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墀文史存稿(增補本)

吳天墀文史存稿(增補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吳天墀
出品人:譚徐鋒工作室
頁數:623
译者:
出版時間:2016-4
價格:8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3126996
叢書系列:中華學人叢書
圖書標籤:
  • 吳天墀
  • 宋史
  • 西夏史
  • 曆史
  • 中國史
  • 中國曆史
  • 西夏學
  • 吳天墀
  • 文史
  • 存稿
  • 增補本
  • 學術著作
  • 曆史研究
  • 中國曆史
  • 文人思想
  • 地方文獻
  • 文化傳承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吳天墀先生治學,非常強調“目光四射”,他認為,“一個人懂得當前的實際越多,對古代和外國進行研究也將增多瞭解、大有助益”;史傢“若知古而不知今,務外而遺內”,便做不好學問。此書所收論著,則體現瞭著者這一學術誌趣,對於宋史、四川地方史與近代學術史做齣瞭獨到的觀察,具有真正士大夫的通達識見,言有盡而意無窮,值得學界取徑與師法。

著者簡介

吳天墀(1913-2004),彆名浦帆,四川萬縣人。1938年畢業於四川大學曆史係。曆任四川教育科學館研究員,西康省政府秘書兼省立雅安圖書館館長,蘆山縣縣長,四川大學曆史係講師、副教授、教授,西夏史碩士生導師及宋史博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學術委員,四川師範大學與寜夏大學兼職教授,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在宋史、西夏史與四川地方史研究方麵取得瞭豐碩的研究成果,所著《西夏史稿》一書,被譽為西夏研究史上的裏程碑。

圖書目錄

中唐以下三百年間之社會演變——慶曆變革與近世社會之形成(上)
1
一、階級製度之崩潰1
二、平民崛興之背景15
三、平民社會之病態58
北宋慶曆社會危機述論74
一、危機形成的社會背景74
二、不斷發生的兵變和民變83
三、王則在貝州的起義89
四、宋代為什麼未齣現全國性大起義?98
燭影斧聲傳疑102
一、緒 言102
二、太祖之死與太宗即位的情形103
三、太宗個性與行為的透視107
四、太宗對於德昭廷美的嫉害112
五、論所謂“金匱之詔”的可疑120
六、太祖後裔的復位運動127
七、結 論133
龍昌期——被埋沒瞭的“異端”學者135
一、龍昌期的生平事略135
二、龍昌期的思想學術141
三、龍昌期學術思想的湮沒及其形成的社會背景150
宋儒之風操與理性主義159
一、對於聖經賢傳,不迷信盲從163
二、對於當代權威,不稍屈撓;正誼明遠,弗計利害165
三、對於親厚愛敬之人,亦不漫然附和苟同167
試論宋代道學傢的思想特點180
一、前 言180
二、宋代道學傢的思想特點183
三、餘 論196
王安石的性格及其變法的是非201
王安石生活散記210
王小波、李順起義為什麼在川西地區發生217
一、廣大農民和大土地所有者的尖銳矛盾217
二、廣大川峽人民和北宋政府的尖銳矛盾224
水神崇奉與王小波、李順起義239
李順死年考證248
張詠治蜀事輯256
宋代四川藏書考述276
詩僧可朋及其《耘田鼓》289
唃廝囉與河湟吐蕃292
一、北宋初期的河湟292
二、唃廝囉政權的建立和發展296
三、唃廝囉族統治的衰亡300
四、繁盛的青唐城及其交通307
雄踞西北的黨項族317
關於李繼遷的卒年問題——對《李繼遷卒年辨正》一文的商榷325
西夏稱“邦泥定”即“白上國”新解329
一、“邦泥定”與“白上國”329
二、“白上國”解333
論黨項拓跋氏族屬及西夏國名341
關於西夏歲賜茶的大小斤問題358
關於西夏史與西夏研究362
一、西夏曆史的概況362
二、西夏史料學一瞥365
三、學習西夏史的意義368
《西夏戰史》序371
中國通史評介374
一、《中國古代史》(夏曾佑 著)374
二、《中華通史》(章嶔 著)375
三、《中華兩韆年史》(鄧之誠 著)375
四、《國史大綱》(錢穆 著)377
五、《中國通史簡編》(範文瀾 等著)378
六、《中國通史綱要》《中國通史要略》(繆鳳林 著)381
七、《中國史綱》(張蔭麟 著)384
八、《中國通史》《白話本國史》(呂思勉 著)384
中國學術文化係年·五代時期(907—910年)385
公元907年 丁卯385
公元908年 戊辰394
公元909年 己巳402
公元910年 庚午407
明代三吳水利考414
一、三吳地形及水道414
二、三吳水患之原因419
三、三吳水患情況及其影響425
四、明代人之三吳水利論428
五、明代三吳治水之經曆433
武昌革命的導火綫——記辛亥四川保路風潮之始末440
五九國恥紀念日論袁世凱452
劉鹹炘先生學術述略——為誕辰百周年紀念及《推十書》影印版而作
456
一、生平簡介456
二、學術大要459
三、學侶附記468
濛文通先生的治學與為人——為百周年誕辰紀念淺談體會471
為學術、教育畢生盡瘁的徐中舒先生480
一、生平簡述480
二、科研成就484
三、教書育人491
四、德範長存493
中國繪畫的精神意趣506
治學小議514
一、學思結閤516
二、先入後齣517
三、由博返約518
嚴毅精神——悼念葉秉誠先生521
獻身政法教育的吳君毅先生524
一、挽救國運 東渡求學524
二、官場腐敗 投身教育525
三、愛護青年 寄望未來527
四、迴川興學 造福桑梓528
五、高風亮節 堪為師錶530
常燕生先生簡要年譜534
心波——讀常燕生先生悼亡遺作誌感543
敬悼燕生先生549
從情感上看燕生先生555
劉蘆隱囚居雅安559
王恩洋先生二三事561
少年何其芳565
何其芳早年緻吳天墀書信題記567
附錄:何其芳緻吳天墀信八件570
信一 1930年5月19日發自上海570
信二 1931年4月25日發自北平573
信三 1931年8月20日發自北平577
信四 1932年1月8日發自北平578
信五 1933年4月18日發自北平579
信六 1934年1月2日發自北平580
信七 1934年3月9日發自北平580
信八 1937年11月8日發自萬縣581
附:現存著作目錄係年58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為什麼要有西夏學的標簽?吳先生做的最好的其實不是西夏學,西夏學是他最用功做的一個。

评分

人情物理不悉,便是學問不透。

评分

經典好書,吳先生是百年川大曆史上最優秀的前輩學者之一,再次學習

评分

中唐以下三百年間之社會演變一文最好,還有論宋儒的幾篇也深有啓發。如果中唐一文真是先生的本科畢業論文,那麼真的很為先生惋惜,由於時代原因沒能朝這個方嚮繼續做下去。

评分

可惜天不假年,時不予閑,根植深固而花果未繁,是學術界一大憾事也。寫過論文的都曉得行文如此嚴密,清晰,巨細通貫,是要有該博材料而裁斷一心的功夫,很不易得(我的一個小問題就是,論史,談人,固然脫不開印象的,而收羅意見時,還是以印象來連結,我想,總不如中唐以下那篇鴻文的頭緒鑿實來得允當)。羅序推見發隱,極便讀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