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新辨

古書新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日]西山尚誌
出品人:
頁數:324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4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577934
叢書系列: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專刊·第六輯
圖書標籤:
  • 齣土文獻
  • 文獻學
  • 先秦史
  • 古書新辨
  • 西山尚誌
  • 文獻學
  • 先秦齣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研究
  • 周易
  • 古籍
  • 文獻
  • 考證
  • 曆史
  • 文化
  • 學術
  • 疑義
  • 辨正
  • 輯佚
  • 古文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古書新辨:先秦齣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研究》文主要運用中國的新齣土文獻進行相關研究,涉及到中國的思想史、曆史、文字學、文獻學等各種領域。

《古書新辨:先秦齣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研究》緒論,通過重新探討王國維“二重證據法”來錶明自己的研究方法、學問觀,並為瞭作為“科學”的曆史學者共同追求、探討真實而寫作瞭《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齣土文獻?——王國維“二重證據法”的不可證僞性》一文。《古書新辨:先秦齣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研究》一編是運用郭店楚簡、上博楚簡《緇衣》重新探討《禮記》四篇(《中庸》、《錶記》、《坊記》、《緇衣》)與《子思子》的關係。第二編是齣土文獻《周易》的文字、語言研究的部分成果。第三編是對齣土文獻《老子》的研究。一、二章運用統計學的方法對郭店楚簡《老子》三本、《太一生水》和《語叢四》的抄寫者的關係進行分析,主要批判書法、筆跡鑒定等方麵的脆弱性。第三章主要探討成立北大漢簡《老子》中所見“《老子》上經”、“《老子》下經”這一標題的問題。第四編主要運用上博楚簡《民之父母》,探討《禮記·孔子閑居》的成書過程。《古書新辨:先秦齣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研究》第五編是有關上博楚簡《鬼神之明》的研究,這章主要從錶達、邏輯方法的角度來分析其齣土文獻的所屬學派。《古書新辨:先秦齣土文獻與傳世文獻相對照研究》第六編研究上博楚簡《鄭子傢喪》,並與《左傳》、《史記》等傳世文獻進行比較,探討其文獻性質和所屬學派。

著者簡介

西山尚誌(NishiVama Hisashi)齣生於1978年3月,日本國韆葉縣人。2004年3月畢業於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文學部中國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2004年4月在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文學部開始攻讀博士學位,自2005年9月在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古典文獻學)繼續學習,於2009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自2009年9月起任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講師,2012年1月轉入到儒學高等研究院。主要從事中國齣土文獻、古代思想史、中日史學史研究。

圖書目錄

自序
緒論 我們應該如何運用齣土文獻?——王國維“二重證據法”的不可證僞性
第一編 楚簡《緇衣》與《子思子》、《禮記》四篇的研究
第一章 《子思子》、《禮記》四篇的關係
——以楚簡《緇衣》為齣發點
第二章 從“秦焚書觀”的變遷再探“《禮記》四篇取自
《子思子》”之說
第二編 齣土文獻與《周易》研究
前言
第一章 《周易》中的“亨”字
第二章 《周易》中的“小”與“少”——“亨小利”的新解釋
第三編 齣土文獻與《老子》的研究
第一章 運用統計學分析郭店楚簡《老子》三個文本、《太一生水》的抄者
第二章 郭店楚簡《語叢四》的抄者歸屬問題
第三章 “《老子》上經、下經”的成立
第四編 上博楚簡《民之父母》與《禮記。孔子閑居》的研究
第一章 從上博楚簡《民之父母》再探《禮記。孔子閑居》成書過程
第二章 上博楚簡《民之父母》譯注
第五編 上博楚簡《鬼神之明》與《墨子》的研究
前言
第一章 上博楚簡《鬼神之明》的“貴為天子,富有天下”
第二章 上博楚簡《鬼神之明》中的“伍子胥”
第三章 上博楚簡《鬼神之明》的所屬學派問題——以鬼神的“賞善罰暴”論為齣發點
第四章 上博楚簡《鬼神之明》譯注
第六編 上博楚簡《鄭子傢喪》的研究
第一章 上博楚簡《鄭子傢喪》中的曆史改編
第二章 上博楚簡《鄭子傢喪》中的墨傢思想
第三章 上博楚簡《鄭子傢喪》譯注
謝辭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7.0 的评分过低了,可能会影响到依赖豆瓣评分的潜在读者,所以我多给一颗星。 2)如作者所说,绪论部分是后写的,不是原来博论版的一部分,所以就造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3)绪论与后面诸章存在脱节。这种脱节既有文脉上的脱节,也有方法论上的脱节: 4)作者在绪论中提倡卡...

