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壇求藝六十年——瀋世華昆劇生涯

昆壇求藝六十年——瀋世華昆劇生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齣版社
作者:瀋世華 口述
出品人:
頁數:5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6-1
價格:7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0011919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昆麯
  • 傳記
  • 戲麯
  • 藝術
  • memoir
  • 戲麯史
  • 社會史
  • 迴憶錄
  • 昆劇
  • 瀋世華
  • 戲麯人生
  • 藝術生涯
  • 六十年
  • 傳統戲麯
  • 舞颱藝術
  • 中國戲麯
  • 錶演藝術
  • 昆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昆麯界,有一位傢門是閨門旦的國傢級非遺傳承人,

她師承周傳瑛、王傳淞、硃傳茗等“傳字輩”名傢,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代昆麯演員;

她曾親曆《十五貫》進京,見證瞭昆麯由衰轉興的全過程;

她二十歲不到就已經是浙昆的當傢花旦;

“文革”後,中年復齣,享有盛名,卻急流勇退,隱身於講颱後麵,成為新中國第一位昆麯女教授;

她桃李滿天下,經她指點過的梨園人有三十餘人獲得瞭梅花奬;

她的唱腔與身段處處都是“傳字輩”的影子,樸素中顯齣高境界;

她的名字在舞颱上已經消失瞭三十年,卻因其藝術魅力而屢屢被人提起,都想一窺其藝術風采。

這是“世字輩”昆壇名旦瀋世華。

她曾作為一個傳奇存在於昆麯界,多年以來,很多觀眾在舞颱上尋找她的蹤跡;

她為人低調,絕少在公眾場閤露麵,隻有在那些梨園新銳冉冉升起的幕後,纔能捕捉到她的些許身影;

她是一個傳奇,

卻又不僅僅是個傳奇,

她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昆麯教師,

多少梨園行的小生、小旦、小醜齣自她的門下。

這是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的瀋世華教授。

作為一個傳承人,她將自己六十年的藝術生涯做瞭梳理,

便是諸位即將看到的《昆壇求藝六十年》一書。

《昆壇求藝六十年——瀋世華昆劇生涯》是昆麯名傢、著名閨門旦演員、中國戲麯學院教授瀋世華的口述作品,由戲麯研究界青年纔俊張一帆博士記述整理。本書分為上、下兩篇,在上篇中,瀋世華老師迴顧瞭自己從藝六十年來的昆麯人生,從兒時寫起,迴顧瞭自己如何因為一碗餛飩而偶然拜入“傳字輩”門下,浙昆如何艱難求生存,“十五貫”是如何輾轉進京的並大熱天下的,改革開放後重登舞颱,卻又激流勇退,成為中國第一位昆麯女教授,直至新世紀以來國內戲劇市場的反復,時間跨度大,涉及人物多,不僅是瀋老師自己的藝術人生的反思與總結,同時也是對百餘年來昆麯藝術的興衰榮辱的反思。本書下篇主要是對瀋世華昆麯藝術理論與實踐的總結,瀋老師以著名的摺子戲為例,係統講述瞭傳統摺子戲的一招一式以及她多年來的個人體會,還原瞭昆麯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代錶性傳承項目的本來麵目,加上本書百餘幅珍貴照片、檔案,使得本書的資料價值極大。

著者簡介

瀋世華,浙江慈溪人,1941年生於上海。中國昆劇藝術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昆劇)代錶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中國戲麯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53年入浙江國風蘇昆劇團(後改為浙江昆劇團)學昆劇錶演,工五旦,得到硃傳茗、周傳瑛、俞振飛等諸名傢的親傳和指授,後擔任主演。1986年起正式任教於中國戲麯學院。

張一帆,1980年生,文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講師,戲劇戲麯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生導師。先後畢業於浙江大學、中國戲麯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師從周育德、鈕驃、周華斌諸先生治中國戲劇史。曾於《文藝報》《戲麯藝術》《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多篇。齣版專著有《劇學本位的確立》(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2015年7月版)。

鈕驃,滿族,1933年生於北京。先後畢業於中國戲麯學校與紅旗夜大學中文係,師從蕭長華、王傳淞、吳小如等前輩名傢。國傢非物質文化遺産(京劇)代錶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中國戲麯學院教授、編審,文化部振興京劇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京劇百科全書》編委會副主任。曾任中國戲麯學院副院長,離休後仍從事戲麯研究及教學工作。

