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奧威爾 緬甸 紀實 傳記 遊記 艾瑪·拉金 政治學 美國
发表于2025-02-16
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20世紀20年代,喬治·奧威爾曾作為大英帝國的警察在緬甸生活瞭五年。五年後,他突然毫無預兆地返迴英國遞交辭呈,開始瞭寫作生涯。而緬甸則以各種形式在他的書中齣現:《緬甸歲月》《動物農莊》《一九八四》,以及他未完成的作品《吸煙室的故事》等等。
美國記者艾瑪·拉金重訪瞭奧威爾 在緬甸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曼德勒、渺彌亞、仰光、毛淡棉、傑沙… 她試圖為一些問題尋找答案:是什麼樣的經曆促使奧威爾放棄瞭殖民地生活,轉而從事寫作?又是什麼讓緬甸這個地方變得如此貧窮和悲慘?拉金復原瞭奧威爾這段幾乎被所有研究者忽略的生活經曆,並寫齣瞭奧威爾對今日緬甸的精神影響。與此同時,她帶著奧威爾的清醒和觀察力,刻畫瞭在殖民幽靈與獨裁統治的交纏下,緬甸日常生活的矛盾與荒誕,以及人們的恐懼與希望。
艾瑪·拉金 Emma Larkin,美國記者,在亞洲齣生和成長,後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學習緬甸語。她以曼榖為基地,對亞洲進行廣泛報道,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訪問緬甸。
譯者 王曉漁,文化學者,現供職於同濟大學。
文藝作品中,隱喻和象徵的齣現某種程度上是基於嚴格審查之下被迫齣現的修辭,為躲避審查,含沙射影指桑罵槐是一種方式,所以此時寓言/動畫片就成瞭最好的體裁。
評分本書尺度感人,威權統治的邏輯都是相似的,在中國讀者看來可謂“藉他人酒杯,澆自身塊壘”。作者既是奧威爾的粉絲,又是一名記者,兩重身份之間呈現齣張力。她在進入緬甸工作之前,就已經預設瞭緬甸是一個獨裁國傢,那麼所做的工作隻是在尋找獨裁的證據,驗證或是迎閤西方知識界對東方專製政體的想象罷瞭。此外,作者的交流對象絕大多數是異議分子或是親西方的精英,根本談不上深入瞭解緬甸社會。這本書其實也提供瞭一個反觀駐華記者的鏡鑒。
評分本書尺度感人,威權統治的邏輯都是相似的,在中國讀者看來可謂“藉他人酒杯,澆自身塊壘”。作者既是奧威爾的粉絲,又是一名記者,兩重身份之間呈現齣張力。她在進入緬甸工作之前,就已經預設瞭緬甸是一個獨裁國傢,那麼所做的工作隻是在尋找獨裁的證據,驗證或是迎閤西方知識界對東方專製政體的想象罷瞭。此外,作者的交流對象絕大多數是異議分子或是親西方的精英,根本談不上深入瞭解緬甸社會。這本書其實也提供瞭一個反觀駐華記者的鏡鑒。
評分牆裂推薦,這是我今年看過的最舒服的一本書,講的問題很復雜,但語言很流暢,譯者也不錯,內容大概就是:公務員奧威爾為什麼會離開體製內,晚上有空我要寫書評
評分文藝作品中,隱喻和象徵的齣現某種程度上是基於嚴格審查之下被迫齣現的修辭,為躲避審查,含沙射影指桑罵槐是一種方式,所以此時寓言/動畫片就成瞭最好的體裁。
“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这句印在中文版《一九八四》封面上的话,很好地说明了奥威尔的力量所在。读过《一九八四》的人们,都会惊叹于其中精确的预言,也会产生好奇:奥威尔为什么具有预言能力? 这个问题可能不止一个答案。虽然很多知识分子在 1956 年赫...
評分倪炎元 2012-03-10《中国时报》 以《1984》、《动物农庄》等政治寓言小说传世的英国作家欧威尔,究竟是经历何种特殊的生命体验,才能书写出那种统治老大哥无所不在的恐怖氛围?过往流行的说法,多半指是缘自欧威尔参与西班牙内战中的苦痛记忆,但美国记者埃玛.拉金却企图推翻...
評分多数读者了解乔治·奥威尔,还是通过《一九八四》与《动物庄园》这样两部“反乌托邦”的作品。说来尴尬,在现下,知道“一九八四”的人,恐怕要比知道“乌托邦”的多上不少。究其原因,大概是前者更容易被对号入座,而乌托邦,则已经是过期的幻想。 《一九八四》是一次对于极权...
評分“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这句印在中文版《一九八四》封面上的话,很好地说明了奥威尔的力量所在。读过《一九八四》的人们,都会惊叹于其中精确的预言,也会产生好奇:奥威尔为什么具有预言能力? 这个问题可能不止一个答案。虽然很多知识分子在 1956 年赫...
評分“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分自由的保障。”这句印在中文版《一九八四》封面上的话,很好地说明了奥威尔的力量所在。读过《一九八四》的人们,都会惊叹于其中精确的预言,也会产生好奇:奥威尔为什么具有预言能力? 这个问题可能不止一个答案。虽然很多知识分子在 1956 年赫...
在緬甸尋找喬治·奧威爾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