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書為施太格繆勒(Wolfgang Stegmüller)獲奬作品
2. 作者是德國哲學傢恩斯特教授
3. 本書內容以對話的形式,輕鬆、遊戲的方式開啓哲學之門,是一本經典的大眾哲學著作
《與哲學傢一起思考:七天哲學課》是德國哲學傢格哈德•恩斯特教授的經典哲學入門書籍。書中以對話的形式嚮讀者闡述瞭西方哲學的發展曆程、基本問題、經典作品、重要人物。本書保留瞭古典哲學的傳統,涵蓋西方哲學多個流派。
書中內容共分七章,分彆論述七個重要哲學論題——用一周時間,一天一個論題。無論是哲學門外漢還是專業人士,本書都是係統瞭解哲學的適閤選擇。
格哈德·恩斯特
(Gerhard Ernst)
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哲學係教授。曾獲分析哲學協會授予的施太格繆勒(WolfgangStegmüller)奬。格哈德1971年齣生,大學時在慕尼黑攻讀物理和哲學,起初在斯圖加特大學任教授。2005至2010年期間曾為青年學院的會員。自 2012 年起被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聘為哲學係教授。
格哈德·恩斯特撰寫瞭眾多哲學專業著作,主要涉及倫理學基礎以及認識論,包括《道德的客觀性》(2009 年第2版)和《認識論概論》(2012 年第4版)。
百閤悠悠(譯者)
從中學時代起去德國求學,高中畢業後就讀海德堡大學,主修經濟學和德國文學。畢業後在慕尼黑經濟律師事務所工作。業餘從事翻譯和寫作。
馮小茫(編校)
北京大學哲學係博士、清華大學哲學係博士後,青年哲學傢。
清晰易懂的哲学入门,贪婪地不舍得读完,以读者和哲学家对谈的形式展开文章,还真有种大家平等对坐讨论的感觉,每篇后有一段该章的讨论总结,或者就如书中所说,于象牙塔里每天不断思考的哲学家能为我们做什么,”哲学可以提醒人们注意哪些容易被忽略却对做出正确决定很重要的...
評分相信一直以来大多数人对哲学总敬而远之,主要原因是害怕费尽脑汁和时间去考虑琢磨一些关于人生之类的问题,我也不例外。而这本书可能恰恰解决了这种恐惧,用了七天时间把一些哲学的基础问题,例如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应该如何相处、生命的意义、如何过美好的生活等,通过通...
評分清晰易懂的哲学入门,贪婪地不舍得读完,以读者和哲学家对谈的形式展开文章,还真有种大家平等对坐讨论的感觉,每篇后有一段该章的讨论总结,或者就如书中所说,于象牙塔里每天不断思考的哲学家能为我们做什么,”哲学可以提醒人们注意哪些容易被忽略却对做出正确决定很重要的...
評分相信一直以来大多数人对哲学总敬而远之,主要原因是害怕费尽脑汁和时间去考虑琢磨一些关于人生之类的问题,我也不例外。而这本书可能恰恰解决了这种恐惧,用了七天时间把一些哲学的基础问题,例如我们应该如何生活、我们应该如何相处、生命的意义、如何过美好的生活等,通过通...
評分向来于哲学一窍不通,更遑论发表意见。不料读完此书,竟也有胆量和兴致来胡诌几句,实在让我自己都诧异得很。 为何以前对哲学毫不感兴趣甚至隐隐排斥呢?老实讲,一来是被“故弄玄虚的二道贩子们”和他们的艰深名词吓唬住了,以为非有大能不可窥其门径;二来觉得哲学...
用瞭一周多的時間看完瞭這本書 本身對哲學比較有興趣 但是剛開始看這本書很是迷惑 到底哲學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提齣的問題很多 但是基本上都是無解的 看到最後的感覺就是 哲學就是在遇到事情的時候可以通過思考找到答案
评分其次是對待感官采取積極的態度,舒斯曼特稱為"具身的,非還原的自然主義"立場,"我們直接的感知不是純粹中立的感官感覺,而是已經被我們既存的欲望,信仰和概念預先架構瞭。"最後,人類體驗的豐富性是藝術創作的基礎。仍然來自"具身性的自然主義"立場,"藝術和審美體驗並非源自一個非現世,神聖,永恒的繆斯,相反它是自然能量的錶達,它植根於我們生活中與自然和文化語境的互動,同時以這些語境作為媒介並取得完善。"
评分其次是對待感官采取積極的態度,舒斯曼特稱為"具身的,非還原的自然主義"立場,"我們直接的感知不是純粹中立的感官感覺,而是已經被我們既存的欲望,信仰和概念預先架構瞭。"最後,人類體驗的豐富性是藝術創作的基礎。仍然來自"具身性的自然主義"立場,"藝術和審美體驗並非源自一個非現世,神聖,永恒的繆斯,相反它是自然能量的錶達,它植根於我們生活中與自然和文化語境的互動,同時以這些語境作為媒介並取得完善。"
评分讀起來費勁
评分好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