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小人物

非凡小人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英] 艾瑞剋·霍布斯鮑姆
出品人:
頁數:575
译者:蔡宜剛
出版時間:2015-9-15
價格:72.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09776704
叢書系列:甲骨文叢書
圖書標籤:
  • 曆史
  • 社會史
  • 埃裏剋·霍布斯鮑姆
  • 霍布斯鮑姆
  • 文化
  • 英國
  • 社會
  •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 成長
  • 勵誌
  • 平凡
  • 堅持
  • 奮鬥
  • 人性
  • 溫暖
  • 真實
  • 自我突破
  • 普通人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無與倫比。

《觀察傢報》

非常睿智……因為他熔知識與觀點於一爐,跨越重重國度、數個世紀,其蘊含的能量罕有其匹。

《蘇格蘭人報》

我們這個時代最傑齣的曆史學傢。

《星期日獨立報》

開創史學研究新領域、國際知名史學大師──霍布斯鮑姆,以小人物的 故事演義左派曆史的非凡著作

“這本書所談論的幾乎都是那些默默無聞的人物,除瞭他們的傢人和街坊鄰居以外,他們的名字不被人知曉,即使是在現代國傢,那些登記齣生、結婚、死亡的政府機關也沒有他們的資料……在現在這樣一個媒體時代,音樂與運動讓少數人得以獲取個人的聲望,若是在較早的年代,這些人可能會一輩子默默無聞。這些人占瞭人類的絕大多數,曆史學傢之間的爭辯不會論及這群人……我這一本書的要點在於,應該將這類人物從被遺忘的狀態中拯救齣來,讓他們免於遭受‘後代子孫不屑一顧’的命運。……”

──艾瑞剋•霍布斯鮑姆

勞工、農民、雜貨商、公交車收票員、調酒師、盜匪、黑手黨……,享譽國際的史學大師這迴關心的是一些社會上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他探討鞋匠在歐洲政治中的角色、他思索反對采用新機器的工人對勞工運動的影響、他談論被視為勞工語言的爵士樂的興衰更迭……

著者簡介

艾瑞剋•霍布斯鮑姆(Eric J. Hobsbawn)是享譽國際,備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師。1917年齣生於埃及亞曆山大城的猶太中産傢庭。1919年舉傢遷往維也納,1932年遷居柏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受創很深的德奧兩國度過童年。1933年轉赴英國完成中學,隨後進入劍橋大學曆史係。1959年成為倫敦伯貝剋學院高級講師,1978年取得經濟及曆史學教授頭銜,1982年退休。之後大部分時間任教於紐約社會研究新學院,是該校政治社會史榮譽教授。2012年10月於英國病逝。霍布斯鮑姆是英國著名的左派史傢,自就讀大學期間即活躍於英國共産黨,直至該黨於1991年解散為止都是共産黨員。其研究時期以19世紀為主,並延伸及17、18及20世紀;研究地域從英國、歐洲擴及拉丁美洲。在勞工運動、農民叛亂以及世界史範疇內的研究成果,堪居當代史傢頂尖之流,在學術界有很大影響;而其宏觀通暢的寫作風格,更將敘述史學的魅力擴及大眾。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部 激進的傳統
第一章 托馬斯·潘恩
第二章 破壞機器的人
第三章 政治鞋匠
第四章 工人的傳統
第五章 工人階級的形成
第六章 維多利亞時期的價值
第七章 男性和女性:左派中的圖像
第八章 一個節日的誕生:五月一日
第九章 社會主義與前衛派
第十章 左派的擴音器
第二部 鄉村人物
第十一章 農民與政治
第十二章 農民占領土地行動
第十三章 盜匪硃利安諾
第三部 當代曆史
第十四章 越南遊擊戰的力學
第十五章 一九六八年五月
第十六章 暴力法則
第十七章 革命與性
第十八章 一個惡棍的墓誌銘:洛伊·科恩
第四部 爵士樂
第十九章 爵士樂的卡羅素
第二十章 貝西伯爵
第二十一章 公爵
第二十二章 爵士樂降臨歐洲
第二十三章 人民的搖擺樂
第二十四章 一九六○年之後的爵士樂
第二十五章 比莉·哈樂黛
第二十六章 舊世界與新世界:哥倫布的五百年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free jazz 翻譯成“解放爵士”有點囧

评分

本書實際上是一本結構極為鬆散、各篇文章之間的關聯度和順承關係相對一般的文集,被冠以“非凡小人物”這樣的書名和概念包裝,實在比較勉強;可能因為譯者齣自颱灣,很多句子的錶述在大陸讀者看來,比較生硬和彆扭,同時也存在為數不算太少的翻譯錯誤;當然,作者霍布斯鮑姆一以貫之的左翼視角和立場,在書中還是清晰可見。對於他的忠實讀者來說,本書仍然值得收入。

评分

很好看雖然有點零碎

评分

文章多為演講、論文和書評,寫得很專業,但沒有深度。論證迂迴繁瑣,數據詳實可靠,可惜,探討的都是些局部或錶麵化的問題(作者自己也承認),對我這種欲從局部瞭解整體的非專業讀者來講,頗無用。秘魯土著農民依靠幾百年前的地契和當下的法律體係“占領”土地,其古怪的“法治”精神從何而來?政治革命聲稱打破一切舊藩籬舊製度,但在性解放問題上秉持頑固的清教主義,這是為什麼?作者僅滿足於羅列事實,而不是考察原因,有問題意識,卻無解決問題的意誌。大概,確因篇幅所限無法展開所緻罷。

评分

文章多為演講、論文和書評,寫得很專業,但沒有深度。論證迂迴繁瑣,數據詳實可靠,可惜,探討的都是些局部或錶麵化的問題(作者自己也承認),對我這種欲從局部瞭解整體的非專業讀者來講,頗無用。秘魯土著農民依靠幾百年前的地契和當下的法律體係“占領”土地,其古怪的“法治”精神從何而來?政治革命聲稱打破一切舊藩籬舊製度,但在性解放問題上秉持頑固的清教主義,這是為什麼?作者僅滿足於羅列事實,而不是考察原因,有問題意識,卻無解決問題的意誌。大概,確因篇幅所限無法展開所緻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