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恨水散文全集:上下古今談

張恨水散文全集:上下古今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時代文藝齣版社
作者:張恨水
出品人:
頁數:322
译者:
出版時間:2015-8
價格:6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8741155
叢書系列:張恨水散文全集
圖書標籤:
  • 散文隨筆
  • 短篇集
  • 民國作傢
  • 散文
  • 張恨水
  • 張恨水
  • 散文
  • 全集
  • 上下古今
  • 中國文學
  • 近代散文
  • 經典閱讀
  • 文化隨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張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原名張心遠,生於江西廣信,祖籍安徽潛山。張恨水自1914年開始使用“恨水”這一筆名,取南唐李煜詞《相見歡》“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之意。1924年4月張恨水開始在《世界晚報 夜光》副刊上連載章迴小說《春明外史》,這部作品使張恨水一舉成名。1926年,張恨水又發錶瞭另一部作品《金粉世傢》,從而進一步擴大瞭他的影響。但真正把張恨水聲望推到最高峰的是長篇小說《啼笑因緣》。至此,張恨水的名聲如日中天,有評價說:“即使不看小說的人也知道這個作傢,就如同不看京戲的人也知道梅蘭芳一樣。”張恨水因此成為“鴛鴦蝴蝶派”代錶作傢,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迴小說大傢”和“通俗文學大師”第一人。

著者簡介

張恨水是“鴛鴦蝴蝶派”代錶作傢,一直為小說傢的巨大聲名所掩,散文印行於世者並不多,世人之中知者亦少。本次是張恨水散文作品首次以全集的形式結集齣版。“全集”共分七捲,分彆為《最後關頭》《小月旦》《山窗小品》《北京人隨筆》《上下古今談》《明珠》《寫作生涯迴憶》。這些作品字裏行間都充盈著詩畫之美,透露齣一種清淡秀雅的閑逸之風。閱讀這些日常清談式的作品,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張恨水那於尋常舊市巷陌之中寄寓的深深傢國滄桑之感。

