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说:“东方文化当于园林求之。”如何品园、游园、察园、论园、筑园、构园?20世纪80年代前后,同济大学著名教授陈从周撰写《说园》等数篇经典园林品赏散文,在国内外园林学术界及普通读者圈广泛流传,备受赞誉。
陈从周先生生前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50年,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著作等身。著有《说园》、《苏州园林》、《扬州园林》、《中国民居》、《绍兴石桥》、《岱庙建筑》、《园林谈丛》、《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作为散文作家,出版过《书带集》、《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以及40余万字的《梓室余墨》等散文作品。
本书从《陈从周全集》13册中挑选出所有关于园林品赏的经典篇目,以飨读者。《品园》一书,是从园林理论与园林史入手品园的最佳读本,是园林文化爱好者的必读经典。
陈从周,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翁。原籍绍兴,生于杭州。之江大学文学学士、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陈从周先生是我国园林文化大家,也是散文家,他对中国古代园林的保护与发展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建筑大师贝聿铭说,他是“一代园林艺术宗师”。
陈从周先生不仅对于古建筑、古园林理论有着深入的研究、独到的见解,还参与了大量实际工程的设计建造,如设计修复了豫园东部、龙华塔、宁波天一阁、如皋水绘园,设计建造了云南楠园等大量园林建筑,并把苏州网师园以“明轩”的形式移建到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成为将中国园林艺术推向世界之现代第一人。
两千年前,五柳先生抛了绸缎,换上短褐,汗青点墨,写下了“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的千古绝唱。自此,园林作...
评分曩时在同济,道听途说,有言陈先生名气虽大,在世时建筑系同侪却多有大不以他为然的。他至一园,只云此处当植树,此处当立亭,此处可叠石,此处可引水,不云何以然而浑如乱指。余人亦皆不知何以然,故多以他为野狐禅,算不上经过建筑系现代的、西方的、严格的、专业的训练。 翻...
评分无论后来如何去选编陈老先生的文章,说园几篇都是必选的。因为,它们是第一个用文学的语言来阐述园林意境的作品,是陈先生造园读园思想的大集成。 我在高中做班刊时候,就选用了里面的一幅画做了封面,那是同学从天一阁买回的书,她没耐心看完,倒是我读了一遍,基本...
梓翁品园,既说理,又抒情,美文藏心,含英咀华。真真能悟得园林之于中国文人之意义。本书以“说园”五篇统领全局,其余谈园林理念,或一一分述各地名胜园林。上半部分其余书中常见,后半部分大多出自先生晚期刊于《文博通讯》等期刊的文章,编辑有整理收集之功。
评分梓翁品园,既说理,又抒情,美文藏心,含英咀华。真真能悟得园林之于中国文人之意义。本书以“说园”五篇统领全局,其余谈园林理念,或一一分述各地名胜园林。上半部分其余书中常见,后半部分大多出自先生晚期刊于《文博通讯》等期刊的文章,编辑有整理收集之功。
评分中国园林的考究已经病态几十年了,近年来有复健现象,或许是好事,这本书或可与世人作参考呢!
评分陈从周、童寯、刘敦桢,我想把这三位的经典园林文章读一遍,应该就对中国园林有全面的美学认识了。陈是中文系出身,与工科出身的后两位相比,文章更加清丽有深味,完全当散文读即可。
评分园林构造,详实有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