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

从宗法封建制到皇帝郡县制的演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管东贵
出品人:
页数:277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9
价格:46.00元
装帧:平装16开
isbn号码:978710107446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先秦史
  • 历史
  • 秦汉史
  • 管东贵
  • 行政制度史
  • 中国历史
  • 政治秩序的起源
  • 宗法
  • 中国古代史
  • 政治制度
  • 宗法制
  • 封建制
  • 郡县制
  • 制度演变
  • 中央集权
  • 历史学
  • 古代政治
  • 制度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学者管东贵先生是先秦两汉史研究领域內的专家,多次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燕京学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关注。本书所收录的十四篇论文,都先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均是围绕着“周人的血缘组织及其内聚力的变化对中国社会政治产生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每篇论文背后都隐含着作者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所表现出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理解。

作者简介

管东贵,1931年出生于江西省雩都县。1956年,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即受聘于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历任助理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人类学组主任、副所长、所长。1998年退休后,改聘为兼任研究员,迄今。

另曾任: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人;台湾科学委员会人文及社会科学组兼任研究员,负责推动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之专题研究计划;东海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东吴大学等校历史系兼任或客座教授。

目录信息


自序
西羌在华夏民族形成过程中的地位
一、绪言
二、西系跟羌人的关系
三、结论:羌人东移,“着地异化”
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血缘解纽——主要以台湾社会为例
周人“血缘组织”和“政治组织”间的互动与互变
一、绪论
二、血缘组织与政治组织间的互动及其组织力的消长
三、结论
中国古代的娣媵制与试婚制
一、前言
二、中国古代的娣媵婚
三、娣媵婚的特殊礼俗
四、姊妹共夫制来源旧说检讨
五、姊妹共夫制跟试婚制的关系
六、中国古代的娣媵制跟试婚制的关系
七、结论
秦汉封建与郡县由消长到统合过程中的血缘情结
一、绪论
二、封建思想与血缘意识
三、皇帝制与血缘情结——结论
柳宗元《封建论》读后——兼论中国皇帝制的生态
一、绪言
二、我对《封建论》的看法
三、结论
从秦皇到汉武历史急遽震荡的深层含义——论中国皇帝制的生态
一、引言
二、中国皇帝制的生态
三、结论
从李斯廷议看周代封建制的解体
一、序言
二、众说纷纭的封建制解体原因
三、李斯“后属疏远”说的检讨——兼论封建制的解体
四、结论
秦帝国“速崩”问题的检讨
一、绪言
二、前人说法的检讨
三、秦廷的风暴与地雷
四、结论
战国至汉初的人口变迁
秦汉时期的一国两制——政治体制的冲突与统合
汉初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一、前言
二、农业技术
三、土地制度与农民生活
四、工商业及交通
五、结论
封建制与汉初宗藩问题
一、绪言
二、秦汉之交封建制的复活
三、刘邦改造政权组成成分
四、汉初的宗藩问题及其结局
五、结论
汉初的“众建”与“推恩”
一、绪言
二、汉初的宗藩问题
三、“众建”与“推恩”
四、结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论文集,或许作者关注主题过于集中,又未经过裁剪,所以重复的地方颇多,显得啰嗦。 周初古公亶父以“百世不迁”的血缘关系凝聚为族群,形成宗君合一体制,到周武灭商,族群化为邦国,版图的扩大,宗族的紧密度自然会伴随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走向疏远,进而地域化,姓解体为氏,...

评分

论文集,或许作者关注主题过于集中,又未经过裁剪,所以重复的地方颇多,显得啰嗦。 周初古公亶父以“百世不迁”的血缘关系凝聚为族群,形成宗君合一体制,到周武灭商,族群化为邦国,版图的扩大,宗族的紧密度自然会伴随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走向疏远,进而地域化,姓解体为氏,...

评分

论文集,或许作者关注主题过于集中,又未经过裁剪,所以重复的地方颇多,显得啰嗦。 周初古公亶父以“百世不迁”的血缘关系凝聚为族群,形成宗君合一体制,到周武灭商,族群化为邦国,版图的扩大,宗族的紧密度自然会伴随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走向疏远,进而地域化,姓解体为氏,...

评分

论文集,或许作者关注主题过于集中,又未经过裁剪,所以重复的地方颇多,显得啰嗦。 周初古公亶父以“百世不迁”的血缘关系凝聚为族群,形成宗君合一体制,到周武灭商,族群化为邦国,版图的扩大,宗族的紧密度自然会伴随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走向疏远,进而地域化,姓解体为氏,...

评分

论文集,或许作者关注主题过于集中,又未经过裁剪,所以重复的地方颇多,显得啰嗦。 周初古公亶父以“百世不迁”的血缘关系凝聚为族群,形成宗君合一体制,到周武灭商,族群化为邦国,版图的扩大,宗族的紧密度自然会伴随空间与时间的距离而走向疏远,进而地域化,姓解体为氏,...

用户评价

评分

稍逊风骚

评分

稍逊风骚

评分

听昜申师兄说,管先生是王明珂先生的老师,读完本书对两位先生的师生关系颇为讶异,两位先生无论是对中国的认知还是对材料的运用都有很大的差异,实在难以相信其师承一脉。一直觉得有些著作堪称“启蒙性”作品,其论述未必精当,观点也或可商榷,但确实对读者原有的知识体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颠覆,帮助读者去反思一些“理所应当”的想法,这本书对我而言即是这样的著作。宗法制是一直关注的问题,这本书从社会与政治的互动角度提供了新的视角,极具启发。

评分

@2018-05-24 22:36:27

评分

这部书对于先秦封建制到郡县制转变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可惜的是对晚晴民国以来的学术史一概不顾,所以一叶障目,只是一般性的分析。并无更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