評分

1)7.0 的评分过低了,可能会影响到依赖豆瓣评分的潜在读者,所以我多给一颗星。 2)如作者所说,绪论部分是后写的,不是原来博论版的一部分,所以就造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3)绪论与后面诸章存在脱节。这种脱节既有文脉上的脱节,也有方法论上的脱节: 4)作者在绪论中提倡卡...

評分

1)7.0 的评分过低了,可能会影响到依赖豆瓣评分的潜在读者,所以我多给一颗星。 2)如作者所说,绪论部分是后写的,不是原来博论版的一部分,所以就造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3)绪论与后面诸章存在脱节。这种脱节既有文脉上的脱节,也有方法论上的脱节: 4)作者在绪论中提倡卡...

評分

1)7.0 的评分过低了,可能会影响到依赖豆瓣评分的潜在读者,所以我多给一颗星。 2)如作者所说,绪论部分是后写的,不是原来博论版的一部分,所以就造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3)绪论与后面诸章存在脱节。这种脱节既有文脉上的脱节,也有方法论上的脱节: 4)作者在绪论中提倡卡...

評分

1)7.0 的评分过低了,可能会影响到依赖豆瓣评分的潜在读者,所以我多给一颗星。 2)如作者所说,绪论部分是后写的,不是原来博论版的一部分,所以就造成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3)绪论与后面诸章存在脱节。这种脱节既有文脉上的脱节,也有方法论上的脱节: 4)作者在绪论中提倡卡...

用戶評價

评分

主要看瞭緒論和第一章。緒論算是06年山大那次“走齣疑古”討論的迴響,西山尚誌承繼瞭博士聯閤指導老師池田知久以及日本古史學界對古史辨的態度。矛頭所指李學勤的“走齣疑古”以及其理論基礎王靜安“二重證據法”的確有一統國內齣土文獻研究領域話語之嫌,作者雖然套用稍顯過時的波普爾理論來證僞,這種批判的姿態仍然是必要的。第一章很有《古史辨》的風格,可惜細節我是很不感興趣,也沒有看下去。

评分

主要看瞭緒論和第一章。緒論算是06年山大那次“走齣疑古”討論的迴響,西山尚誌承繼瞭博士聯閤指導老師池田知久以及日本古史學界對古史辨的態度。矛頭所指李學勤的“走齣疑古”以及其理論基礎王靜安“二重證據法”的確有一統國內齣土文獻研究領域話語之嫌,作者雖然套用稍顯過時的波普爾理論來證僞,這種批判的姿態仍然是必要的。第一章很有《古史辨》的風格,可惜細節我是很不感興趣,也沒有看下去。

评分

日本人的風格,問題不大,但作法精細,史料詳備。

评分

主要看瞭緒論和第一章。緒論算是06年山大那次“走齣疑古”討論的迴響,西山尚誌承繼瞭博士聯閤指導老師池田知久以及日本古史學界對古史辨的態度。矛頭所指李學勤的“走齣疑古”以及其理論基礎王靜安“二重證據法”的確有一統國內齣土文獻研究領域話語之嫌,作者雖然套用稍顯過時的波普爾理論來證僞,這種批判的姿態仍然是必要的。第一章很有《古史辨》的風格,可惜細節我是很不感興趣,也沒有看下去。

评分

以東漢魏晉至唐宋傳統文獻爬疏戰國簡牘的傳世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