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在常春藤盟校待了24年之后,耶鲁大学教授威廉·德雷谢维奇决定辞去自己的终身教职,离开这所常春藤名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感觉当前的美国精英教育已经陷入了误区,这套系统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聪明,有天分,斗志昂扬,但同时又充满焦虑、胆小怕事,对未来一片茫然,极度缺乏目标感:他们被包裹在一个巨大的特权泡泡里,所有人都在老实巴交地向着同一个方向前进。他们非常擅于解决手头的问题,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即将辞去耶鲁教职之际,他发表了一篇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来讨论这些问题。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几周之内,它的阅读量就超过了10万次(后来的累计阅读量超过了100万次)。很明显,这篇文章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
从那之后,他开始应邀到美国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跟学生们交流,回答他们的问题,也向他们请教了许多问题,并倾听和了解了他们的答案。这本书就是他对这段经历的思考和总结。
在本书当中,作者德雷谢维奇历数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常春藤学校学生的“数宗罪”:过于自信却输不起;朋友圈同质化,固步自封;思维僵硬,与社会脱节,缺乏“常识性聪明”等,并提出“读藤校远不如读公立大学,学校更重视教育、教学方法也更灵活、更前沿”等观点,
他还进一步指出,虽然这些藤校外表上有特色,但在内里,都是“失去了灵魂的地方”。很多在藤校就读的学生没有使命和目标感,自我膨胀、自我中心、自以为是。而相比之下,那些没有这些标签的人,却能在人生道路上攻城掠地,在各方面成就自己。而有一些藤校生一辈子最大的成就,可能只是上过某藤校。
本书自2015年5月上市以来,在美国社会引起广泛争议,迅速成为《纽约时报》、《新共和》、《洛杉矶时报》等各大媒体追捧的话题,在国内也得到了南方周末、凤凰卫视、澎湃新闻网、环球时报、外滩画报等媒体的报道。
威廉·德雷谢维奇(William Deresiewicz),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在耶鲁大学担任过10年英文教授,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过5年研究生导师。他的文章《精英教育的劣势》(The Disadvantage of an Elite Education)在网络上点击率超过100万次。除了经常应邀在各个大学发表演讲之外,他还是一名颇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其文章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大西洋月刊》、《国家》、《新共和》上。
策划人 & 译者 简介
林杰,16岁赴美留学,获得康奈大学工程学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硕士学位。为了坚持追随自己的热爱,投身教育事业,曾担任康奈尔大学校友面世招生官,并在美国两所百年寄宿高中从事招生录取、教学及管理工作,同时担任击剑教练。林老师目前从事中美教育交流工作,专注中美留学和国际学校的办学。
创造自我、认识是自我、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是每个家庭教育的追求。但究竟应从何下手呢?大学又能够提供什么呢?以人文为中心、由敬业的教授主导的小班教学,就是博雅教育。 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的是学识本身,即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而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 一、...
评分创造自我、认识是自我、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是每个家庭教育的追求。但究竟应从何下手呢?大学又能够提供什么呢?以人文为中心、由敬业的教授主导的小班教学,就是博雅教育。 简单来讲,博雅教育追求的是学识本身,即一种纯净的求学理念,而非为了任何形式的实用性回报。 一、...
评分 评分春天来了,夏天也近了,六月快到了,又迎来了毕业季。回想起自己当年毕业之际,充满着深深的无助和迷茫。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听从了家人的建议,选择了他们口中“好就业”的工作。 大学这几年,学着一些云里雾里的专业课,临近毕业,依然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甚至都忘记...
评分初读此书,会有一种老生常谈之感,有些地方甚至略显偏激。读者可以很容易地与书中论点产生共鸣,而有趣之处正在于此——之所以会有毫无障碍的共鸣,是因为这些批评可以毫无违和感地用于批评中国教育。由于这类批评在社会媒体和生活中都见得多、听得多,所以难免觉得廉价。 不过...
选题很好,谈温室中的绵羊没有创新性,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不过全书中程内容还是比较生硬,不知是否是翻译之嫌。谈精英教育,乃至是博雅教育之弊,尖锐深刻、鞭辟入里,作者认为精英教育是与社会严重脱钩的。不过反向而言,正是因为精英阶层的全部不都能够延续上流地位,也促成了社会阶层流动,与新鲜血液的融入。
评分虽然我不在常春藤,也不优秀,但挺符合里边对绵羊的描述
评分书中对精英教育的某些观点,譬如对大学教育的意义,教师的作用,学生对大学的认识,部分精英环境下成长的人的脆弱性等比较认同,某些观点,譬如,遴选方式的倾斜上,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个人感觉有一些偏激。对于中产家庭,孩子在见识上确实略胜一筹,但因为成长环境的有偏,也导致可能缺失某些贴近真实生活的机会。另外博雅教育的重要性也多少赞同,但这种标准难以量化,并且对于更加有钱的家庭上,个人认为孩子可能更容易接触到博雅教育。
评分作为一个本身就在所谓的“精英大学”待过几年的人,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非常精确地道出了我在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对这类大学的系统和里面的一些学生的一些看法和感想。非常值得阅读和反思。
评分作为一个本身就在所谓的“精英大学”待过几年的人,毫不夸张地说,这本书非常精确地道出了我在入学前、学习中和毕业后对这类大学的系统和里面的一些学生的一些看法和感想。非常值得阅读和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