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北美独立战争期间,潘恩发表的一本小册子,它公开提出了美国独立问题,并痛斥世袭君主制的罪恶,极力主张脱离英国而独立,成了战争期间人民大众的教科书,给后人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政治思想遗产。
本书是对这本书的重新翻译出版,更加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并且配了一些相关插图,有助于增加对这本书内容的理解。
1.作者介绍
托马斯.潘恩,美国独立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思想家、革命家、激进民主主义者和自然神论者。1737年出生,后投身欧美民主革命运动,一度被誉为“世界公民”,其所著的这本《常识》等因极大地鼓舞了北美民众的独立斗志,并为后来美国《独立宣言》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从而使潘恩成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
2.代表作品
《常识》《北美危机》《人权论》《理性时代》等
被感恩与被唾弃的托马斯·潘恩! 中国人据说(如本书的评语)很神经病地喜欢他。 外国人据说很神经质地反对他! 常识只具有历史性的小读本,它的重要是因为它讲出了懒散的人没有去再讲的话。道理人人都懂,这叫常识。但讲得明白,讲得有情有理有节有热情的,不容易。 独立与和...
评分因为对美国一直并非太了解,所以不曾对其文化精神方面妄加评论… 毕竟不了解就没有评论权… 我是抱着“看看你们每天耀武扬威到底是以什么为根据的”的态度去看的… 然后发现我这种态度就玷污了这本书… 这本书我个人觉得纯粹是社会学上的…它本身不涉及任何体制之间的孰优孰劣...
评分1776年,托马斯•潘恩出版了鼓励北美独立的小册子《常识》,他用激昂铿锵、清晰睿智的语言嘲弄了君主制的昏庸、抨击了世袭制的荒诞,并为人们描述了理想中的共和政体,在那里,人权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你同样可以在这个小册子里读到某党最爱念叨的依法治国和今天的...
评分我们的潘恩在哪里 据传当年的北美大陆,几乎每一个成年人都读过或者听过别人谈这本不到50页的小册子,其流传之广仅次于《圣经》,在几百年后,美国的历史学家还坚信,除《汤姆叔叔的小屋》外,在美国再也没有出版物曾发生那样巨大的反响。 然而...
评分全书前半剌的论证过程: 首先要厘清一对关系:社会与政府 *社会是自发的,政府是必要的恶 然后,谈谈如何设计新政体 一,依据《圣经》和历史经验 君主,不是必须的(英国人出于面子保留君主) 国王如何产生的呢?三种方式——抽签 选举 篡夺 世袭制也不行,违背了人人平等原则,而且追溯历史也并不能站住脚:王的祖先都是强盗 世袭弊端:流淌着压迫的血液 2.主少国疑,政权过渡动荡 为世袭辩护:免于内战,但是英国历史否定了这一点 第二部分说回北美,谈谈常识 把英国摆在何等位置? 1.搞清楚宗主国和母国两个概念的差异 2.与英国结盟百害而无一利 四类人拥护和解:自私 愚蠢 不明现状的偏见和中庸 后半剌基本上就是美国版《隆中对》+《出师表》了。 语言简练,读起来很流畅,似演讲稿。 有明显的时代感,瑕不掩瑜
评分英国对殖民地的保护是出于利益而不是情谊,这道理1776年的托马斯•潘恩懂得,2019年的废青却不明白。 为什么要独立?为什么现在独立?独立后会怎样?每个问题都两面剖析,给出肯定而不容反驳的答案,说服力很强,不愧是世界闻名的小册子。
评分翻开大字体,有读幼儿智力世界的幻觉。确实是人类起源幼儿常识:造物主是君王,人为君则贪天之功,世袭更自居为新物种。英王没有欧陆残暴,是民族文明的优良而非君主制优越,是下议院共和因素,而这加深了皇室享权享利不担责的弊病。北美母邦则为欧洲大陆而非“法国杂种的小岛”。
评分这本书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作用确实不可抹杀,然而现在读起来却觉得莫名讽刺。作者为了号召美国人独立,批评了当时宗主国英国对于殖民地美国的负面作用——但这些负面作用,现在或多或少都存在于美国对于其他一些国家的行为之中。
评分极具煽动性的小册子。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数次提到,如果我们这代人懦弱妥协,会将子孙后代置于一个何等悲惨的境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