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爾的倫理思想

黑格爾的倫理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知識産權齣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作者:[美]艾倫·伍德(Allen W. Wood )
出品人:
頁數:492
译者:黃濤
出版時間:2016-3
價格:4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015998
叢書系列:德意誌古典法學叢編
圖書標籤:
  • 黑格爾
  • 哲學
  • 政治哲學
  • 倫理學
  • 經典與解釋
  • 黑格爾研究
  • 道德哲學
  • 德國觀念論
  • 黑格爾
  • 倫理學
  • 哲學
  • 思想
  • 辯證法
  • 自我意識
  • 社會
  • 道德
  • 理性
  • 存在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伍德教授的代錶作,也是使他為國際學界所知曉的一部著作。本書雖然題名為《黑格爾的倫理思想》,實則是對於《法哲學原理》一書的係統的解讀,與之前對於黑格爾倫理思想的研究不同,伍德教授並不認為,黑格爾的倫理思想的基礎存在於邏輯學中,而存在於法哲學中,因為正是在後者那裏,深刻地解釋瞭黑格爾自由觀的社會性的層麵,本書最終落腳於《法哲學原理》中的倫理生活部分,不僅對於黑格爾的倫理生活的各個要素詳加考證,而且對於黑格爾的倫理生活觀念同現代自由主義之間的關係進行瞭深刻的討論。

著者簡介

艾倫·伍德(Allen W. Wood)教授,歐美德國哲學和康德研究的權威學者。在耶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長期任教於康奈爾大學和耶魯大學,並曾受聘於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和牛津大學。現任印地安納大學哲學係講席教授和斯坦福大學哲學係榮休講席教授。他是劍橋版《康德全集》的編輯和其中多捲英文版的譯者。代錶作包括《康德的道德宗教》(1970)、《康德的理性神學》(1978,2014年中文譯本由商務印書館齣版)、《卡爾·馬剋思》(1981,2004年第2版)、《黑格爾倫理學思想》(1990)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2014)等。

譯者黃濤,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律科學與管理專業博士生,商務印書館《法意》輯刊編委。主要研究領域:德國古典政 治法律哲學,近代自然權利理論。即將齣版:《康德通釋》(華東師範大學齣版社,2010年)、《康德的法權體係》(商務印書館,2011年)、《亞裏士多德政治學疏解》(華夏齣版社,2012年),承譯《費希特法權學說的演變與發展》(商務印書館,2013),師從趙明教授。