圖書目錄

開場白 003
頭發鬍同 004
王猛之子求富 004
蒼蠅正名 005
過分恭維 006
傢珍一聯 006
《綠野仙蹤》 007
“過年過得好?” 008
香蕉會斷絕嗎? 008
迴憶二十年前 010
打獾子 011
豆皮專傢 012
明珠乃有此兒 012
肥豬拱門之樂 013
清人與漢以彈劾權 014
儒傢說聖賢有過 014
閹雞啼 015
假如中國不抗戰 016
念陳獨秀 017
禁戲 017
植樹不知何處去 018
對此蛆蟲 019
魚龍寂寞鞦江冷 020
“射人先射馬” 020
愛屋及烏 021
流自己的汗 022
讀書難,莫勸人讀書 023
“現實” 023
“一壺韆金” 024
獻給研究日本專傢 025
四海之內皆朋友也 026
鄭和眼裏的南洋 026
恢復文化自尊心 027
中國人最靠得住 028
你說中國人行不行? 029
說話也當節約 029
“送財神來瞭” 030
藉元寶 031
老人,盍興乎來! 032
諸葛亮不用魏延計 033
蠢劉琮 033
由大傢庭談到殖民地 034
黃白與日德 035
亞洲內幕在白馬寺 036
讀錢穆先生一文有感 036
比洪水猛獸狠十分 037
學誰好?學田橫! 038
越抓越癢 039
美用一年我用二百年 039
中國軍人李秀成 040
時乎時乎不再來 041
幾人識得金聖嘆 042
窮亦多術矣 043
文學無用 043
“作壁上觀” 044
“認識意大利” 045
這音樂月是中國的還是德國的? 046
當年瞧不起黃金颱 047
彆拿古人開玩笑 047
荀子釋勇 048
同胞們努力買汽車 049
每周有個Tuesday 050
讀元遺山詩 050
清初文化與政治 051
批評傢之不能存在 052
姓張的 053
不要再姑息瞭 053
哀八股文 054
馬骨頭的幸運 055
陶潛之瑕 056
文武要聯絡 056
前方需要小冊子 057
《水滸》譏笑王安石 058
一馬不行百馬憂 058
“詩的報應”,我們要有“詩”瞭 059
宋高宗 060
日本人數典忘祖 061
這一點貢獻就不小 062
陳獨秀自有韆鞦 062
新貨湧到 063
浪費公物 064
大雅雲亡 065
日本與蝦蟆 066
駱駝穿針眼 066
太平軍敗於富 067
很少趕得上時代的詩 068
新交友之道 069
吊陳獨秀先生 070
要新鮮的 071
建議文章專賣 071
“行過盧溝重迴首” 072
李秀成捨財行軍 073
古上黨郡的寇氛 074
金牛道 074
讀戰國史看時局 075
晚香玉花下 076
常州詞派 077
時乎時乎! 077
禁冰評議 078
為舊詩浩嘆 079
小喬墓聯 080
戴安瀾師長之死 081
遠處的大票子問題 081
投機商人不過如此 082
被社會冷落著的又一群 083
“天不怕地不怕” 084
農曆六月十六日書懷 085
慰落選者 085
君子有爭 086
丘陵地帶宜築塘堰 087
割肉喂虎 088
敵曾輕我,我未輕敵 088
還是談目前吧 089
吃飯六式 089
鋼鐵須與血肉配閤 090
豬八戒與蘇張 091
宰相同鄉 091
送賣糖人詩 092
驅蠅無藥 093
“劇本荒”與“摟葉子” 093
煙酒飯事務署 094
聲東擊西 095
人心太壞 095
望上帝保佑一些人 096
還要研究日本 096
幼稚病 097
焉得並州快剪刀? 098
韋馱金剛之爭 098
壁上觀 099
信陵君不再來矣 100
歌功頌德文字 100
古人之忠君愛國 101
胭粉計刺激不瞭司馬懿 102
“我有嘉賓” 103
掌櫃報賬製度 103
學學羅斯福與威爾基 104
“我隻在水裏等你” 105
天安門(一) 105
天安門(二) 106
天安門(三) 107
曹操何以贖蔡文姬 109
祭死的給活的看 109
浩然有去誌 110
第二個滑鐵盧 110
十二花神 111
飯桶當骨董使用 112
有錢派錢,有力派力 112
“群小” 113
平價要從改善人心做起 113
羅漢堂 114
“亡國者與役處” 115
閃擊漲價 115
涼風驅蠅 116
“商奸”——閤理的稱呼 117
錶現 117
孔夫子不走路 118
“世傢” 119
歡迎達官貴人子弟當兵 119
難乎其為阿二 120
“君子之德風” 120
請君入甕 121
時間第一 122
蕭衍心虛 122
新文藝傢寫舊詩 123
守時更要節時 124
LAVAL 124
北平東興樓 125
“責難” 126
保甲製度在《水滸傳》裏 126
王通學說的一點滴 127
眼藥瓶子移近日本 128
漢文帝柔服趙佗 128
通俗文的一道鐵關 129
硃雲檻 130
亡國學者 130
利之所在 131
垓下與凡爾登 132
試將隆美爾一比 132
“移吾床遠客” 133
政略第二 134
投機商人何處去 134
由英人學華語想到國語 135
袁世凱所看的一張報 136
颳骨療毒 136
歲除懷戚繼光 137
恕不另簡 138
市言與市情 139
郭沫若洪深都五十瞭 139
我雖皖人我敬薛嶽 140
敬以一言告同胞 141
湊巧 141
緞靴與皮鞋 142
三個書生大使 143
消遣法 143
春聯憶舊 144
蘇三拾著瞭公道 145
“有題” 145
春雪的壽命 146
婦孺徒步數韆裏 147
龔芝麓善於挨罵 147
豈止“駟不及舌”? 148
“雙活” 149
西陵 149
請由曆書上看去 150
並不新鮮的故事 151
三國的鉗形戰略 151
一字為一事 152
獺祭文章是珍品 153
你也在“咬菜根”嗎? 153
中蘇圖書館之彆 154
長官罵人不可為訓 155
文字被竊(上) 156
文字被竊(下) 156
彆忘瞭阿富汗 157
看意大利的戲 158
北平情調(上)
——蓉行雜感 159
北平情調(下)
——蓉行雜感 159
建瓴之勢 160
文人對奬金不起勁 161
報復 162
印度盟機應即東來 162
文壇的“贈章免較” 163
宰相衙中鶴 164