圖書目錄

目錄
劉序 _1
吳序 _3
遲序 _7
梅序 _12
引言 _1
上篇
第一章 偶遇“國風”意中緣 _3
一、“偶然”的序幕 _3
二、傢庭齣身:原籍慈溪,生於上海 _8
三、讀書兼“蹭戲” _12
四、偶遇“國風” _18
第二章 初識春色在林園 _25
一、艱難的“國風” _25
二、努力練習基本功 _34
三、開始學戲 _37
四、第一次貼片子和第一次演齣 _40
五、“小寜波,過來吃大閘蟹” _42
六、你們有沒有決心?我給你們看我的決心! _50
七、臨時團部中的生活 _52
八、鞠躬盡瘁的炊事員 _56
第三章 名動京華《十五貫》 _59
一、創編 _60
二、《十五貫》進京 _70
三、周總理來看戲瞭 _73
四、李少春先生感動得流淚瞭 _79
五、初執教鞭 _80
六、三個“留學生” _83
七、拍攝電影《十五貫》 _90
八、“一齣戲救活瞭一個劇種” _94
九、《十五貫》錶演精華舉隅 _97
十、《十五貫》成功的曆史經驗 _100
附錄1 《十五貫》三份演齣名單 _106
附錄2 周恩來同誌觀看浙江省昆蘇劇團演齣《十五貫》後的兩次講話 _109
附錄3與昆劇前輩們在一起 _117
第四章 立雪俞門衣鉢傳 _123
一、結識俞伯伯 _123
二、藝文並授 _132
三、我一個禮拜重瞭七斤 _135
四、從“言大姐”到“言老師” _137
五、受賜“衣鉢” _142
附錄1 造就俞氏型的昆劇人纔 _146
附錄2 昆黃融會鑄成大師 _150
第五章 光陰似水韶光賤 _159
一、成為主演 _159
二、“翻箱底” _164
三、初露頭角 _167
四、重學《遊園驚夢》 _171
五、編演《桃花扇》 _172
六、編演《西園記》 _175
七、再獲殊榮 _184
八、編演現代戲 _186
附錄 文化部關於加強戲麯、麯藝傳統劇目、麯目的挖掘工作的通知 _192
第六章 辭親去國意長牽 _196
一、招考“秀字輩” _196
二、不捨的離去 _205
三、特殊的觀眾 _208
四、拍攝電影《西園記》 _210
五、輾轉進京 _220
六、獲奬風波 _224
七、最後的囑托 _230
附錄1 幽蘭一莖花正開,堪稱空榖不凡纔 _247
附錄2 浙江昆劇團進京獻藝載譽返杭 _255
第七章 同心偕老嚮花間 _259
下篇
第八章 金針度人綉碧鴛 _269
《孽海記·思凡》 _269
《牡丹亭·遊園》 _281
《鳳凰山·贈劍》 _293
《南西廂記·佳期》 _305
《鐵冠圖·刺虎》 _318
《玉簪記·琴挑》 _332
《爛柯山·癡夢》 _341
第九章 洗盡粉黛薪火延 _349
一、教學曆程 _352
二、教學體會與要點 _359
三、教學步驟與方法 _362
四、不斷學習提高 _364
五、對昆劇藝術傳承與傳播的看法 _365
六、尾聲 _372
附錄1 瀋世華劇目學習師承錶 _380
附錄2 “世”字輩概況 _385
附錄3 王傳淞老師談藝點滴 _392
附錄4 中國戲麯學院錶演係昆劇專業四年本科教學劇目安排 _395
附錄5 瀋世華中國戲麯學院教學情況錶(1981—2010) _404
第十章 已發錶文章 _412
悼王傳淞老師 _412
德高藝富名垂昆史 _414
心香一瓣祭先師 _419
讓昆麯這棵幽蘭永遠揚芬吐香 _428
昆劇的傳承,首要的是錶演藝術 _431
迴眸20世紀的昆麯 _435
讓昆劇延年益壽,常葆青春 _444
用心良苦育南枝 _446
第十一章 報刊評介文章 _453
從《思凡》談到瀋世華(吳小如) _453
瀋世華的《思凡》(吳小如) _455
喜看北苑秀南枝(吳小如) _457
在嚴謹中求靈動
——看瀋世華演《遊園驚夢》(硃文相) _459
一麯《思凡》餘音繞(鬍世均) _461
浙昆移來一枝秀
——記昆劇演員瀋世華二三事(宋鐵錚) _464
劇壇師錶:鈕驃與瀋世華(高宜三) _465
昆麯名師瀋世華(盧雅存) _467
青儷長駐牡丹亭古韻悠揚滿庭芳
——著名昆麯錶演藝術傢瀋世華(汪株宇) _471
群賢畢至少長鹹集
——記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性傳承人鈕驃、瀋世華收徒儀式(曉晴) _477
跋:風吹彆調亦堪聽 _480
後記 _487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裝幀頗精美,而且因為是專業人士捉刀所以有資料引注,這點在京昆演員傳記裏很難得。收藏的老戲單、文獻掃描件、劇照一類資料也珍貴。正文最有意思的部分其實是浙昆舊事和老前輩軼事,舊戲班生活、周傳瑛先生與先總理風采、班禪看《下山》四端印象最深。替周先生心疼那筆奬金~ 北上帝都之後的經曆反而草草帶過,代之以演齣和教學心得瞭。而心得中述及錶演要領、麯唱風格時又頗有針對,目測對上昆、省昆同行都有些意見233 再就是附的學生名單略露怯,而且似有誇張不實之處。說到底還是不該離開浙昆更不該離開舞颱。戲校總體還是個收容失意人的地方~ 還是很值得一看的戲麯史資料。很多舊事講的比其他資料細。比如十五貫排演始末就要比周傳瑛先生的迴憶錄詳細的多。

评分

洗盡鉛華薪火延,昆壇求藝六十年。

评分

這本藝術自傳是看瀋老師的《西園記》得知的。算是昆麯數十年興衰榮辱的一個側麵吧。其中關於傳字輩等老前輩的故事最有意思。

评分

看完之後感覺某院可真夠……讓人嗬嗬的,跟之前風評基本沒差。

评分

這本藝術自傳是看瀋老師的《西園記》得知的。算是昆麯數十年興衰榮辱的一個側麵吧。其中關於傳字輩等老前輩的故事最有意思。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