圖書目錄

緣起/ⅰ
“德意誌古典法學叢編”齣版說明/ⅰ
中譯本說明/ⅰ
中文版序/ⅰ
英文版序/ⅰ
引文縮寫/ⅰ
導論/
1作為思辨哲學傢的黑格爾/
2辯證邏輯/
3思辨邏輯是死的,但黑格爾的思想是活的/
4思辨哲學與現代社會/
5黑格爾有一種倫理學嗎?/
6閤理與現實/
7黑格爾的實踐哲學/
第一部分黑格爾的倫理理論
第一章自我實現/
11倫理理論與自我意識/
12精神/
13現代的自我理解/
14抽象法權/
15道德/
16現代倫理生活/
17現代國傢/
18一種自我實現的理論/
19曆史化的自然主義/
第二章自由/
21黑格爾與自由/
22作為可能性的自由和作為現實性的自由/
23自由與自律/
24作為善的自由/
25積極自由會導緻極權主義嗎?/
26絕對的自我能動性/
27自我能動性與他者/
28“守在自己身邊”/
29處在我的規定性中的自由/
210客觀自由的體係/
211黑格爾的自由和通常意義上的自由/
第三章幸福/
31古代的幸福與現代的幸福/
32客觀性問題/
33利己主義的問題/
34自然意誌、決心與選擇/
35康德的幸福觀/
36幸福的無規定性/
37為什麼我們要關注幸福?/
38自由相對於幸福的優先性/
39一般意義上的法權/
310黑格爾的製度論/
第二部分抽 象 法 權
第四章承認/
41針對抽象自由的法權/
42費希特的承認理論/
43“人隻有在他者之中纔能成為人”/
44法權關係/
45對於自我確定性的欲望/
46為承認而鬥爭/
47主人和奴隸/
48普遍的自我意識/
49黑格爾的承認辯證法/
410壓迫的現實/
第五章人格、財産與法律/
51人格及其針對物的抽象法權/
52財産權作為根本權利/
53自我取得和奴隸製/
54針對人格自身的法權/
55抽象法權的種種限製/
56抽象法權與實定法/
57私有財産/
第六章懲罰/
61報應論/
62懲罰作為法權的恢復/
63罪犯意誌的虛無/
64同意接受懲罰/
65黑格爾理論的不完整性/
66侵害法權和侵害法律/
67懲罰的尺度/
68死刑/
69我們是否能期待在倫理層麵為懲罰提供證成?/
第三部分道德
第七章道德的概念/
71道德概念的發展:圖賓根和伯爾尼
時期(1793~1796)/
72超越道德:法蘭剋福(1796~1800)/
73道德與倫理生活的對立:耶拿
時期(1801~1806)/
74《精神現象學》(1807)/
75主體性/
76道德上的應然與客觀性/
77主體性與行動/
第八章道 德 意 誌/
81歸責/
82道德運氣與過失/
83善/
84康德論善良意誌/
85黑格爾論善良意誌/
86道德價值和心理學意義上的因果性/
87黑格爾對康德的批判/
第九章道德法則的空洞性/
91空洞性的指控/
92康德的普遍法則公式/
93矛盾和相互衝突的意願/
94普遍法則的標準/
95某些尚未解決的問題/
96康德有關道德法則的演繹/
97康德演繹的失敗/
98普遍的可適用性和集體的閤理性/
99道德意誌的空洞性/
910目的和經驗性的動機/
911空洞性與黑格爾式的道德/
第十章良知/
101良知在黑格爾倫理學中扮演的角色/
102費希特的道德認識論/
103弗裏斯和信念倫理學/
104有關道德錯誤與道德責難的問題/
105針對上述問題的某些解決辦法/
106對弗裏斯的錯誤批判/
107信念倫理學的空洞性/
108良知的僞善/
109洞見的法權/
1010洞見與責任/
第四部分倫 理 生 活
第十一章倫理的客觀性/
111何謂“倫理生活”?/
112倫理生活的兩個方麵/
113作為精神的倫理生活/
114倫理秩序/
115倫理的個體性/
116浪漫派的多元主義/
117黑格爾的普世論/
118個體性作為倫理原則/
119作為普世標準的倫理生活/
第十二章倫理的主觀性/
121倫理意嚮/
122倫理義務/
123源自關係的義務/
124源自關係的義務和普遍反思/
125倫理德性/
126德性與正直/
127倫理生活和主觀性的反思/
第十三章倫理的局限/
131倫理事物的短暫性/
132倫理生活的循環/
133曆史的最高法權/
134曆史與相對主義/
135世界曆史個體/
136超越倫理事物/
137行使為不當之事的法權/
138曆史的自我含混/
139黑格爾的非道德主義/
第十四章現代倫理生活諸問題/
141現代國傢的原則/
142閤理性與主體性/
143市民社會:主觀自由和閤作精神/
144黑格爾的兩難:主觀自由還是倫理目標/
145實體性和反思/
146男性與女性/
147市民社會中的貧睏/
148黑格爾是否提供瞭答案?/
149賤民的精神狀態/
1410既無權利,亦無義務的等級/
1411倫理的自我瓦解/
結論/
1倫理與社會/
2作為自由主義者的黑格爾/
3黑格爾與自由主義之間的對立/
4自由社會/
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黑格尔的伦理思想》是当代著名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专家、斯坦福大学哲学系阿伦·W·伍德教授享誉国际学界的论著。著名的黑格尔研究专家哈里斯(HSHarris)教授甚至评论说,在英语学界,本书是自布拉德利(Bradley)的《伦理学研究》(Ethical Studies)以来对于黑格尔伦理学的...

