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拉斯科尔尼可夫住在一间租来的陋室里,靠母亲省下来的一点抚恤金和借债过日子。为了从困厄中挣扎出来,为了不再连累母亲和妹妹,同时也是为了实践一下自己的“理论”,来检验自己到底是个和大家一样的“虱子”,还是一个像拿破仑那样的“非凡的人”,他铤而走险,用斧子砍死一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事情虽然干得不那么顺利,但由于种种巧合,他竟安全地逃离了现场。警方也始终没能找到确凿的证据。然而良知与他的“理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斗争,他陷入了痛苦的精神折磨之中,开始厌烦世上的一切,神经质地一次次暴露自己,甚至下意识地再次去凶杀现场拉门铃,重温那又痛苦又可怕的丑恶感觉。最终,在妓女索尼娅“爱”的感召下,他去自首了。
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 Достое?вский,1821-1881),十九世纪群星灿烂的俄国文坛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与列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等人齐名,是俄国文学的卓越代表。
他出身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一八四九至一八五九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
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走过的是一条极为艰辛、复杂的生活与创作道路,是俄国文学史上最复杂、最矛盾的作家之一。如果说托尔斯泰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广度,那么,陀思妥耶夫斯基则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主要作品有《穷人》(1846)、《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夜》(1848)、《脆弱的心》(1848)、《被侮辱与被损害的》(1861)、《罪与罚》(1866)、《白痴》(1868)和《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等。
《罪与罚》主要人物关系 A 阿玛莉娅·费奥多罗夫娜·莉佩韦泽。马美拉多夫的房东。 阿廖娜·伊凡诺夫娜。放高利贷的,一个老太婆。 阿凡纳西·伊凡诺维奇·瓦赫鲁申。借钱给主人公母亲的商人。 B 彼特·彼特罗维奇·卢任。杜尼娅的未婚夫,玛尔法·彼特罗夫娜的远亲。 波琳卡,...
评分 评分(一)暗战 读完一半后,才渐渐恍觉陀氏的《罪与罚》的价值所在:犯罪心理领域的“至尊宝典”和取之不尽常用常新的素材库。严肃周密的文学理论统统没搞明白,到最后完全是被波尔菲丽和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心理暗战”着迷得一塌糊涂。银河映像曾出品过类似这种两个男主人公...
评分从人本主义到神本主义——读《罪与罚》作者:陈翰捷 提交日期:2007-7-4 9:06:00 | 分类: | 访问量:38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以赛亚书9章2节) 冰冷而辽阔的俄罗斯大地,有着广袤的草原、蜿蜒的河流、铺天...
近乎六百页的厚度,但读起来十分畅快。其实很简单的情节,但我就是特别喜欢这种“一句话掰成三瓣写”的心理描写,丰富、厚重而不凝滞。想说的都在长评里了。 (第一次用手机写长评结果闪退……又重写一遍,豆瓣什么时候能改善一下用户体验啊(;´༎ຶД༎ຶ`))
评分19年No.9 这是我读的第五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了,对于陀氏的风格的也越来越熟悉,感觉这本算得上非常能代表他风格的书了。阅读过程还是挺吃力的,尤其是大段大段的谈话与自语,还有大量的梦幻、幻觉,一种病态的快感。
评分折服于陀思妥的伟大才华
评分第一次看陀氏,now still in shock.
评分19年No.9 这是我读的第五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了,对于陀氏的风格的也越来越熟悉,感觉这本算得上非常能代表他风格的书了。阅读过程还是挺吃力的,尤其是大段大段的谈话与自语,还有大量的梦幻、幻觉,一种病态的快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