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2.17—1962.02.24),安徽绩溪人。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对民国时期整个社会的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1910年官费留学美国
1917年归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193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长
1938年任中华民国驻美大使
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195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1962年2月24日因心脏病猝发逝于台北
调皮的同桌,浪漫的天才,儒雅的斗士,孤傲的雅士,读完《胡适 四十自述》后会最想用这几个词来形容他;“读着读着就会笑出声来”是经常有的状态,在我有限的阅读中,这样的阅读状态还是第一次。 明明是六十多年前的私人回忆录,如今读起来依然会惊叹于作者思想的先进性,很多...
评分 评分胡适盛名,十几年前读书时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这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其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开风气之先的高大身影,随着这部自传,尤其是《我的宗教》、《我的思想》,而愈加伟岸。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位闪耀人物,既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又为“中国自由主义的旗手”,其...
评分 评分对胡先生有了好奇
评分胡适是我读过对无神论学说阐释最深刻的学者,虽然不能赞同他的学说,但仍佩服他“一个读书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评分读四十自述最大感受是认识了白话文的普及过程,感谢过去为白话文的推广做出贡献的人,没有他们可能我们今天说话作文还是古文,最多是明清时期小说那样半文半白。但是也正因为白话文,所以今天我还是没法静下心,也没有特别好的基础去读古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评分民国大家们的交往,总给人一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羡慕之情。通过毛润之、胡适等的文章,我更加对梁启超的文章产生了兴趣。许知远写梁启超传,不知道会写成怎样。另外,胡适的适字,原来是由“适者生存”得来。
评分读四十自述最大感受是认识了白话文的普及过程,感谢过去为白话文的推广做出贡献的人,没有他们可能我们今天说话作文还是古文,最多是明清时期小说那样半文半白。但是也正因为白话文,所以今天我还是没法静下心,也没有特别好的基础去读古籍,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