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

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呂振羽
出品人:
頁數:298
译者:
出版時間:1962
價格:1.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先秦史
  • 論文寫作
  • 古代史
  •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殷周
  • 中國古代史
  • 社會史
  • 政治史
  • 文化史
  • 考古學
  • 曆史學
  • 王朝更迭
  • 青銅時代
  • 分封製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於1936年齣版,是呂振羽論述殷周社會性質的專著,也是他計劃撰寫的《中國社會史綱》的第二分冊。該書上半部探討殷商社會性質。首先,根據甲骨文、《易》卦爻辭、《尚書·盤庚》等有關資料,認為當時社會已明顯形成若乾階級和階層。其次,通過對齣土的刻花骨、石刻器、象牙刻器、銅刻器等的分析,認為當時社會的手工業已達到相當水平。再次,論證殷代已建立瞭國傢機器。

呂振羽首創瞭馬剋思主義的殷商奴隸製說。就古史分期而言,論西周奴隸社會說,郭沫若居其首;論殷商奴隸社會說,則呂振羽是第一人。

該書下半部主要論證西周社會性質為初期封建社會。其主要的觀點是:其一,從土地製度方麵論證。認為:周人一方麵把原來的奴隸解放,另一方麵把殷代國傢的土地所有宣布為“王”有;“王”又以這種土地去分封其左右扈從和隨同去“伐殷”的各氏族酋長。而受分封土地的扈從和酋長,又相次去酬庸其自己的左右,於是,他們便轉化成各級土地所有者,從而開始把原來的村落公社轉化成莊園,把原來的土地上的居民重新編製而轉為農奴。這一土地分封製,實際上奠定瞭西周封建等級製度的階級基礎和社會基礎。其二,農奴是西周社會的直接生産者。他認為西周社會農奴的主要來源有二:一方麵為原來奴隸所有者國傢支配下各氏族公社內的奴隸和自由民,轉化為農奴;另方麵為周族自身原來的氏族村社成員,由於分封製實行,公社易為莊園,公社內部的貧窮氏族成員一並轉化為農奴。其三,“井田製”是初期封建時代的莊園製。呂振羽認為,“井”字在中國古代和土地關聯,“井”、“邑”連稱早見於殷代。因此,儒傢所稱頌的“井田”並非孟軻虛構的“烏托邦”。

著者簡介

呂振羽(1900—1980),名典爰,字行仁,學名振羽。湖南邵陽人。1926年湖南大學電機工程專業畢業。1928年至北平,任教於民國大學和中國大學,並參加中國社會性質和社會史問題論戰。1936年加入中國共産黨。1939年至重慶,從事曆史研究和統戰工作。1949年以後,曆任大連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東北人民政府文教委員會副主任、東北人民大學校長兼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中央高級黨校兼任教授等職。“文化大革命”中被投入監獄達八年之久,冤案平反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顧問。主要著作有《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中國政治思想史》、《中國民族簡史》、《簡明中國通史》、《中國社會史諸問題》及《呂振羽史論選集》等。在他的所有著作中,《史前期中國社會研究》、《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是最早的兩本,也是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兩本,是呂振羽史學的重要代錶作。

圖書目錄

一九四六年修訂版序
初版序
殷代的奴隸製社會(公元前一七六六——一一二二)
一 史料的選擇
二 關於曆史方法論上的一些問題和研究的提綱
A. 關於曆史方法論上的一些問題
B. 研究的提綱
三 經濟的諸構造
A. 勞動工具——新石器,金石器,鐵器,還是青銅器?
B. 殷代青銅器所錶現的勞動生産率
C. 農業及其生産組織
D. 畜牧在生産業中的地位及傢畜參加勞動的範圍
E. 手工工藝及其分工
F. 商業和交通
G. 財産諸形態
四 國傢的齣現及其政治諸形態
A. 殷代國傢形成的過程
B. 社會諸階級的構成
C. 政治的組織
D. 政治疆域
E. 戰爭的主要目的——掠奪奴隸和徵服“異族”
F. 婚姻製度
G. 奴隸所有者國傢的沒落
五 意識諸形態
A. 哲學思想和科學思想
B. 文字、文學、藝術、音樂、宗教
兩周——初期封建製社會(公元前一一二二——二四五)
一 西周初期封建製度形成的過程
A. 周朝封建國傢的建立
B. 莊園製度的成立和其組織
C. 階級的構成和等級製度
D. 西周的沒落
二 初期封建製度的確立、發展和演變
A. 封建製生産的發展及其支配地位的確立和演化
B. 經濟的諸構成
(一)土地所有諸形態及土地所有者與直接生産者間關係的主要諸構成
(二)手工業、商業、高利貸
C. 地方經濟的發展和封建戰爭的擴大
(一)地方經濟的發展和中世都市的形成與初步發展
(二)土地的兼並和封建戰爭的擴大
三 上層建築的諸形態
A. 階級的構成及其矛盾的發展
(一)階級的構成
(二)階級間矛盾的發展
B. 政治的組織
C. 意識諸形態的發展
(一)政治思想的演變及其各流派
(二)宗教、哲學和科學
(三)文學和藝術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走入經濟決定論的窠臼,每一個事件都想找齣經濟原因

评分

走入經濟決定論的窠臼,每一個事件都想找齣經濟原因

评分

走入經濟決定論的窠臼,每一個事件都想找齣經濟原因

评分

走入經濟決定論的窠臼,每一個事件都想找齣經濟原因

评分

走入經濟決定論的窠臼,每一個事件都想找齣經濟原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