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乌托邦

女性乌托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李小江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6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978919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女性
  • 社会学
  • 性别研究
  • 女性主义
  • 李小江
  • 女权主义
  • 中国
  • 性别
  • 女性主义
  • 乌托邦
  • 性别平等
  • 社会变革
  • 女性成长
  • 独立精神
  • 自我实现
  • 批判思考
  • 人文关怀
  • 自由意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女性/性别研究在20世纪末成为显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女权运动的成果;在中国,它是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产物。本书以公开讲座为基础,上篇“新中国妇女研究”多与现实问题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可见中国妇女研究发展的具体进程;下篇“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侧重学理讨论和学科建设,与西方女性主义对应并相互呼应,在寻根溯源的基础上为中国妇女研究开掘本土资源。

【亮点推荐】

•作者李小江是女性研究的著名学者,1980年代“妇女研究运动”的发起人和学科带头人,为启动中国妇女学和性别研究做了大量奠基工作。

•书中内容多取自作者现场讲学,计有20篇,贯穿30年,涉及妇女研究问题的多个方面和角度,中外交织,视野开阔。

•各讲主题涵盖了改革以来一系列重要的妇女问题和学科建设中的理论问题,有实践,有体验,有跨文化对话,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回应女性/性别研究中诸多难题,为高校教学和研究以及教材编撰提供不易多得的学术资源。

作者简介

李小江,女,1951年生于江西九江。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妇女文化博物馆荣誉馆长。曾为郑州大学、大连大学教授,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人类学系、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东北大学历史系、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日本奈良女子大学文学院访问学者,日本御茶水大学性别研究所特聘教授。主编“妇女研究丛书”、“性别与中国”、“20世纪中国妇女口述史”等。主要著作《夏娃的探索》《性沟》《女性审美意识坛微》《走向女人》《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导读》《女人:跨文化对话》等。

目录信息

•新中国妇女研究
第一讲 走向女人,破解神话
第二讲 中国妇女解放道路及其特点
第三讲 甲子年,我们走到了哪里
第四讲 我们用什么话语思考女人
第五讲 新时期妇女研究及其困境
第六讲 妇女发展研究与国际发展项目
第七讲 “第三世界”妇女与妇女研究
第八讲 全球化中的妇女与女工问题
第九讲 “新农村”中的留守妇女问题
第十讲 中国特色:平等与男女平等
•性别研究与基础教育
第十一讲 基础理论:女性主义(feminism)
第十二讲 关键词:性(sex)、性别(gender)
第十三讲 女性/性别研究的学术前景
第十四讲 探索女性/性别研究的新路子
第十五讲 基础教育中的女生教育
第十六讲 跨文化视野中的女性教育
第十七讲 妇女史研究的前置性问题
第十八讲 妇女口述史:让女人自己说话
第十九讲 文化人类学与女性文化考察
第二十讲 法与性别:认识论问题
问答摘编
代跋:“妇女解放”与女性乌托邦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非常好,清晰生动,尤其在答问环节更能彰显作者的功力,很理解并赞同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在讨论性别问题之前需要明确几个前导性的知识,首先,有人讲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救亡压倒启蒙,同样50年代的中国女性解放也是国家统摄社会,因此,中国的平等,自由话语,包括性别平等始...

评分

非常好,清晰生动,尤其在答问环节更能彰显作者的功力,很理解并赞同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在讨论性别问题之前需要明确几个前导性的知识,首先,有人讲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救亡压倒启蒙,同样50年代的中国女性解放也是国家统摄社会,因此,中国的平等,自由话语,包括性别平等始...

评分

非常好,清晰生动,尤其在答问环节更能彰显作者的功力,很理解并赞同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在讨论性别问题之前需要明确几个前导性的知识,首先,有人讲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救亡压倒启蒙,同样50年代的中国女性解放也是国家统摄社会,因此,中国的平等,自由话语,包括性别平等始...

评分

非常好,清晰生动,尤其在答问环节更能彰显作者的功力,很理解并赞同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在讨论性别问题之前需要明确几个前导性的知识,首先,有人讲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救亡压倒启蒙,同样50年代的中国女性解放也是国家统摄社会,因此,中国的平等,自由话语,包括性别平等始...

评分

非常好,清晰生动,尤其在答问环节更能彰显作者的功力,很理解并赞同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在讨论性别问题之前需要明确几个前导性的知识,首先,有人讲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是救亡压倒启蒙,同样50年代的中国女性解放也是国家统摄社会,因此,中国的平等,自由话语,包括性别平等始...

用户评价

评分

大神的回答果然充满智慧

评分

因为是选集各篇价值不一也有重复部分。最受益的观点是中国女性与国家/民族的勾连,因此女性问题是一个国家问题,但也让女性依赖国家(部分赞同)。其实最大的分歧点在于作者用制度来诠释平等问题,但微观结构中确实存在着性别不平等现象。以及作者对于西方和中国的区分过于本质化,虽然强调本土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但太着重对立了。

评分

过去社会体系以男性为主体,以伦理道德为基础,在稳定父权制家庭的框架里塑造女性的生存价值,在消解女性社会功能的同时也消解了女人作为人的主体地位——被这种价值所塑造,女人成为男人身后的“第二性”,要想真正在精神上站立起来,摆脱传统价值观念的控制走出“第二性”的荫翳,女人就必须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以求证自身的价值,因而女性主义诞生。

评分

什么都说等于什么都没说。烂书

评分

读史的前提作者不厌其烦说了几次,当下比较全面也比较早的符合国情的女性主义多元研究,女性教育写了不少有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