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话既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也是最适合初学者的门径,本书由此入手,为普通人入门、理解和掌握阳明心学,第一次梳理出了清晰易懂的完整体系。
心学绝非空泛的理论,王阳明最重“事上练”,《传习录》和其他心学著述充满了生动的事例和绝妙的譬喻,但现代人的解读往往支离破碎、难以理解。
只要提纲携领地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字句的隔阂将如庖丁解牛般迎刃而解,读完以后如醍醐灌顶,从此不再困惑和犹豫,内心宁静而强大。
四句教就是心学关键,分别隐含了阳明心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是初学者彻底读懂心学精髓的最佳路径,也是现代人修炼强大内心,应对残酷现实的不二选择。
本书抓住心学要领,并以王阳明亲口所述的事例、譬喻乃至其本人的故事说理,娓娓道来地直抵心学思想根本。
度阴山,人民大学史学硕士、北京大学历史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理事、天下和书院讲师,畅销书《帝王师:刘伯温》《知行合一王阳明(1472-1529)》《成吉思汗:意志征服世界》作者。
读完《知行合一王阳明》,中间间隔了十天左右,看了两本不相干的书,再看这第二本,有比较有对比。 所以,继续胡言乱语一遍吧。 如果说第一本是王阳明的传记,第二本就是地地道道的心学入门指导书了。作者从王阳明的“四句教”着手,很巧妙的给王阳明心学抹上了一层浓浓的“马...
评分知行合一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知行合一,即有良知、勤格物。对善与恶有合乎道德的划分标准,能够为了追求善而付诸行动!反之,世界本无善恶,正是由于有了人的主观心理活动(意动),才走了善恶(意图)。 从...
评分第一部作品传记性的描述了王阳明思想,紧接着第二部就开始系统性的阐释王阳明思想了,度阴山着眼著名的“天泉证道”事件,引出四句教系统: 接下来就围绕着这四句话,一句一个章节分别探讨这四句话。 世界观:心即世界。通过“龙场悟道”得出: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我的心就是...
评分1.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2. 致吾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天理。 3. 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故君子无入而不自得,正以其无入而非学也。 4. 瞻彼淇澳,绿竹漪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
评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归结为一句即为致良知。 读第一本的时候总觉得或是自己浅陋,或是心学的传播受到很大制约,王阳明的一生也可谓是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然而其影响力较之于孔孟等诸位圣人还略有差距。可是尽管我们深受儒...
解释四句话,全文都是理论堆砌,很是枯燥
评分系统简介阳明心学,比第一部干货要多,还不够丰富厚重,略显鸡汤,但好在味道尚佳!
评分越到后面越开始杜撰臆造,基本为了吹捧心学而吹捧,上一部还对四句教有所微词,这部就开始使劲吹捧,作者该好好体悟一下阳明先生的四句教,看看自己写这么一本书是否真的“致良知”了?
评分系统简介阳明心学,比第一部干货要多,还不够丰富厚重,略显鸡汤,但好在味道尚佳!
评分2016/4/30-5/10开始通过@喜马拉雅FM 听完第一遍。和第一部重复部分太多,这一本有点江郎才尽的感觉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