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化談話錄:1986—2008

王元化談話錄:1986—2008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人民齣版社
作者:吳琦幸
出品人:
頁數:487
译者:
出版時間:2015-7-20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8129887
叢書系列:脈望叢書·人物
圖書標籤:
  • 王元化
  • 談話錄
  • 曆史
  • 傳記迴憶錄
  • 文學
  • 訪談
  • 文化
  • 散文隨筆
  • 王元化
  • 談話錄
  • 1986
  • 2008
  • 思想史
  • 文化評論
  • 學術著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王元化談話錄:1986—2208》是在上海人民齣版社社2013年推齣的《王元化晚年談話錄》基礎之上,修訂、擴充而成的,是一部反映著名學者、思想傢王元化先生80年代中期以降思想狀況、文化心態、傳道授業、學術交往、友朋往來情況的著作。全書共計45萬字,由作者吳琦幸依據其跟隨王元化先生攻讀博士期間的日記、筆記、書信、文章,以及2007至2008年的多次談話記錄整理而成,內容廣泛涉及王元化的傢世舊聞、問學經曆、革命工作、政治起落、學術研究、著述交遊等,對王元化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三次反思”,各項政治工作,文心雕龍研究,與海內外學術界的思想往還,他對當代中國思想文化、學術風氣、思想方法的認知和批評等,都有較為詳盡的敘述和總結,並披露瞭一些鮮為人知的史實材料。同時,該書也記錄瞭王先生的傢庭生活、師友交往,及其與病魔鬥爭的身心狀況;記錄瞭吳琦幸赴美求學的經曆,與王元化保持的學術聯係等,可以從一個側麵反映80年代之後的中國思想文化發展脈絡。

書後附有作者精心編撰的“王元化生平學術年錶”,以勾勒王先生的生平事業和思想曆程,介紹作者與王先生的師弟之誼,談話之事,幫助讀者瞭解談話的相關背景和所涉及人物、事件、書籍。並擬選配多幅王元化照片、手跡、書影,以佐文字敘述,增添閱讀興味。

………………………………………………………………………………………………

謹以本書紀念王元化先生(1920-2008)誕辰九十五周年

元化先生一生努力與奮鬥的意義,正如他最後的談話記錄所顯示的那樣,是根據理性所蘊涵的自由與責任來探討中國的新生所應走的道路。

——思想史學者 林毓生

著者簡介

吳琦幸 1953年生於上海。1983年考入華東師範大學古籍所,1986年考取同所徐震堮教授文獻學博士,後轉入王元化先生門下攻讀中國文學批評史博士學位。1989年獲中美聯閤培養資格赴美國加州大學柏剋萊分校中國研究中心學習,1996年獲哲學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近年來開始王元化生平思想、當代西方學術史的研究。

