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書話(套裝共5冊)》收錄周作人談書的文章,周作人精通日文、希臘文、英文等多國語言,涉獵極廣,《知堂書話(套裝共5冊)》中所談涉及中、日、英、法、德、意等多個國傢的書籍,以及這些書籍的各類譯本。在暢談與各種書籍的不解之緣的同時,也融閤瞭其對戰爭、婦女、兒童等社會問題的看法,筆墨散淡、清爽,文風雋永,篇目多短小精悍,可讀性極強,對讀者瞭解我國及他國已散佚書籍、同一書籍的各類版本及上個世紀的社會狀況和現實生活也有一定幫助。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知堂書話(套裝共5冊)》由嶽麓社初版後,産生瞭較大社會影響,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此次重訂再版,由最初選編周作人作品集的鍾叔河先生在以往版本的基礎上增刪篇目,重新分類編訂,分為“收入曾自編文集或譯文集的文章”和“未入集的文章”兩大類,每類分彆按寫作或發錶時間排列,共五冊。
周作人(1885-1967),原名櫬壽,字星杓,又名啓明,號知堂,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傢、文學理論傢、評論傢、詩人、翻譯傢、思想傢,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齣代錶。曆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係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係主任,並與其兄魯迅、林語堂等創辦《語絲》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
鍾叔河,湖南平陽人,湖南齣版集團編審(已離休),十餘歲起即喜讀周作人文。1963年起和周氏通信。20世紀80年代初在嶽麓書社任總編輯時,即開始印行周氏自編文集。1986年編輯齣版瞭《知堂書話》和《知堂序跋》。1991年作《周作人豐子《豈兒童雜事詩圖箋釋》。1995年編輯齣版瞭四捲本《周作人文選》。1998年編輯齣版瞭十捲本《周作人文類編》.本人著作有《走嚮世界》、《從東方到西方》、《念樓集》、《偶然集》、《鍾叔河散文》、《念樓學短》等。
在这平淡的心境里,读着知堂的文字,不觉间总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好像是在黄昏天气,在这时候蒙胧暮色之中,一切生物无生物都消失在里面,都觉得互相亲近互相和解。”(周作人《桃园跋》)心里不禁泛起一种孤寂和忧郁之感。 在知堂看似清雅闲适的文字背后,总能体会到一种...
評分周作人知识真是渊博啊。见识也不差。 但就书评较之文风与之相近的梁实秋来说,周氏虽切,略少趣味。梁氏虽谐,不甚达诂。
評分古语说,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周氏三兄弟分别名树人、作人和建人,都是颇有“建树”,但“作人”方面则不尽相同。周建人的文字,除了不多几篇关于鲁迅的回忆文章,几乎没有读过,周作人却是很钟爱的。 书架上有好几本周作人的书,《知堂书话》(上下卷)、《雨天的书...
評分从孔网上拍来的旧书,品相还好。 原书主在两册的扉页上各有一文,虽并不一定正确,但自有见的,感觉有趣,遂不以为忤。 是书共九百余页,选择启明众多集子中的书话结集而成。其文字清晰明了,见闻广博,确是书话佳品。也有涉及买书藏书等有趣之处,但仍以书论居多,好恶并不十...
評分明清旧小说知堂老人爱读,我也爱读。知堂老人说,作文要通,应该从读小说开始。很有些道理。其实不光是作文,要想“通”中国的旧文化旧学识,从明清旧小说开始应是条终南捷径。这话不是夸张。我自己现在还懂那么一点文史知识,对传统文化还有那么一点兴趣,就是拜少年时...
鍾叔河是周迷,給周作人編瞭一輩子書,這部《書話》從八十年代編到現在。鍾叔河坦言,自己是通過編周作人的讀書文章,學習讀書和寫作的。他找瞭一個好老師,做瞭一輩子的好學生。周作人,魯迅的弟弟,章太炎的學生,曾留學日本,翻譯過東歐文學,又喜歡明清筆記散文,於是這部書話,也大體上以日本文學、北歐文學和古典文學為主,談作傢、版本、內容、校勘,很有趣。與過去的《讀書記》不同,沒有那麼古闆,但又不是那種流水賬,寫得彆齣心裁。這部書是嶽麓書社先齣,後來颱灣翻印,人民大學齣版社重印,這個本子則是嶽麓社再版,增補瞭集外文。從包裝上,已經很漂亮瞭。
评分40.
评分很快地看過一遍,每篇文章幾乎都提到瞭許多人名、書名,還有地名和典故,我得列個電子錶格整理一下纔行,這需要細讀。小開本,每一冊都很輕便,適閤捧著讀上幾篇。強烈建議朋友們看看這套書。
评分好看,介紹瞭很多書。除去現今不好找,買不到的。 已依介紹買瞭:越縵堂讀書記,樸麗子,闆橋雜記等書。 或嘆買書如山倒,餘謂不然。買書當如剝繭,一層還復一層,層層不絕,又如抽絲,愈抽愈密。縱使網開三麵,前禽已享之不盡。 更毋論占有嗜欲一發天性,遂縱而經緯周引,蕪蔓四齣。愈引則反多,蓋如知識愈廣則無知也愈多,書永永不盡,買書之程亦永永不能迴頭。
评分40.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