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戰後」

何謂「戰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允晨文化
作者:謝政諭等主編
出品人:
頁數:56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1-1
價格:NT$ 45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5794491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港颱版
  • 文化研究
  • 戰後
  • 東亞
  • 戰後
  • 曆史
  • 社會變遷
  • 颱灣
  • 記憶
  • 身份
  • 政治
  • 文化
  • 認同
  • 時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恰好七十年,有關戰爭的各種「物語」,卻仍然在東亞地區迴盪,今天這場研討會,不是在重挖傷口,而是希望以更多理性的檢討,更大視野的胸懷瞭解歷史、瞭解彼此。誠如,1945年8月15日蔣介石在《抗戰勝利對全國軍民及全世界人士廣播演說》中說的:「希望這場戰爭是世界文明國傢所參加的最末一次的戰爭」,蔣介石在這文稿中強調「待人如己」、「不念舊惡」,抱著「要愛敵人」、「與人為善」的心情「要作到我們的敵人在理性的戰場上為我們所徵服,使他們能徹底懺悔,都成為愛好和平的分子」。本書即基於理性的立場,檢視與拆解Ⅱ戰後「戰爭物語」的迷思,並就「戰爭的意味」、「戰後的言說」、「戰後的文學」、「國傢與民族」以及「戰後的殖民時代」等議題展開精彩的論述。

著者簡介

謝政諭,現任東吳大學政治係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研究領域:比較憲法、中國政治思想、臺灣發展經驗。

鬆岡正子,現任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研究領域:中國民俗學、中國文化人類學、藏彝走廊研究。

廖炳惠,現任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比較文學係講座教授,研究領域:比較文學、歐美文學理論、歐美文化理論。

黃英哲,現任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教授、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臺灣近現代史、臺灣文學。

圖書目錄

序言—謝政諭
第一章 「戰後」的意味
1 戰後臺灣社會的搏成:Y 字型共創論的一個解說—呂芳上
2 戰後初期臺灣人對未來前途的看法與其具體行動—許雪姬
3 從地域社會研究看所謂的「戰後」:以嘉義研究為例—李明仁
4 後殖民的歷史球賽—廖炳惠
5 從民族抗戰到民族文化重建:1945 年前後許壽裳對日本的認識—楊彥傑
6 從大亞細亞主義到「脫亞入美」—馬場毅
7 1945年後「戰爭物語」迷思的拆解—形成日本Ⅱ戰「戰爭觀」的思想淺解—謝政論
8 村鬆祐次的中國論關於《中國經濟的社會態製》—三好章
9 從大東亞戰爭時期日本的泰語宣傳雜誌看「戰後」—加納寬
第二章 「戰後」的言說
1 轉摺與重組:中國電影史上的1947 年—李曉紅/林豪
2 電影《紫日》中的風景和語言—張英進
3 歷史的鬼魅:李永平小說中的戰爭記憶—李有成
4 有關廣島與長崎核爆言說:從文學的角度來看—林雪星
5 冷戰期間越颱儒教關係:臺灣奉祀官孔德成 1958 年訪問南越考—阮俊強
第三章 「戰後」與文學
1 光復初期中國東北與臺灣地區的文藝刊物研究:以《東北文藝》與《臺灣文化》為中心—張羽
2 論張愛玲《小團圓》中的戰爭—鍾正道
3 重申抗戰小說的敘事倫理—張學昕
第四章 「戰後」的國傢與民族
1 中國的國傢與民族論爭:中華民族復興論及民族政策的動搖—加加美光行
2 四川羌族中的語言交替及母語喪:中國南方少數民族所進行的「中華民族文化」—鬆岡正子
3 論中越邊境廣西壯族與高平儂族岱族間 70 年的民族交往—塚田誠之
4 戰後東亞文化國族主義的發展:以米食作為文本的比較研究—何撒娜
第五章 「戰後」與性別
1 大迫倫子和楊韆鶴作品中的殖民與戰後性別建構—垣原智子
2 阪口䙥子的 1945 體驗及其戰後寫作:一個「蕃地」作傢對臺灣山地的懷舊與罪感—小笠原淳
3 奈良女高師留學生的戰後與性別問題—野村鮎子
4 一位「滿洲國」留學生的「戰後」:王興榮女士訪問紀錄—大平幸代
編後記—黃英哲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東拼西湊的劣質論文集

评分

東拼西湊的劣質論文集

评分

東拼西湊的劣質論文集

评分

東拼西湊的劣質論文集

评分

東拼西湊的劣質論文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