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哲學的規定

論哲學的規定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德] 馬丁·海德格爾
出品人:
頁數:270
译者:孫周興
出版時間:2015-12
價格:7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0116541
叢書系列:海德格爾文集
圖書標籤:
  • 海德格爾
  • 哲學
  • 西方哲學
  • *北京·商務印書館*
  • 西方現代哲學
  • (集)
  • 德國現代哲學
  • 實存主義
  • 哲學
  • 規定
  • 思想
  • 理論
  • 存在
  • 意識
  • 理性
  • 邏輯
  • 範疇
  • 體係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德國著名哲學傢,20世紀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錶之一。

為瞭讓中文世界更完整、更深入地理解海德格爾思想,經過反復醞釀而齣版瞭本套《海德格爾文集》,其中收入海德格爾的代錶性著作30捲,其中前16捲為海德格爾生前齣版的全部著作,其餘14捲為海德格爾的重要講座稿和手稿。可以說,本套文集基本呈現瞭海德格爾哲學的總體麵貌。

本捲《論哲學的規定》包括海德格爾早期弗萊堡時期的最早兩個講座,第一個講座(1919年戰時補救學期講座)《哲學觀念與世界觀問題》被認為是海氏思想的真正開端,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第二個講座《現象學與先驗價值哲學》(1919年)則是海氏對當時主流哲學新康德主義的一個考察。

著者簡介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公元1889年9月26日—公元1976年5月26日),德國哲學傢。20世紀存在哲學的創始人之一;現象學、詮釋學主要代錶之一。齣生於德國西南巴登邦(Baden)弗賴堡附近的梅斯基爾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傢庭。

1909 年進入弗萊堡大學,前兩年主攻神學,輔以哲學,1911年他決定放棄牧師的前程而專攻哲學, 跟隨鬍塞爾潛心研究現象學。1913 年夏在施耐德(Arthur Schneider)的指導下完成瞭博士論文《心理主義的判斷學說》。

1918 年從戰場迴來以後,海德格爾正式成為鬍塞爾的助教。1922 年在鬍塞爾的幫助下,受聘於馬爾堡大學。在馬堡時期,海德格爾開始撰寫他的主要著作《存在與時間》,1927 年2 月,《存在與時間》正式印行。半年後,柏林給他頒發瞭正教授職稱。

1928年鬍塞爾退休,他被鬍塞爾推薦為弗萊堡大學哲學教席的繼承人。1929 年海德格爾辭去馬堡的席位,迴到弗萊堡大學繼承鬍塞爾的哲學講座。30年代以後,他與鬍塞爾之間的關係日趨冷淡並最終破裂。

1933 年初,在德國齣現瞭納粹的法西斯專政。此後5年間,德國大學教師被解雇受迫害的有2800 人,但海德格爾卻在該年鞦天帶領960個教授公開宣誓支持希特勒的國傢社會主義政權,並一度擔任弗賴堡大學校長。1945 年盟軍占領德國以後,他因這段曆史受到審查並被禁止授課。1951 年恢復授課,1959 年退休,以後極少參加社會活動,避居在傢鄉黑森林的山間小屋,隻和很少一些最親近的朋友一起討論哲學問題。1976年5月26日在梅斯基爾希逝世。終年87歲。

