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纪思道和伍洁芳这对有丰富联合报道经验的记者伉俪的带领下,我们在本书中去亚非拉国家做了一次长途冒险旅行。在那里,我们看到性别歧视、重男轻女、贫穷饥饿、种族屠杀、处女情节等现象,让女性犹如仍置身在十八、十九世纪的炼狱。我们也看到那里的女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争。作者也向读者展示了如何一点小小的帮助就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看到女性的生存困境,看到整个世界对此困境的态度,以及女性身上自我觉醒的力量。她们将绝望化为希望,勇敢争取生命尊严。
本书是调查写作的典范。以人物故事为线索,有大量的数据引用和客观评论,并没有局限于对女性遭遇的报道,同时还展示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多维度的思考。同时,本书也为那些想做慈善工作的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参考。
本书呈现了一个充满悲伤又有无尽希望的世界,震撼的叙述,翔实的记录,充满希望的生命万象,震撼,实用,鼓舞人心,是每一位地球公民的必读书。。或许你已经衣食无忧,却不能不关注另一个世界的艰困,那个世界离我们并不远。
伍洁芳是华裔美国人,纪思道是美国俄勒冈州人。他们在担任《纽约时报》驻北京特派员获普立策新闻奖(Pulitzer Prize),也是第一对共同获得该奖的伉俪。
2006年,纪思道先生因“面临着人身安危,报道了苏丹达尔富尔种族灭绝,写了生动、深度的专栏”而再度荣获普立兹奖。他也担任过《纽约时报》香港、北京和东京的分社社长及副主编。
伍洁芳女士在《纽约时报》担任商业版编辑,同时为东京与北京的驻外记者。她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亚裔美国人。
首先要肯定本书的确是一本好书。无论是写作手法、逻辑、故事性上说,都属上层。我对作者收集到如此多的材料,撰写此书,报以非常尊重的态度。 但是我说的可能有些刺耳。 整本书唯一的弱点就是站在了一个西方强权的意识形态上来讲故事。虽然很多章节强调了本地妇女自发的努力...
评分看完这本书,心情很沉重。不仅是对外国女性的遭遇,还有对国内日渐恶化歧视女性的现象。早在毛泽东时期妇女能顶半边天,可近些年,很多男性不仅不认同女性在工作方面的能力,还把失业甚至独身归咎于女性,以至于有一种趋势要把女人“赶回家”。我很同意书里说的,女人争取的不...
评分本书今年五月上市以来,被问最多的问题之一是书名的翻译。其实,关于这个我们内部讨论过多次,最后为什么没有翻译成“半边天”?理由如下: 1、“半边天”三个字作为中文语境下的一个习惯性词语,容易让人直接联想到毛时代,有些陈旧,虽然人们一看便知,也符合作者的本意,但...
评分 评分瑕不掩瑜的一本书。女性权益真的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它不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达成,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甚至一不小心男权社会就会复辟。
评分不要忘了去看一下被删掉的原版内容,那些“精华”才是对我们身边问题切身相关的事情。
评分瑕不掩瑜的一本书。女性权益真的需要每个人的重视,它不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达成,需要每个人的努力,甚至一不小心男权社会就会复辟。
评分“过去50年内世界上遭受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这本书通过对一个个女性悲惨遭遇作为切入让人看到了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你不知道的黑暗面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帮助的渠道。我更关心的是从选题策划到最终国内出版,历时近四年,被删被改被毙稿被拉黑后为何还有整章删除的内容。天朝的审核制度远比残害妇女更可怕。
评分真的非常棒,震撼心灵,真希望能在小时候就了解这个世界,可能现在就在做着完全不一样的事业了,不过还好,一切都还不算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