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为己之学

荀子的为己之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邓小虎
出品人:
页数:236
译者:
出版时间:2015-11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3554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荀子
  • 中国哲学
  • 思想史
  • 哲学
  • 先秦哲学
  • 鄧小虎
  • 研究
  • 学术史
  • 荀子
  • 儒家
  • 先秦
  • 哲学
  • 思想史
  • 为己
  • 性恶论
  • 修身
  • 政治
  • 伦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荀子的为己之学:从性恶到养心以诚》之目的在于以"为己之学"来理解荀子的思想体系,而内容则集中在厘清"性恶"和"诚"这两个貌似对反的概念在这种"为己之学"中的理论地位。本书力图论证,对于求学为己的坚持,其实贯穿整个荀子思想。荀子虽然说"人之性恶",但他却不认为"性"是人的本质。对于荀子来说,"人之性恶"指的就是"情欲"有天生自然的倾向支配人,使人"役于物"。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其实就是奋起人为的主动性,建构礼义法度,转化情欲,使之不但得养,更能成为伦理价值体系的一部份,此之谓"性伪合而天下治"。"化性起伪"又同时是一种情理教育,其重点就在于通过"仁义"和"礼义"来"养心",而"诚"既是"养心"的方法,也是"养心"有成所达致的心灵状态。"仁义"和"礼义"提供了一套价值框架以供我们理解自身的情感欲望、经历感受,并指导我们对这些情感欲望、经历感受做出思虑判断和价值选取。在这个意义上,"仁义"和"礼义"构成了整全自我的基本结构。"诚"其实就是真诚、无自欺地面对一己的生命和自我,并通过"守仁"和"行义"来建构自我主宰、"重己役物"的整全自我,以及最终成就有意义的美好人生。

作者简介

邓小虎,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助理教授,牛津大学中国研究博士毕业。曾于《台大哲学论评》《哲学与文化》《中国哲学前沿》等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十数篇。

目录信息

自序
第一章现代和为己之学
一、现代文化的特质
二、我为什么应该道德?
三、儒学和己
四、道德规范和道德主体
五、荀子的为己之学
第二章性恶和道德自主
一、道德自主与性恶
二、性恶的意涵
三、善的根源
四、小结
第三章性伪的多重结构
一、“性”的两重定义
二、“伪”的两重定义
三、“性伪合”的三重结构
四、小结
第四章道及礼的养和别
一、“道”和礼
二、道及礼的客观恒常
三、礼的养和别
四、情文俱尽
五、性伪合及养别互构
六、小结
第五章人伦和学者为己
一、基本益品
二、人伦和情感
三、为己和人伦
四、养欲和化性
五、人伦和价值追求
六、小结
第六章伪者文理隆盛
一、《荀子》之前的“文”
二、“文”“质”与“性”“伪”
三、“文理”和“礼义”
四、小结
第七章诚及君子养心
一、《不苟》篇的“诚”
二、君子
三、养心
四、小结
第八章仁义化变和诚
一、先王和仁义
二、为仁义法正
三、化性和化人
四、变应和应变
五、小结
第九章诚和心之主宰
一、诚和真实
二、“诚论”的内容
三、仁义和心之主宰
四、心及其主宰
五、取舍的标准
六、古今之正权
七、小结
第十章养心莫善于诚
一、整全的自我
二、思虑的对象
三、自我整合
四、道和整全自我
五、如何生活
六、养心莫善于诚
附录《荀子》中的《诗》及其反映的伦理思想
一、荀子论《诗》
二、荀子引《诗》:君子之德操
三、《诗》和伦理修养
附件一《荀子》中的诗及其伦理思想
附件二《荀子》篇章论《诗》列表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书籍不错,启发良多。

评分

细致入微

评分

书籍不错,启发良多。

评分

荀子是不是最接近现代西方思想的中国哲学家?人之性有欲望,通过“伪”来合理地满足欲望,在对人生有整全和结构化理解的基础上满足欲望,仁就是爱人儒家强调人伦认为情感是人的核心价值,所以文学艺术成功丰富,因为以情感为素材,人在人伦中才能安放自身。

评分

荀子是不是最接近现代西方思想的中国哲学家?人之性有欲望,通过“伪”来合理地满足欲望,在对人生有整全和结构化理解的基础上满足欲望,仁就是爱人儒家强调人伦认为情感是人的核心价值,所以文学艺术成功丰富,因为以情感为素材,人在人伦中才能安放自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