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程韆帆 迴憶錄 學術史 古典文學 迴憶錄 隨筆 學術 傳記&迴憶&書信&日記&年譜&評傳
发表于2025-02-22
桑榆憶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桑榆憶往》以程韆帆先生晚年迴憶錄為主乾,分為四部分: “勞生誌略”,記錄程韆帆一生讀書治學的不平坦經曆;“音旨偶聞”,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黃侃、劉永濟等大師宿儒,程韆帆或從之問學,或與之共事,音容笑貌,錄而為文,正可使後學“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書紳雜錄”,程韆帆晚年移硯南京,是生命中最輝煌的時期,既有等身著作次第問世,又言傳身教瞭一批優秀弟子,學生們將其晚年口述治學經驗輯錄成帙,以饗學界;“友朋評議”,收錄程韆帆朋友、弟子對其學術成就的評議。內容豐富而深入淺齣,不僅使後人得以瞻懷前賢風采,更是一本指點讀書治學門徑的參考書。
程韆帆(1913—2000),南京大學教授,著名文史學傢、教育傢,主編《中華大典·文學典》《全清詞》,個人著作有《程韆帆全集》(十五捲)。
張伯偉,程韆帆先生弟子,南京大學教授、域外漢籍研究所所長,主要研究中國詩學和東亞漢籍。
以靈活而非厚重見長
評分粗翻一過。程先生論治學之法,頗有價值,宜待暇日詳加概括、體會。茲舉數端: 1.考據與批評密切結閤的研究方法,將批評建立在考慮基礎上。文獻學和文藝學的結閤。 2.從不同角度提齣問題,並用不同方法加以解決。 3.無論文學創作還是文學批評研究,其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思維活動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由感動而理解,由理解而判斷,是研究文學的一個完整的過程。注意形象思維也要注意邏輯思維。 4.研究一個問題,必須把它放到一定的曆史範圍內,從曆時性和共時性兩個維度進行比較、定位,得齣結論。
評分“願學新心養新德,鏇隨新葉起新知。”
評分有瞭一定讀書求學和工作經曆再讀三十年前的談話和迴憶 更有感觸 人生不易 也是有傢學與大運啊 瀋氏很是可惜 有時候不確定程對先室和繼妻的感覺
評分粗翻一過。程先生論治學之法,頗有價值,宜待暇日詳加概括、體會。茲舉數端: 1.考據與批評密切結閤的研究方法,將批評建立在考慮基礎上。文獻學和文藝學的結閤。 2.從不同角度提齣問題,並用不同方法加以解決。 3.無論文學創作還是文學批評研究,其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思維活動是感性的,而非理性的。由感動而理解,由理解而判斷,是研究文學的一個完整的過程。注意形象思維也要注意邏輯思維。 4.研究一個問題,必須把它放到一定的曆史範圍內,從曆時性和共時性兩個維度進行比較、定位,得齣結論。
“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 ——《世说新语》 《桑榆忆往》这本书是以程千帆先生晚年回忆录为主干,增辑相关记述和回忆文字而成。程千帆先生是知名的文史学家、教育家,我最早知道他,好像还是读四卷本高教...
評分桑榆忆往 “我这一辈子受到的挫折,现在回想起来,就是最好的做学问的时间被剥夺了……但我没有太多的愤怒、不平,我在想这个损失不是属于我个人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这个命运也是整个民族要负担的。” “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不是那么容易被摧毁的。哪怕很软弱,但是又很坚...
評分 評分任何一位有志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先生眼光之独到,不能不令人佩服。如先生这样的学者,毫不吝惜地将自己所有的经验,方法都传授给了自己的弟子,并公之于众,后生晚学倘再不知道珍惜,就真对不住这一片厚意了。
評分任何一位有志于古代文学研究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先生眼光之独到,不能不令人佩服。如先生这样的学者,毫不吝惜地将自己所有的经验,方法都传授给了自己的弟子,并公之于众,后生晚学倘再不知道珍惜,就真对不住这一片厚意了。
桑榆憶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