老兵的話 164
也吊屈原 165
西班牙妙人妙事 166
日本人瞞天過海 166
劉邦讀書 167
夢棺得官 168
汪賊詩已無臭氣 169
第一種親日派 169
士大夫之苦悶 170
由人類文明分彆中日 171
日力工廠 172
拓荒的政治文人 173
“落葉以前” 173
七七七 174
五十萬元能捕鼠若乾 175
拼子 175
再談拼子 176
兵齣老寶 177
“一保四塘” 178
溺愛 178
解放牛馬 179
法西斯的差彆待遇 180
贈送《尼采全集》 181
意大利在想什麼 182
大哉死乎 182
法西斯與富豪 183
馮道的話 184
文捲上看士氣 184
照方炒肉的科學精神 185
哀鬍抱一先生 186
“怪傑”的真相 187
猛省孟子之言 187
讓他一生不識太行山 188
投考與碰運氣 189
青年玩政治 190
物資要配閤人力 190
馬謖多矣 191
“誘敵深入” 192
佾生 192
空運與陸運之比 193
自費留學生考還不夠 194
趕場的人 195
“但書”與月餅 195
“君有病君自治之” 196
齊亞諾被抄傢 197
梅蘭芳把兒子送進來 197
利盡交疏 198
齣洋應當先知道中國 199
日本艦隊往哪裏跑 200
暫都北平永都西安 200
蒲鬆齡一類的文人 201
假如我管燈草 202
喇叭 203
武漢不宜建都 203
莫斯科的炮聲 204
宋孝宗喪失時機 205
秦亡而楚不存 206
元代詞麯何以盛行 206
彈性戰術 207
身後是非 208
天安門的黃葉 209
留心南京群奸逃跑 210
在中國戰史上看騎兵 211
報銷學 212
為下一代求學著想 213
一傢哭何如一路哭 214
書生做官 214
八十一歲結婚 215
文化入超 216
孔子絕糧的態度 217
眉毛 218
自我看李宗吾先生 219
人生無非一颱戲 219
不客氣與不顧忌 220
犬吠侍郎 221
文章有得失嗎? 222
梅蘭芳與周作人 223
土耳其的態度並不難猜 223
清光緒不玩木瓜 224
寒潮裏想黃仲則詩 225
當奴纔亦復不易 226
辜鴻銘絕不會再生 226
曆史上敢言者幾人 227
懷南朝金粉 228
背水陣 229
餘程萬不朽之業 230
太平軍安慶之役 230
“群英會”下麵一齣戲 231
由房縣大森林想起 232
驢代犬吠 232
銀樓業正興旺著 233
焚紙錢送父母官 234
我們正在換球門 234
找找封神榜上無名的 235
禮失而求諸? 236
座談會 237
武昌起義文告 237
“鳳還巢”的故事 238
老調 239
要作聲彆長作聲 240
硃柏廬格言 240
國語與新文字 241
蘇聯會筋疲力盡嗎 242
社會新聞的兩麵 243
由火柴說起 243
中國的遊俠精神 244
趣味為事業之母 245
再拿齣綫裝書來 246
輪渡上的救生帶 246
趕場的文章 247
名人緻詞 248
薑維的精神 249
新龜兔競走 249
窮可工窘不能工 250
管言論與管物價 251
言語自外來 251
唐詩彆解 252
德國人不輸嘴 253
大炮孟子 254
讀過兩篇社論以後 254
楚王與楚人 255
“神聊”也是好的瞭 256
何必東京薔薇 257
風雪鋼鐵血汗精神 257
歪麯曆史與《三字經》 258
東嚮以爭 259
上海人的生意經 260
名將從來不理財 260
共誅暴秦之後 261
為人應當接受批評 262
升官圖有哲學意味 263
唐詩人的房荒感 263
日本之“存在的艦隊” 264
這一點為何不學曾國藩 265
獻力! 266
童大王 266
貓鼠同乳 267
還是唐有詩人 268
中國民族素質不弱 268
翻舊賬看德國 269
日本不能搬傢上大陸 270
紅紙帖能治病 271
王鳳姐點戲 271
衡陽與斯大林格勒 272
黑色眼鏡 273
柏剋上校死矣 273
父母兄弟之間 274
兒童讀物之毒物 275
我們要剪斷敵人長蛇陣 275
縣長挑糞 276
唱《馬賽麯》的時候到瞭 277
貝當與學貝當的人 278
新原道 278
沒話找話之一章 279
世界上在談新聞自由 281
經濟食堂 282
李淵掩耳盜鈴 282
真正“希臘悲劇” 283
臭塚 284
日本人的奴性 285
坦能堡的悲劇 285
孔陵無荊棘 286
王麻子精神 287
康有為與王安石 288
天未嘗亡項羽 288
憶德使館門前之一瞥 289
徐樹錚學顔習齋 290
孔雀與蒼鷹 291
中國老百姓聽話 291
清政亡於拖 292
錶麵上的嚴肅 293
孔子相夾榖 294
趙孟與謝枋得 294
中國兩種人 295
頑固的交際姿態 296
文稿韆字最低血本 296
想起虞芮爭訟 297
洪北江與袁子纔 298
笨人的聰明話 299
曾國藩之徒 299
在今日想到轎車伕 300
老貝當歸正首丘 301
對《左傳》與《戰國策》之感 301
雖多亦奚以為 302
丹書鐵券 303
瘋子與傻子 303
候補道 304
由原子彈想起 305
最後一笑之後 305
蛆蟲在動 306
我們不是最愚蠢人 307
何以人心思漢 307
劉備違背民心而死 308
硃元璋不及洪秀全 309
玩菊花自亦有道 310
看得破,帶得過 311
孔氏之徒羞稱五霸 311
渲染過甚 312
象祠與蚩尤廟 313
中國襯衫 314
一種衛生常識 314
唱起流浪歌來 315
螃蟹每隻四韆元 316
我們愧對中山先生 317
京戲《雙搖會》 318
和平養無限天機 319
落葉飛來怕打頭 320
天下有道蘇秦不齣 321
告彆重慶 322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由於崇拜張恨水的文學,對他所有的文字都要讀一讀。他以文學傢的眼光談論古今,影射現代。畢竟是文學傢,不是曆史學傢和社會學傢,所以深度不夠。張恨水小說可以,散文一般般。發覺有些篇幅有重復,不知道是編輯所為?還是自身的失誤。

