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者的交错

可见者的交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法] 让-吕克·马里翁
出品人:
页数:148
译者:张建华
出版时间:2015-8-1
价格:2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775179
丛书系列:漓江西学·子午线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现象学
  • 让-吕克·马里翁
  • 法国
  • 马里翁
  • 艺术
  • 西方哲学
  • 宗教
  • 科幻
  • 哲学
  • 意识
  • 未来
  • 存在
  • 交错
  • 虚拟
  • 现实
  • 记忆
  • 觉醒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法国当代哲学家中不可忽视的人物,让-吕克•马里翁的国际声誉正在逐步上升,国内学界对他的研究兴趣也日渐增长。他的哲学思考与现象学、宗教密不可分,这一点也充分体现在这本关于绘画的专著中。马里翁区分了绘画中的可见者和不可见者,阐释了圣像画和普通绘画的关系,圣像和偶像、观看与凝视的关系,等等,论辩严密又极富洞察力,对于研究美学、艺术和哲学的人都有很高的研读和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让-吕克•马里翁(Jean-Luc Marion),法国当代著名学者,法兰西学院院士,巴黎第四大学索邦大学教授,芝加哥大学宗教学系、哲学系客座教授。作为德里达的学生,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哲学和现象学,出版过多部关于笛卡尔方法论、理性神学和形而上学的著作,对希腊和拉丁教父及中世纪哲学也多有研究,尤其以宗教领域的研究而广受关注。主要著作有《无存在的上帝》、《偶像与距离》等多部,曾获得法兰西学院哲学大奖(1992)和海德堡大学卡尔•雅斯贝尔斯奖(2008),2008年入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译者张建华,武汉大学哲学硕士、哲学博士。2001年7月至今任教于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认识论和当代法国哲学。主要译作有《解构的共通体》《解释学、现象学与宗教哲学》《现象学导论》《论柏拉图的<政治家篇>》等。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
引言
第一章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交错
第二章 这种给予者所给予的东西
第三章 西罗亚的盲人
第四章 原型与影像
文献说明
译名表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主体认识外在时,精神便是画的灵魂、石头的微笑。它完全融入了物质,赋予物质以生机,并令其具备精神性。在这本书里,可见者的交错也发生在这一精神运动中。作者认为画作就像意识的诸多体验,画家作画并不是模仿和复制,而是在对景物的深度凝视中,把他...

评分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主体认识外在时,精神便是画的灵魂、石头的微笑。它完全融入了物质,赋予物质以生机,并令其具备精神性。在这本书里,可见者的交错也发生在这一精神运动中。作者认为画作就像意识的诸多体验,画家作画并不是模仿和复制,而是在对景物的深度凝视中,把他...

评分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主体认识外在时,精神便是画的灵魂、石头的微笑。它完全融入了物质,赋予物质以生机,并令其具备精神性。在这本书里,可见者的交错也发生在这一精神运动中。作者认为画作就像意识的诸多体验,画家作画并不是模仿和复制,而是在对景物的深度凝视中,把他...

评分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主体认识外在时,精神便是画的灵魂、石头的微笑。它完全融入了物质,赋予物质以生机,并令其具备精神性。在这本书里,可见者的交错也发生在这一精神运动中。作者认为画作就像意识的诸多体验,画家作画并不是模仿和复制,而是在对景物的深度凝视中,把他...

评分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主体认识外在时,精神便是画的灵魂、石头的微笑。它完全融入了物质,赋予物质以生机,并令其具备精神性。在这本书里,可见者的交错也发生在这一精神运动中。作者认为画作就像意识的诸多体验,画家作画并不是模仿和复制,而是在对景物的深度凝视中,把他...

用户评价

评分

从现象学到释经学

评分

非常精彩,尤其后两章

评分

艺术是艺术,而哲学毕竟是哲学

评分

比黄作翻得那本Le phenomene erotique难度降低不少

评分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里,主体认识外在时,精神便是画的灵魂、石头的微笑。它完全融入了物质,赋予物质以生机,并令其具备精神性。在这本书里,可见者的交错也发生在这一精神运动中。作者认为画作就像意识的诸多体验,画家作画并不是模仿和复制,而是在对景物的深度凝视中,把他所知觉到的不可见注入可见。凝视完成了赋形成为最后的可见者,即被完全展开为画布上的对象,画成了色块的狂想曲。凝视瞄准的对象不属于经验上的自然,而属于精神上的各种可能的想象领域。绘画艺术便在意向的两个极端间游戏,一方面是各种被知觉的体验,另一方面则是被瞄准的意象对象,以不可见的方式看到。画家将凝视中的不可见从黑暗中带出。观者在看画时,通过凝视虚空之虚空,产生了透视,那在作品中的意识本身便成为反凝视发生在观者身上,形成一个可见与不可见的交错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