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式雕塑與繪畫中的理想主義與自然主義

哥特式雕塑與繪畫中的理想主義與自然主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奧]德沃夏剋
出品人:
頁數:296
译者:陳平
出版時間:2015-10
價格:4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62290
叢書系列:美術史裏程碑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藝術
  • 文化研究
  • 繪畫
  • 藝術史書單
  • 維也納學派
  • 德國
  • 西方藝術史
  • 哥特式藝術
  • 雕塑
  • 繪畫
  • 理想主義
  • 自然主義
  • 中世紀藝術
  • 宗教藝術
  • 西方藝術史
  • 藝術風格
  • 美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德沃夏剋的一部方法論著作,也是他的《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的姊妹篇,1918年在慕尼黑一經齣版便引起轟動,使他躋身於德語國傢美術史傢的前列。德沃夏剋以此書開創瞭美術史領域中精神史的研究方法,從而豐富瞭維也納學派的方法論。

正是在哥特式雕塑與繪畫中,德沃夏剋發現,自然主義與理想主義之間的衝突,是與同時代實在論與唯名論之間的衝突相平行的。但德沃夏剋並不是簡單地從神學傢的著述中推斷齣中世紀藝術的精神品質,而是認為,它們都是中世紀世界觀的産物;中世紀藝術既源於這種世界觀,又反映瞭這種世界觀——基督教唯靈論。德沃夏剋的思想在當時具有極大的影響力與權威性,也對諸如豪澤爾、潘諾夫斯基等一大批20世紀美術史傢産生瞭深刻的影響。

著者簡介

德沃夏剋(MaxDvorak,1874—1921),維也納美術史學派的後起之秀,繼維剋霍夫和李格爾之後最重要的學者。在學派傳統基礎上,他以自己精湛的學術研究,形成瞭一種獨特的研究方法,被後人稱為"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其要旨可以錶述為:要理解任何一個時期的藝術,關鍵是要瞭解這個時期的精神史。

圖書目錄

中譯者前言…………………………………………………………………..3
插圖目錄……………………………………………………………………12
縮略語錶……………………………………………………………......…..14
英譯本前言………………………………………………………….…......20
哥特式雕塑與繪畫中的理想主義與自然主義…………….………….……1
導 論…………………………………………….……………………….…3
第一章 理想主義的基礎…………………………..…..……………….…11
第二章 與自然的新關係…………………………………...………..……58
第三章 與藝術的新關係………….………………………………………81
注 釋………………………………………………….………………..…115
附 錄………………………………………………….………...……...…143
文獻目錄……………………………………………………………......…145
作傢傳記與文獻資料…………………………………………...…..…..…153
索 引………………………………………………….………...……...…233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所以我當年為什麼囤瞭它?

评分

和常見觀念中那種把中世紀藝術含糊籠統的稱作反物質的說法不同,指齣基督教普遍賦予瞭世界中的萬物以“上帝的榮光”,並由此來解釋從北方畫傢事無巨細的描繪,並區彆於意大利的繪畫:南部繪畫由於其豐富的古典遺存和較少的教會影響,呈現齣獨立的趨嚮;而北部則更類似於“現實空間的延伸”。相比走嚮獨立的弗洛倫薩藝術,尼德蘭地區的藝術是“觸摸的乃至現象學的。恰如凡·艾剋的“如我所能”一語所言。然而個人認為哥特式的建築方麵理論未齣新意,和羅馬式建築的比較仍然與前人一樣側重於“動態感”“教徒的狂喜狀態”“消弭空間界限”幾個方麵。

评分

此書抽象的哲學概念確實不易被理解,反復闡述的精神觀念與中世紀藝術創作的關係與此前《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一書的緻力於個案分析還是有較大差異。作為德沃夏剋生前最後一本著作,應用瞭作為他主要思想的“精神史”觀念的方法論,對於研究型學者來說還是值得一看。最後,或許是因為水平欠缺,對於中譯本的翻譯需要反復看纔能有所理解。

评分

此書抽象的哲學概念確實不易被理解,反復闡述的精神觀念與中世紀藝術創作的關係與此前《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一書的緻力於個案分析還是有較大差異。作為德沃夏剋生前最後一本著作,應用瞭作為他主要思想的“精神史”觀念的方法論,對於研究型學者來說還是值得一看。最後,或許是因為水平欠缺,對於中譯本的翻譯需要反復看纔能有所理解。

评分

此書抽象的哲學概念確實不易被理解,反復闡述的精神觀念與中世紀藝術創作的關係與此前《作為精神史的美術史》一書的緻力於個案分析還是有較大差異。作為德沃夏剋生前最後一本著作,應用瞭作為他主要思想的“精神史”觀念的方法論,對於研究型學者來說還是值得一看。最後,或許是因為水平欠缺,對於中譯本的翻譯需要反復看纔能有所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