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所提倡“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另类学校,到底教出了什么样的孩子?
“他们平和稳重、体贴周到,最重要的是,诚实。
他们知道,无论自己赞同与否,其他人的观点是重要的。
他们对世界无所畏惧,进退有度。不怕失败,不怕尝试。”
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威廉•莫里斯的乌有之乡一样,夏山学校是一个以小寓大的所在。不同之处在于,夏山学校真实存在,而且已经存在了近一个世纪。
在全国统一课程和官方成绩排名等措施之下,当今的教育已经失却理想,退化成消费主义的又一代表。在这个失落了教育理想的年代,夏山学校成了一盏希望之灯。
夏山学校九十年的独特经验中,最关键、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如果让我回答,我会说,是真正的无所畏惧:不畏惧失败,不畏惧权威,不畏惧排挤,不畏惧生活。哪怕会有挫折,也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作者:吴琪 节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全文:http://mp.weixin.qq.com/s?__biz=MTc5MTU3NTYyMQ==&mid=401307700&idx=1&sn=106411f719a9b2f726bb4318149b65c0&3rd=MzA3MDU4NTYzMw==&scene=6#rd 最自由的学校 如果你的孩子进入了一所从不要求学生读书、孩子们可以漫山遍野乱跑、...
评分我是先读完《夏山学校毕业生》,才读《夏山学校》的。比较起来,“毕业生”这本书相对浅显,作者采访了十几位夏山毕业生,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夏山的时光、离校后的人生,回顾了夏山时光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毕业生们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从上世纪20年代的夏山第一批学生,到上世纪90...
评分我是先读完《夏山学校毕业生》,才读《夏山学校》的。比较起来,“毕业生”这本书相对浅显,作者采访了十几位夏山毕业生,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夏山的时光、离校后的人生,回顾了夏山时光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毕业生们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从上世纪20年代的夏山第一批学生,到上世纪90...
评分我是先读完《夏山学校毕业生》,才读《夏山学校》的。比较起来,“毕业生”这本书相对浅显,作者采访了十几位夏山毕业生,大家讲述了自己在夏山的时光、离校后的人生,回顾了夏山时光对自己人生的影响。毕业生们的年龄跨度比较大,从上世纪20年代的夏山第一批学生,到上世纪90...
评分夏山学校,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学校。不依循政府的教学大纲和计划、自由选课、不强迫学生学习、通过学校大会民主决议、管理学校的一切事物,在大会上,6岁的小孩跟校长拥有同样的表决权。 夏山的宗旨是自由和快乐至上:宁可要一个快乐的清洁工,也不要一个忧郁的医生。《窗边的小...
很有趣的书。夏山的学生很多来自离异的家庭,这点和最近接触的体制外学堂很像,好奇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必然的因素?几乎都是正面的评价,只有一篇(克莱尔哈维)那篇提到了学生进入了社会后适应不良(这又怎么是学生的问题?并且我猜测这大概只是短期内的观察)的问题。
评分冷暖自知
评分从头到尾就怀着一种“好羡慕啊”的心情读下来
评分让孩子自由成长,自己探索与人相处的模式,自信包容,学校大会(民主典范)
评分这本书是在看完《夏山学校》之后看的。是纯粹访谈纪实类的,因此对于书本身没什么可评价的。但是,它提醒我:认识任何事物都要记住其两面性。但看《夏山学校》很容易让本就推崇“自由”教育的我,感到情绪高昂。当然,这也源于,书的作者也是夏山校长尼尔,对于自己所创立的学校,所坚持的观点的认同感。如果没有那种绝对的认同感,他也不可能把这件事坚持如此多年。但是,这本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夏山的书,让我更多看到了在尼尔的指导思想之下,夏山教育的真正成果。可以说,对孩子给予尊重与自由,的确能够让他们更加幸福、自信与自主。但人始终是社会性动物,不可能永远待在夏山,对于外部世界形态的人性理解的缺失,也可能导致他们走出夏山之后的迷失感。在这个社会,少数总是会被多数所压制,从而怀疑自己。所以凡事一分为二。夏山式的教育更多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