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美的镶边

内美的镶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出版社
作者:马里扬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5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5875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词学研究
  • 古典文学
  • 中国古典文学
  • 文学研究
  • 词学
  • 文学
  • 宋史
  • 内美
  • 镶边
  • 文学
  • 女性
  • 现代
  • 散文
  • 情感
  • 成长
  • 细腻
  • 意境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通过对一系列隐藏在宋词文本之中的、不为人所重视的“细枝末节”,抽丝剥茧,层层推进,考证宋词文本的原始面貌,并以此揭示宋词文本的演变过程、文学意义与内在特质。词乐、词体、词律,本是宋词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或因想过文献的缺失,或因所涉知识过于专深,长期以来少有人肯投入精力深入探究。《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借助对文本的精细解读,对词调声情、词体、词律等作出精彩论述。这也启发我们,借助现有的文献,是可以对这些看似不可能的问题加以探讨的。《内美的镶边:宋词的文本形态与历史考证》透过词体的“外缘研究”把握词体的内在特质,由“历史考证”进入“文学考证”,其视角与方法对词学研究而言,颇具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马里扬,河南新乡人,1983年3月生。2012年7月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上海师范大学,现为中文系副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词学、宋代士大夫文学与集部文献学。在《文学遗产》、《汉学研究》、《北京大学学报》、《中国诗学》、《词学》、《中国诗歌研究》、《国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开设课程有“中国文学史”(魏晋-唐宋)、“宋词研究”等。曾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2012);入选上海市“晨光学者”(2014)、第三届“希望英才”青年学者培养计划(2015);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后期项目“词史考微”(2015)。目前正在从事“宋词校考”研究工作。

目录信息

序 施议对001
导论001
一、 宋词文体的内在特质001
二、 形态与历史: 文学本体的外缘研究007
上编文本形态
第一章宋词文本的多元形态
——以《白石道人歌曲》为考察的中心017
第一节姜白石词乐“犯曲”说通解018
一、 唐宋“犯曲”的异同019
二、 “犯曲”结构与文辞格式023
三、 同“音”与同“均”转调及文辞韵位030
第二节《齐天乐》“手书”释读036
第三节补“序”: 词集定本的批评意义048
附: 唐人“四犯”说的补释059
第二章宋词异文探源
——以王安石《菩萨蛮》集句词为例065
第一节歌词本事与集句来源066
第二节文集的编撰: 根源性的问题所在080
第三节“手书”与文集的关系087第三章宋词校律: 文本形态的历史考索094
第一节声情与流播形态: 宋词调《水调歌头》考095
第二节用字、韵律及本事: 《张子野词》校考117
第三节《笛家弄》“分片”考论142
下编历史考证
第四章宋词文本的深层寄寓
——以士大夫的歌词创作为中心167
第一节欧阳修词与政治心态的内在转向168
一、 《采桑子》词时地人事考168
二、 《朝中措》词与“作茧”心态173
三、 内在转向与士大夫的政治分野180
第二节眉山记忆与苏轼词风的嬗变轨迹185
一、 苏轼歌词与“眉山记忆”186
二、 苏轼始为歌词之动因194
三、 杨绘《醉蓬莱》寿词考197
四、 “六客会”的追忆201
五、 “眉山记忆”与词风嬗变207
第五章宋代词学的思想史考察
——以词集编撰与作序为例211
第一节《乐府补亡》: 晏幾道自编词集考211
一、 歌词“投赠”辨212
二、 小山词的流传形态216
三、 以“山谷诗”证“小山词”219
第二节《小山集序》: 黄庭坚作序的处境与深意235
一、 “南部诸贤”的歌词“家学”236
二、 党争漩涡与“笔墨劝淫”239
三、 “清壮顿挫”的歌词新风244
第六章从历史考证到文学考证249
第一节李清照南渡事迹考辨250
第二节秦少游狱事始末考264
第三节柳词地名的文学考证287
一、 行行向“楚天”: 北宋时期南行的路线288
二、 “东北是长安”: 另一种地理方位的感知296
三、 “江关”何处: 地名的“诗化”与“移借”300结论310
附录一:“宋本”面目的动态历史
——周必大刊《欧阳文忠公集》编撰增修考321
附录二: 陈师道《秋怀十首》考释374
征引书目405
后记423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其中有自觉的理论思考,扎实的文献考证,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专治词学者也可得到很多教益。第六章第三节“文学考证”偶有小误,如作者认为郑谷《辇下冬暮咏怀》初稿与定稿反映出不同时间与地域这一问题,仅据全唐诗,未检《才调》《又玄》等所收初稿题目,导致结论错误,由此对柳永词作地的判断自然难以成立。这一错误其实是未能彻底贯彻作者对文本形态的动态历史观所致,不过在这里并非作者用力最多的词学文献,出现此误也情有可原。附录一是一篇精彩的版本学论文,读了此篇才真正弄清周必大刻欧公文集的全过程。

评分

就像是“用秋天来证明一片叶子的纹理”。

评分

上编文本形态,下编历史考证。以镶边——“外缘的考证”来证明“内美”——文本的内在世界,用整个秋天来证明一片叶子的纹理~功夫好得很!(第一页有袁的题签)。后来读了马老师文学遗产上关于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的相关考证,很赞叹~听说马老师上课念词很好听,可惜我从来没去听过。

评分

上编文本形态,下编历史考证。以镶边——“外缘的考证”来证明“内美”——文本的内在世界,用整个秋天来证明一片叶子的纹理~功夫好得很!(第一页有袁的题签)。后来读了马老师文学遗产上关于李清照金石录后序的相关考证,很赞叹~听说马老师上课念词很好听,可惜我从来没去听过。

评分

其中有自觉的理论思考,扎实的文献考证,丰富的历史细节,不专治词学者也可得到很多教益。第六章第三节“文学考证”偶有小误,如作者认为郑谷《辇下冬暮咏怀》初稿与定稿反映出不同时间与地域这一问题,仅据全唐诗,未检《才调》《又玄》等所收初稿题目,导致结论错误,由此对柳永词作地的判断自然难以成立。这一错误其实是未能彻底贯彻作者对文本形态的动态历史观所致,不过在这里并非作者用力最多的词学文献,出现此误也情有可原。附录一是一篇精彩的版本学论文,读了此篇才真正弄清周必大刻欧公文集的全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