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老人与海》初在美国《生活》杂志发表,杂志48小时内售出530万册。
1954年,海明威凭借《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954年,张爱玲第一个将《老人与海》翻译成中文,中译本一出版“立即被称许为经典”。
我对于海毫无好感。在航海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这世界上的水实在太多。我最赞成荷兰人的填海。捕鲸、猎狮,各种危险性的运动,我对于这一切也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诧异,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最挚爱的一本。
——张爱玲
《老人与海》是张爱玲的一部译文集,收录了张爱玲翻译的三种英文小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普利策奖得主玛乔丽·劳林斯的《鹿苑长春》和美国文学之父华盛顿·欧文的《睡谷故事》。作为《老人与海》中译第一人,张爱玲在竭力呈现原著“淡远的幽默与悲哀,与文字的迷人的韵节”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她小说里“难得一见的强劲男性力道”。
张爱玲(1920-1995),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以一系列小说震动文坛,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享年七十四岁。
读了张爱玲译的『老人与海』,本来想看看把玩文字的天才张爱玲是如何翻译这部经典,本来也早已记不得高中时读到的最新版本的『老人与海』是何种语言风格,不过,回想当时,那肯定也是读起来非常舒服的译作。 唯一有印象可以拎出来与张的译本对比的只有这半句(是形容老人手掌上...
评分说实在,看完这本书,头脑还是很空白,没有多大的感悟,只是觉得山蒂的毅力惊人,我看到的仅仅停留在捕鱼的层面,并没有深入思考,甚至是不知道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仅是一个故事。后来看了网友的书评,才知道每个出现的人物都是生活中的代表:捕到的大马林鱼是理想,鲨鱼是生...
评分读了张爱玲译的『老人与海』,本来想看看把玩文字的天才张爱玲是如何翻译这部经典,本来也早已记不得高中时读到的最新版本的『老人与海』是何种语言风格,不过,回想当时,那肯定也是读起来非常舒服的译作。 唯一有印象可以拎出来与张的译本对比的只有这半句(是形容老人手掌上...
评分 评分已是看的第二遍了。第一次高中的时候,笼罩在高考的阴霾下,读到的都是震撼。“震撼”二字而已。这一次,这个故事确是真真切切入了我的心了。 冲着“张爱玲译”这几个字买了书,想感受张爱玲译笔淡远的幽默与悲哀,文字中迷人的韵节,却不想纠缠在这个故事上,难以自愈。...
译出了自己的风格,读的时候以为自己在读她写的小说。《鹿苑长春》很美,像是一场梦。小说末了却不忍心合卷,抽泣很久。
评分西西弗的神话
评分翻译很美。喜欢前两个故事。
评分只是感到,译者不辱使命。
评分第二个小鹿的故事太可爱了!超级可爱 !张爱玲的翻译好棒!决定为此去买她的书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