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汎森先生的學術成就和學術著作大家都耳熟能詳,有很廣泛的影響。不過,過去十多年除了專業研究之外,作者曾作過一些通俗演講、寫過一些散篇文章,可能容易讓人忽略,這些不是學術論文的文章也都有啟發性,甚至在不同層面的價值也許和他的學術著作可以等量齊觀。這些演講或文章大多跟作者的專業沒有直接關係,卻多少表達了他對這個時代學術、文化狀況的觀察。選錄在本書中的文章大多是:既跟讀書研究有關,又超越僅僅是讀書研究範圍,從一個人文優先的角度出發看事情、從科技實證之外的人文精神層次出發考量問題、從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前提去考慮現代社會的發展,或是考慮知識創造過程中的人文面向,或是主張經濟活動中應該加入人文面向等。內容從讀書、研究展開,以關懷人文精神做結,也就是,從個人的研究工作擴展到知識分子的人文社會關懷。受科技、物質宰制的社會如果不回到「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上反思,總有一天人類會面臨不知「為何而生」的窘境。讀讀王汎森先生這些文章,可以讓我們在思考時多打一劑人文營養針。
王汎森,臺灣雲林縣北港鎮人。歷史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現任副院長。曾任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主要從事思想文化史、學術史以及史學史研究。
作者原本想取名《人文科学的危机》,着实切中本书要义,中二编辑偏要取个《天才为何成群结队而来》的名字,一开始差点以为是教育书籍而错过…… 虽然大多数所选文章只是媒体或演讲里的一鳞半爪,但是仍能窥见中王汎森的治学态度和历史见解,最喜欢的是论述当代史学危机来自于文...
评分王汎森以近现代的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研究闻名,比起《权力的毛细血管》、《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等论著来说,《天才为何成群地来》看上去似乎学问不大、价值也不怎么高。这部作品主要集结王汎森历年在《南方周末》等刊物上发表的杂文,一些学术演讲、访谈,另有一些...
评分作者原本想取名《人文科学的危机》,着实切中本书要义,中二编辑偏要取个《天才为何成群结队而来》的名字,一开始差点以为是教育书籍而错过…… 虽然大多数所选文章只是媒体或演讲里的一鳞半爪,但是仍能窥见中王汎森的治学态度和历史见解,最喜欢的是论述当代史学危机来自于文...
评分王汎森以近现代的思想史、学术史、文化史研究闻名,比起《权力的毛细血管》、《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等论著来说,《天才为何成群地来》看上去似乎学问不大、价值也不怎么高。这部作品主要集结王汎森历年在《南方周末》等刊物上发表的杂文,一些学术演讲、访谈,另有一些...
评分还是可以一看,不过除了头两篇研究生生涯的问题,这本书不太可能被更多人提及了。
评分數篇談治學者猶可借鑑
评分“人一天只有二十一个小时,另外三个小时是要思考的”。“研究、读书、著述应该成为一件事”。“一切诸经,皆不过是敲门砖,是要敲开门,唤出其中的人来,此人即是你自己。”
评分谈研究生两篇值得反复读
评分老文编在一起,出的书,重读了写研究生的那篇,还是很有启发,读这书可以学习学界前辈的人生经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