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的“话题”“人物”(明遗民),《续编》的“制度”“言论”“心态”,本书尝试经由被认为最重要的家庭关系——“父子”“夫妇”,进入明清之际士大夫更为日常的生活世界。本书讨论的,是明清之际士大夫经验中的家族、家庭,他们所面对的伦理关系,以及他们对有关经验、体验的表述。士大夫与“家庭”“家族”有关的言说与叙述,与他们的其他活动,以富于个性的方式联系着,为我们有关历史生活的想象,提供了丰富、感性的内容。
赵园,1945年生,河南尉氏人。196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师从王瑶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北京:城与人》《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 《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以及散文集《独语》《红之羽》等。
如果不把“五四”当作一个单纯的历史事件,如果不把“五四”当作一个研究文化思想史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如果——把“五四”的一些话语置于今日的具体语境,你才会发现,这一个为人所津津乐道、也取得了官方地位的著名事件,其背后的思想形态原来是如此的激进。“娜拉出...
评分 评分关于“吾土吾民”、“中国式家庭与社会”,我们究竟知道多少?赵园新著《家人父子》让读者一窥明末清初“私人生活”中的士大夫群体,写得着实迷人。书中所引许多士大夫描述家庭生活的生动文字,竟是以往被人忽略的。比如明末大儒刘宗周,人只道他学问好,却少有人知他家...
评分随着《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想象与叙述》等著作出版,赵园先生毫无疑问已成研究明清知识分子群体的大家。相对前几部“明清之际”的厚重,这本甫问世的《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多了几分...
评分随着《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想象与叙述》等著作出版,赵园先生毫无疑问已成研究明清知识分子群体的大家。相对前几部“明清之际”的厚重,这本甫问世的《家人父子——由人伦探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生活世界》多了几分...
阐义未尽,深体人情。
评分阐义未尽,深体人情。
评分满篇满纸的“我”,存在感太强了,恨不得跳出来给你上课。但是老师的讲义,还是要不断增补材料才对啊。
评分易代之际,家庭伦理关系面临的巨大危机,个人的际遇和个性,能力最后导致结局的巨大不同。
评分晚明儒者齐家之严,超乎《板桥杂记》等风月作品留给我们所谓名士佳人的印象,即使如冒辟疆、董小宛,也是在此种齐家的伦理关系之中。刘宗周等儒者,既以夫妇为朋友近于古风,也有组建小共同体的想法与实践。乃至冒辟疆此类文士,亦高度重视族的治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