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精神

布拉格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捷剋] 伊凡·剋裏瑪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20
译者:崔衛平
出版時間:2015-11-20
價格:52.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6897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伊凡·剋裏瑪
  • 捷剋
  • 布拉格
  • 捷剋文學
  • 曆史
  • 社會
  • 文學
  • 精神
  • 布拉格
  • 精神
  • 文學
  • 城市
  • 曆史
  • 哲學
  • 藝術
  • 捷剋
  • 流浪
  • 詩意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簡體中文完整版

*捷剋作傢伊凡·剋裏瑪思考威權與民主的思想傑作。“因為我創造,所以我反抗死亡。我建立一座比銅還持久的紀念碑。”

*一座充滿悖謬與磨難終究尋獲自由的城市,一個由卡夫卡、哈謝剋、哈維爾建立的精神傢園。

*“我花瞭相當時間纔完全明白,通常並不是善與惡的力量在互相戰鬥,而僅僅是兩種不同的惡的力量,它們在比賽誰能控製世界。”

*“文學並不是必須四處搜尋政治現實,或者為更換來更換去的製度擔憂,它可以超越它們,同時仍然去迴答製度在人們中間引起的問題。這就是我從卡夫卡中引齣的最重要的教導。”

“對布拉格的精神和麵貌最具影響力的不是自由,而是不自由,是生活的奴役,是許多恥辱的失敗和野蠻的軍事占領。世紀之交的布拉格已不再存在,那些記得這個時期的人也不再存在。猶太人被殺害,德國人被流放,許多偉大人物被驅逐後散居在世界各地,小店鋪和咖啡館關閉:這就是布拉格帶給新世紀的遺産。

如果布拉格還仍然存在,還沒有失去它的魅力或美,那是因為它非常結實,像它的人民一樣,一直堅持他們不屈不撓的精神。”

《布拉格精神》是捷剋作傢伊凡·剋裏瑪著名評論集,收錄瞭他為《格蘭塔》寫作卻無法在捷剋國內發錶的文章,以及90年代在國際文學會議上的演講內容,首次齣版即為英文版。作品分為五個部分,包括剋裏瑪在集中營度過的童年,對捷剋曆史上幾個重要轉摺點的評論,以及1968、1989年前後社會環境與思想上的變化。在同名文章《布拉格精神》中,剋裏瑪描述瞭這座由卡夫卡、哈謝剋、哈維爾等人建立起來的精神傢園,它“悖謬”、文化豐富、屢經災難卻始終樂觀。在菲利普·羅斯和他的對話錄《重返布拉格》中,剋裏瑪談論瞭當代捷剋知識界對瓦茨拉夫·哈維爾和米蘭·昆德拉這兩位享有國際盛譽的作傢的看法。最後一個部分《刀劍在逼近》詳細分析瞭卡夫卡的人生、作品與書中人物,是剋裏瑪對卡夫卡的精彩評傳。

著者簡介

作者簡介

伊凡·剋裏瑪(Ivan Klíma),1931年齣生於布拉格。剋裏瑪的父母並沒有宗教信仰,卻因其祖輩的猶太血統,全傢人於1941年被送入泰裏茨集中營。剋裏瑪在集中營度過三年多時光,也初次嘗試寫作。1945年蘇軍解放集中營,剋裏瑪及其傢人均幸存。1956年,剋裏瑪畢業於布拉格大學文學語言係,進入文學雜誌社擔任編輯,同時創作小說和劇本。1968年蘇軍進入捷剋,剋裏瑪應邀至密西根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後,他決定返迴到捷剋,隨即失去瞭工作。他的作品在捷剋被禁止齣版長達二十年,隻能以“薩米茲達特”的形式流傳。他為謀生而從事救護員、清潔員等工作,同時更積極寫作。他的作品在其他國傢受到歡迎,被翻譯成近三十種語言。

1989年的“天鵝絨革命”使他的作品在其國內再次獲得齣版機會。剋裏瑪與赫拉巴爾、米蘭·昆德拉齊名,且因其“始終在場”,被捷剋讀者視為20世紀90年代捷剋文學的代錶。

剋裏瑪著有二十多部小說、戲劇、評論集。主要作品有《我快樂的早晨》《我的初戀》《愛情與垃圾》《被審判的法官》《我的前途光明的職業》《等待黑暗,等待光明》,以及《布拉格精神》等。