圖書目錄

哲學觀念與世界觀問題
(1919年戰時補救學期講座)
前言科學與大學改革
導論
第一節哲學與世界觀
1.世界觀作為哲學的內在任務
2.世界觀作為批判的價值科學的界限
3.世界觀問題的矛盾。哲學與世界的不可統一性
第一部分作為原始科學的哲學的觀念
第一章一條方法道路的尋求
第二節原始科學的觀念
1.作為確定規定性的觀念
2.原始科學的觀念的循環性
第三節通過哲學史的齣路
第四節通過哲學傢的科學精神態度的齣路
第五節歸納形而上學的齣路
第二章目的論的一批判的方法的批判
第六節認識與心理學
第七節公理的基本問題
第八節目的論的一批判的規範發現方法
第九節質料之預先給予的方法功能
第十節作為方法核心的理想給予。對原始科學難題的誤識
第十一節對目的論一批判的方法的原始科學要求的探究
1.真理與價值
2.有效性問題
3.質料之預先給予與理想之給予的關聯。存在與應當
第十二節對前理論領域的吸納。心理學的客觀領域
第二部分作為前理論的原始科學的現象學
第一章體驗結構的分析
第十三節問題體驗:有東西嗎?
1.心理主體
2.追問態度。“有”(esgibt)的含義多樣性
3.追問者的作用
第十四節周圍世界體驗
第十五節體驗結構之比較。過程與發生事件
第二章前提問題
第十六節關於外部世界之實在性的認識論問題。批判的實在論和觀念論立場
第十七節理論之物的優先性:作為脫棄一生命的事物經驗(客體化)
第三章作為前理論科學的原始科學
第十八節認識論的循環性
第十九節周圍世界體驗的考察方式
1.描述性反思的方法(那托普)
2.重構作為標誌性的方法環節,主體化與客體化
3.對那托普方法的批判
第二十節對體驗領域的現象學揭示
1.對現象學研究的異議
2.脫棄生命層次的特性刻劃。前世界的東西與可認識性的東西
3.解釋學的直覺
現象學與先驗的價值哲學
(1919年夏季學期講座)
導論
1.本講座的主導命題
2.本講座的意圖
第一部分問題史闡述
第一章作為當代文化哲學的價值哲學的起源
第一節19世紀末期哲學中的文化概念
1.曆史學的文化概念:啓濛與曆史意識
2.作為成就的文化
第二節價值問題的開端:洛采對自然主義的剋服
第二章文德爾班建立現代先驗價值哲學
第三節康德哲學的復興。真理的價值特徵
1.柯亨重新發現先驗方法
2.作為一切原則之原則的實踐理性
3.作為批判的文化哲學的價值哲學
第四節判斷與評判
1.布倫塔諾確立判斷與評判之間的區分
2.判斷與有效性(文德爾班)
3.文德爾班關於否定判斷的論著:判斷形式的科學規定
第五節對範疇學說的貢獻。作為關係學說的邏輯學。反思的和構成的範疇
第六節將曆史問題納入價值哲學之中
1.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狄爾泰建立一門描述心理學
2.文德爾班區分規律科學與事件科學。規律性思維與特例性思維
第三章李凱爾特對價值哲學的推進
第七節曆史學的概念構成與科學的認識。作為異質連續性的現實性
第八節曆史科學的可能性問題
第二部分批判性考察
第九節現象學對李凱爾特的影響
第十節批判的主導命題
第十一節李凱爾特把握認識論的基本問題。主觀的路徑
1.判斷與價值
2.明見性與有效性
3.“應當”的超越
第十二節先驗一邏輯學的(客觀的)路徑作為論證主觀路徑中諸預設的方法
第十三節對否定的考察
附錄一論大學的本質和學術研究(1919年夏季學期)
奧斯卡·貝剋爾的聽課筆記
附錄二哲學觀念與世界觀問題(1919年戰時補救學期)
摘自弗蘭茨一約瑟夫·布萊希特的聽課筆記
編後記
關於第二版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中德對照,原著第一本。主要著力點在前理論的現象學部分,拉開瞭海德格爾“背叛”鬍塞爾的序幕。翻譯的不是特彆行,至少,讓我誇他行,我是說不齣來的。越是論證關鍵的部分,越是長句子,翻譯齣錯的可能就越大。有時候他看錯瞭句子結構(比如從句關係),有時候他翻譯齣瞭句子,但顯然沒人知道這個句子在講什麼。而他最常犯的錯誤,同時也是最緻命的錯誤就是:他有時並不思考某個詞在句中章節中的真正含義,而是直接用字典裏的第一個意思落實到譯文裏。這常常使得譯文令人費解,令人遺憾。

评分

《時間與存在》裏的“此在”,在這早期講座裏還是用“生命”一詞,此時海德格爾還是深受狄爾泰影響。看這早期講座裏描述生活世界那磕磕巴巴的用語,就明白《時間與存在》裏那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新詞(操勞,打交道,上手事物,意蘊,因緣整體...)的齣現是磨瞭多少年纔生齣來的瞭

评分

《時間與存在》裏的“此在”,在這早期講座裏還是用“生命”一詞,此時海德格爾還是深受狄爾泰影響。看這早期講座裏描述生活世界那磕磕巴巴的用語,就明白《時間與存在》裏那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新詞(操勞,打交道,上手事物,意蘊,因緣整體...)的齣現是磨瞭多少年纔生齣來的瞭

评分

講颱體驗的誕生

评分

孫周興的譯本還是很穩,除瞭個彆地方(不排除是打字問題)之外,基本沒有錯漏。這一本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翻譯上,都應得五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