评分

由於崇拜張恨水的文學,對他所有的文字都要讀一讀。他以文學傢的眼光談論古今,影射現代。畢竟是文學傢,不是曆史學傢和社會學傢,所以深度不夠。張恨水小說可以,散文一般般。發覺有些篇幅有重復,不知道是編輯所為?還是自身的失誤。

评分

由於崇拜張恨水的文學,對他所有的文字都要讀一讀。他以文學傢的眼光談論古今,影射現代。畢竟是文學傢,不是曆史學傢和社會學傢,所以深度不夠。張恨水小說可以,散文一般般。發覺有些篇幅有重復,不知道是編輯所為?還是自身的失誤。

评分

由於崇拜張恨水的文學,對他所有的文字都要讀一讀。他以文學傢的眼光談論古今,影射現代。畢竟是文學傢,不是曆史學傢和社會學傢,所以深度不夠。張恨水小說可以,散文一般般。發覺有些篇幅有重復,不知道是編輯所為?還是自身的失誤。

评分

由於崇拜張恨水的文學,對他所有的文字都要讀一讀。他以文學傢的眼光談論古今,影射現代。畢竟是文學傢,不是曆史學傢和社會學傢,所以深度不夠。張恨水小說可以,散文一般般。發覺有些篇幅有重復,不知道是編輯所為?還是自身的失誤。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