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

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朱继平
出品人:
页数:258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021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先秦史
  • 历史地理
  • 历史
  • 族群地理学
  • 華夏邊緣
  • 西周史
  • 社會史
  • 族群研究
  • 历史
  • 社会
  • 民族
  • 文化
  • 淮夷
  • 编户齐民
  • 社会变迁
  • 近代史
  • 中国社会
  • 族群认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从淮夷族群到编户齐民:周代淮水流域族群冲突的地理学观察》试图通过还原周代淮水流域族群冲突的地理进程,以族群地理的分析法剖析华夏认同与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与发生途径。作者充分结合淮水流域的空间特征,从金文所见“他者”意识与早期族群整合过程中地理与社会边界基本重合的时代特征出发,将西周金文所见淮夷族群界定为一个松散的地域性政治军事联合体,同时将周代淮夷诸族的华夏化进程解构为“异族一服孳一齐民”三阶段,由此阐释了早期淮水流域从华夏边缘走向华夏中心所渐次经历的“异域”、“外服”、“郡县”等人文属性。书中还利用新出资料,对周室与淮夷的战争、淮夷诸族的地域分布及成员构成等问题进行考订,提出了较多富有新意的解释。

作者简介

朱继平,1977年生于湖南常德,200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考古系,2005年在武汉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00年在北京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2007~2008年赴美国cornelluniversity亚洲研究系访问学习,现在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以利用考古资料、出土文献进行先秦历史地理和早期族群地理研究见长。己在《考古》《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物》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承担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科研课题。

目录信息

绪论
一、研究时空
二、学术回顾与述评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相关说明
第一章 淮水流域早期人文景观概述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一、地形与地貌
二、独流入海时期的淮水水系
三、气候变迁
第二节 自然地理分区
一、上游淮北山地平原区
二、中游淮北平原区
三、上中游淮南山地丘陵区
四、鲁西南平原丘陵区
五、沂沭河谷--苏北平原区
六、下游淮南平原区
第三节 商代淮水流域的人文地理格局
一、淮水流域商文化考古概述
二、考古所见淮水流域的夷商对峙
三、商人东进下的淮水流域政治结构
小结
第二章 淮水流域夷夏两域人文景观的确立
第一节 西周早期淮水流域的诸侯封建
一、武王时期的局部封建
二、成康时期的封建调整
第二节 淮水流域的夷夏政治地理分野
一、夏夷分域的政治地理界线
二、夏夷分域的内外之别
三、东方族群格局的剧变
小结
第三章 西周时期淮水流域的族群冲突--以淮夷为
研究对象
引言:周代的东国与南国
第一节 西周中期淮夷的内侵
一、穆王时期的族群冲突
二、懿王前后的南夷叛乱
三、夷王时期的剧烈动荡
第二节 西周晚期对淮夷的征伐
一、厉王初年淮夷入侵成周
一、厉王后期淮夷的败退
三、宣王对淮夷的进一步打击
四、两周之际的淮夷战乱
……
第四章 淮水流域夷夏政治地理分野的瓦解
第五章 周代淮夷族群的内涵
第六章 春秋时期淮水流域的族群认同
第七章 古史传说萦绕下的淮水流域
结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複雜。原書內容與讀後情緒,都是複雜。

评分

作者凭传世文献和考古资料梳理了“甲骨文文化圈”拓殖淮河流域的过程。尾处认为汉代“淮夷”只是对“地方叛军”的蔑称,这个观点是可疑地,有很多证据显示这个文化群体很可能延续到南北朝时代。

评分

看完了。标题很好,思路也很好,理论起点很高,可惜论证还是没有任何新意,也没有得出比较合适的结论。大家写论文都是,有很想解决的问题,也有一大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理念方法手段,然而材料就那么多,并不足以实现自己的宏伟构架。最终的结果是,理念出了一大堆,然并卵。(其实是自我批评)

评分

上古果然还是要侧重考古成果,辛神这种基于文献的路子恐非正道。

评分

了无新意。如果不能认识徐夷“侵”周,其实是对周人东迁的暴力回应(周人东迁又来自犬丘之戎的施压),那么就无法准确判断淮河流域的人口动力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