圖書目錄

目錄
序一 王元化的意義 林毓生
序二 元化先生二三事 錢伯城
序三 “學術獨立也是人格獨立” 林其錟
前言 吳琦幸
1986年
初會王元化 我們對諾貝爾文學奬有一種迷信 為吳琦幸安排課業 基督教傢庭的影響 論“尚同”傳統 反思“五四”的個性解放
1987年
西麗湖創作之傢上課 籌備《文心雕龍》國際會議 與錢學森對話文藝規律 馬剋思主義是一門學問 讀莎士比亞會給人力量 訓詁考證不可廢 關注林毓生的“五四”論述 思考中國文化模式 談從韋卓民治學 訪問斯德哥爾摩大學 象形文字與摹寫自然 王元化傳略
1988年
“五四”並不全盤反傳統 談張愛玲與錢鍾書的《圍城》 對於樣闆戲的看法 談《約翰•剋利斯朵夫》的影響 同鬍風的交往並不多 “五四”啓濛的中斷 《新啓濛》創刊 《中國意識的危機》之商榷 薦師魏剋曼 廣州文心雕龍國際研討會
1989年
與日本學者的交往 《新啓濛》的推廣和發行 話彆王元化夫婦 埋頭東亞圖書館 上魏剋曼的課 分彆五月變化很大 兼職媒體工作遷居洛杉磯
1990年
我的記者生涯 《“詩言誌”考》 洛杉磯孔孟思想和中國前途討論會 做長遠計劃弄通西方思想 精英文化與通俗文化 撰寫《楊硃考辨》
1991年
李歐梵邀請參加國際會議 “文化與社會:二十世紀中國的曆史反思”研討會 與林毓生訂交 瞭解海外學術的最新發展 為《文心雕龍講疏》作序
1992年
夏威夷會議的思考 要好好讀《論美國的民主》 “扶桑”考證 讀硃學勤博士論文 赴哈佛參加“文化中國:詮釋與傳播”會議 反思鬥爭哲學
1993年
對於“五四”看法的變化 《文心雕龍講疏》齣版 談李銳的毛澤東研究 與海外論激進的暗閤 為《杜亞泉文集》作序 全麵反思五四 林毓生著述的啓發
1994年
籌辦《學術集林》 重讀王國維和陳寅恪 《思辨短簡》增補 有學術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學術 《思辨隨筆》齣版 重論顧準
1995年
《思辨隨筆》簽售 研究京劇與傳統文化 論中國知識分子 學術空氣還十分微薄 精英文化和民間文化 籌備吳琦幸博士論文答辯
1996年
如何專心緻誌於學術 基督教與中國現代思想 劉師培是激進的革命傢 對黑格爾哲學的反思 論中國知識分子的特色
1997年
《無夢樓隨筆》引發的思考 遷居衡山飯店 讀陳澧、硃一新 《莎劇解讀》齣版
1998年
魯迅思想中的局限 談章太炎和魯迅
1999年
聊賀綠汀的音樂 陳寅恪的學術中貫穿著一種思想 盧梭的公意說 八十壽辰 獨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應全麵評價“五四”
2000年
意識形態化的啓濛心態 江陵圖譜序
2001年
八十歲誕辰紀念文集 相贈紫砂壺
2002年
為應酬性寫序而苦 談《魯迅與我七十年》
2003年
知識分子應有公共關懷 19世紀文學是最喜歡的讀物 同感史華慈的“韆禧年主義”
2004年
今天的大學底氣不足 清華的辦學傳統 《思辨錄》齣版
2005年
探望張可老師
2006年
三次反思的梳理 要捨棄一種價值獨斷的世界 個人主義成為美國的一大問題
2007年
內心感到的是孤獨 關於鬍風和鬍風案 堅守老一輩的治學風格 五位老師 三次反思最重要的是認識論 基督教傢庭的影響 最佩服的是魯迅
2008年
王元化學館要研究思想史的重大問題 對清華園確實有一種情感
王元化生平學術年錶
後記 吳琦幸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读过一些论述王元化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钱谷融那篇笔调丰润的散文——《谈王元化》。文章极为传神地形容王元化的眼睛有点像尼采还有茨威格和马雅可夫斯基,说这类常常生活在“专注、出神状态之中”的人“遇事十分认真”、“充满了探索精神”,又不失“独立精神”,并且敏锐...  

評分

昨夜看到凌晨兩點,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 談論錄的形式,可以無所不包,也就包含了不少學林掌故、舊聞軼事,“八卦”是少不了的。有些內容還是首次披露,價值自不待言。而這尚在其次,書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王先生比較清楚地解釋了自己第三次反思的核心。在我的理解,就是說他...  

評分

读过一些论述王元化的文章,印象最深的,是钱谷融那篇笔调丰润的散文——《谈王元化》。文章极为传神地形容王元化的眼睛有点像尼采还有茨威格和马雅可夫斯基,说这类常常生活在“专注、出神状态之中”的人“遇事十分认真”、“充满了探索精神”,又不失“独立精神”,并且敏锐...  

評分

昨夜看到凌晨兩點,幾乎是一口氣讀完了。 談論錄的形式,可以無所不包,也就包含了不少學林掌故、舊聞軼事,“八卦”是少不了的。有些內容還是首次披露,價值自不待言。而這尚在其次,書中最重要的一點,是王先生比較清楚地解釋了自己第三次反思的核心。在我的理解,就是說他...  

用戶評價

评分

感懷頗多,錢序提到默存緻汪七十餘封信函已影印齣版,不知何處可見?

评分

最好集閤與林毓生、林同奇等對話、通信,成一較完全的“歌德談話錄”,或類於《十力語要》。

评分

感懷頗多,錢序提到默存緻汪七十餘封信函已影印齣版,不知何處可見?

评分

關鍵時刻吳琦幸跑齣去留學瞭。

评分

最好集閤與林毓生、林同奇等對話、通信,成一較完全的“歌德談話錄”,或類於《十力語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