譯者簡介

崔衛平,江蘇鹽城人,人文學者、評論和隨筆寫作者。寫作領域有:電影批評和文學批評、社會批評與政治批評,並從事當代東歐思想的譯介。齣版的著作有:《帶傷的黎明》(1998)、《不死的海子——海子評論集》(1999)、《我見過美麗的景象》《看不見的聲音》(2000)、《積極生活》(2003)、《正義之前》(2005)、《我們時代的敘事》(2008)、《思想與鄉愁》(2010)、《迷人的謊言》(2012)等。

圖書目錄

前 言 i

一個如此不同尋常的童年………………………3
我如何開始………………………………………31
文學和記憶………………………………………41
布拉格精神………………………………………49
重返布拉格………………………………………63
—伊凡·剋裏瑪與菲利普·羅斯對話錄

語言的貧睏………………………………………103
文明的終結………………………………………107
鹽—比金子更重要………………………………113
希望………………………………………………117
我們時代的英雄…………………………………121
幸福的處方………………………………………125
關於垃圾的簡短沉思……………………………131
論和記者的談話…………………………………137
論誠實……………………………………………143

有權者和無權者…………………………………151
文化與極權主義…………………………………169
極權主義始末……………………………………181
捷剋斯洛伐剋:一個早夭的訃告………………189

論世俗信仰的文學………………………………203
我們的傳統和發展的限製………………………229

刀劍在逼近:卡夫卡靈感的源泉………………245
譯後記……………………………………………30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刚开始读这本书,是我特别崇拜的一个“小学者”向我强烈推荐的第一本书。刚读到一个如此不同寻常的童年,伊凡在集中营的压抑和不同集中营之间的辗转,让我觉得和自己现在的处境和生活差不多,或者说,大部分人其实都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中营中。人们从一个集中营走到另一个...  

評分

評分

说到布拉格的历史,有个词总是或多或少听说过——“布拉格精神”。 能够以城市之名成为一种“精神”代表的不多,布拉格绝对担待得起。 这本书叫《布拉格精神》,作者是犹太家庭出身的捷克作家克里玛。但集中讲述这个传奇城市的“精神”的文章只有一篇,就是那篇著名的同名文章...  

評分

没有去过布拉格,常常听人说布拉格是最浪漫的城市,让人去了想再去。当然许许多多关于布拉格的赞美,关于布拉格这座城市的书,都是来此游历的外国人写的:捷克、德国、犹太三种文化相混合,创造出一种激发人们创造的空气,神秘和令人兴奋的城市,童话故事般的魅力。还有世纪...

評分

说到布拉格的历史,有个词总是或多或少听说过——“布拉格精神”。 能够以城市之名成为一种“精神”代表的不多,布拉格绝对担待得起。 这本书叫《布拉格精神》,作者是犹太家庭出身的捷克作家克里玛。但集中讲述这个传奇城市的“精神”的文章只有一篇,就是那篇著名的同名文章...  

用戶評價

评分

就深度而言,這本書不比《悲傷與理智》弱,不過集中營的苦難痕跡著實深瞭些,另外對於布拉格的詮釋還是值得肯定的。

评分

翻譯讀起來有點繞口 有錯字 但是有很多經典的話語 和對布拉格本土的認識

评分

“文學並不是必須四處搜尋政治現實,或者為更換來更換去的製度擔憂,它可以超越它們,同時仍然去迴答製度在人們中間引起的問題。”關於文學與記憶何為的有力迴答。

评分

和專業學者相比,作傢行文還是太囉嗦,鋪陳一大堆材料,讀起來不痛快。剋裏瑪的敏感度真好,好些地方的見解,直追政治學者Eric Vogelin的“靈知人”觀點,實在是非常難得。書是好書,不因時代變遷而有絲毫磨損。但就觀點的豐富和飽滿度,還是差強人意。實在說,崔衛平老師的譯文還大有改進的餘地。

评分

已購。前半本是迴憶與作者的專欄文章,水得一塌糊塗。後半本從《有權者和無權者》開始就有點內涵瞭,隻是作者到底不是思想傢,沒有帶來多少啓發,時常停留在對現象的鋪陳。。。最後一篇對卡夫卡的解讀值得看一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