評分

《黑格尔的伦理思想》是当代著名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专家、斯坦福大学哲学系阿伦·W·伍德教授享誉国际学界的论著。著名的黑格尔研究专家哈里斯(HSHarris)教授甚至评论说,在英语学界,本书是自布拉德利(Bradley)的《伦理学研究》(Ethical Studies)以来对于黑格尔伦理学的...

評分

《黑格尔的伦理思想》是当代著名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专家、斯坦福大学哲学系阿伦·W·伍德教授享誉国际学界的论著。著名的黑格尔研究专家哈里斯(HSHarris)教授甚至评论说,在英语学界,本书是自布拉德利(Bradley)的《伦理学研究》(Ethical Studies)以来对于黑格尔伦理学的...

評分

《黑格尔的伦理思想》是当代著名德国古典哲学研究专家、斯坦福大学哲学系阿伦·W·伍德教授享誉国际学界的论著。著名的黑格尔研究专家哈里斯(HSHarris)教授甚至评论说,在英语学界,本书是自布拉德利(Bradley)的《伦理学研究》(Ethical Studies)以来对于黑格尔伦理学的...

評分

注:豆瓣不能同步格式,重新编辑的成本巨大,所以只能沿用默认格式。 注2:大写数字(一、二、三......)是每一节的内容概括,为我自己总结,并非作者原文,因此也许会有失当之处。 注3:缺少对最后8页“结论”部分的笔记,因为内容太零碎。 导言 核心观点: 1、黑格尔的思辨哲...  

用戶評價

评分

很多人,尤其是現代人都有過對自由的追求,也許我們應該好好想想我們想要追求的是何種自由,又有多少人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為虛假的自由所縛。

评分

真是乏善可陳,有點雞肋的著作。作者撇開思辨的東西去解讀,於是框架就相當粗糙。隻能訴諸於諸如自我實現,理性,精神,人性,社會等一些大詞,但又沒有什麼深刻和符閤原作的解釋。例如對精神的解釋有其外行。特彆是作者一直提到社會,社會化,人性等,實際上這些概念並不是黑格爾倫理思想的引綫,卻被作者拿來當寶。黑格爾說的是國傢,作者卻一直提社會。完全走偏瞭。優點是作者旁徵博引,會參照對比前人和考察詞源等,例如法權,道德等一些概念,作者介紹清楚。由於對基本概念的哲學意義不加解釋,作者即使正確地否認黑格爾社會主義和相對主義的麵相,但是給齣的理由雖然不錯,但也談不上深刻。

评分

讀瞭一年多終於把Wood的大作粗粗啃完一遍瞭!將黑格爾思想置於現代哲學語境下使其清晰化,既有與康德、費希特等德國觀念論者或浪漫主義者的師承和反叛的梳理,又將其納入分析哲學倫理學的理論中加以考察(如,黑格爾乃曆史化的自然主義、自由意誌上的兼容論、曆史化的普遍主義者等等),並以黑格爾理論批評自由主義、社群主義之局限,令黑格爾重煥現實價值。此書實乃學術典範,每一節都值得做筆記。尤其自由、幸福、倫理之局限章,寫的句句有料。最需要嚮Wood學習的是,如何擺脫黑格爾體係自身的晦澀和黑話的縈雜,將他的思想用樸實生動的方式四兩撥韆斤地完整還原。

评分

很好。對比康德,費希特等人的思想,梳理瞭黑格爾的道德,倫理思想,並且討論的是有意義的根本問題。

评分

“報應主義理論在與懲罰的尺度相關的問題上,唯一的功能就是為國傢的懲罰權設定上限。這就為在此限度之內刑事立法者成為結果主義者留下瞭空間,但這也是對報應主義的一個重大修正。”(p.198) “在黑格爾看來,“價值”是可以通過某物獲得滿足之需要的函數,也是人們使不同的需要相互替代以獲得滿足之意嚮的函數。”(p.199)關於等價報應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