基本都采集到了本书当中。李民、王健《尚书译注》简明扼要,平实准确,对本书的注释启发良多。上述二书作者皆承顾颉刚先生之学,代表了《尚书》研究的高峰。
《尚书》可说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学名著,而且也可说是中国第一部古书,中国还没有比《尚书》更古的书留到现在。中国古代,有两部古书,有韵的称《诗》,没有韵的称《书》。“尚”者,远古、上古之意,《尚书》就是一部上古的散文集。孔子以诗书教弟子。孔子以前,春秋时代,贤...
评分原文肯定看不懂,内容概要了解。 看过一个中国历代的年表,一个王朝能持续300年到600年,那还是有点东西的。 韩非子讲过,对尧舜时代的反思,因为生产力低下,天子是带着大家干活的领头人,所以会禅让,后面好起来了,做个县令也不禅让 这个讲得有道理。 后世一些文章,什么古...
评分《尚书》是儒家五经之一,原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为一部多体裁上古历史文献集,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尚书》是我国历代国家治理的“政治课本”和理论依据,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献,是中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
评分【摘要】《书经》是相传经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秦焚书后仅传29篇。该书在长期流传中出现了今古文之争和真伪之辨。因此,有必要论述其流传历史、两汉至清学人的研究概况及其文献价值。 【原文载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2期 【分 类】 【哲学、宗教】 >...
评分【摘要】《书经》是相传经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秦焚书后仅传29篇。该书在长期流传中出现了今古文之争和真伪之辨。因此,有必要论述其流传历史、两汉至清学人的研究概况及其文献价值。 【原文载于】《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 第2期 【分 类】 【哲学、宗教】 >...
想了想打分不应低于《古事记》
评分中国《列王纪》
评分五经之二
评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评分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一旦皇帝成了人们憎恨的对象,他做的好事和坏事就同样会引起人们对他的厌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