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新世界》是反乌托邦小说经典之作,与扎米亚京的《我们》、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并称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作者阿道斯·赫胥黎在令人心寒的想象中,勾勒出一个鸟托邦式的未来,一个机械文明下表面科技进步、秩序井然,而人的“人”性被剥夺殆尽的异化社会,人类在基因设计与药物麻醉下,消极服从于一种统治秩序,如同会自行修复的精密机器一般,没有个人情感,没有爱情,没有痛苦和激情。最可怕的是,在这个“美妙的新世界”中,人们失去了思考,失去了创造力。
阿道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1894—1963),生于英国萨里郡,是家中的第三子,著名的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之孙。先后毕业于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他前半生的创作都以社会讽刺小说为主,中年后,其创作开始反映科技的发展抹灭人性的现象,共写作了五十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反乌托邦经典之作《美妙的新世界》。之后渐渐转向创作与编辑有关和平主义的非小说作品。一九六〇年被诊断出喉癌,病逝于一九六三年,享年六十九岁。
美妙新世界,初读后的震撼没有1984大,但是后劲确是大的可怕。看了几篇书评,有人说我们之所以厌恶这个世界是因为它没有自由,人们被幸福,也有人认为这种人人各司其职被幸福的状态很好。 首先什么是自由呢,如何判定被幸福就是不对的呢。这是个哲学问题了,我没有那么高的学...
评分 评分英剧《黑镜》中就刻画的是这个美妙的新世界。人们穿着相同的衣服,生活在高科技的虚拟房间里,每天通过踩单车换取点数,除了踩单车外,人们就只呆在房间里,用虚拟货币收看电视,更换自己的虚拟形象,这简直就是《娱乐至死》和《美妙新世界》的结合体。 回到《美妙新世...
评分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读书会,主题乔治奥威尔,不外乎是谈《动物庄园》与《1984》。当时在场的更多人是更喜欢《动物庄园》,而我对那本书却没什么很深刻的感觉,只很喜欢《1984》。当然《1984》也是有不少讨论的,一片引申,而我却只在旁听与发呆,基本没有发言。只是现在回想起...
评分首先说,看这本书来自neil.postman的《娱乐至死》,后来才知道其与奥威尔的《1984》,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在postman看来《美丽新世界》和《1984》描绘的是两个相反的未来,而在读过此书后,我觉得这种相反反而只是表面上的。内在来看,他们描绘的都是又精...
左手真理部,右手新世界,如今真是做一个反乌托邦者的好时代。可惜即使连赫胥黎也逃不过舒麻的手掌
评分并非像文学史上定性的反乌托的一部作品。实则美妙的新世界确实很美妙,简直可以说令人神往,任何渴望都能轻易得到满足,“人人属我,我属人人”。因为省略了男女追求的过程,令性交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忠贞和爱情这一虚无缥缈的概念不存在了。主宰与野人的最后的对话,似乎借主宰权威之口,道出了建构在快乐至上的美妙世界的内在深层合理性,“必须在快乐和真理间抉择其一”。在现实的滚滚洪涛面前,野人的忠实于自由和上帝的辩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以卵击石,最红不得不以其卫道士的角色自吊于群山间的灯塔之中。
评分美丽新世界和1984永远都会是人类前行道路上的两朵乌云
评分左手真理部,右手新世界,如今真是做一个反乌托邦者的好时代。可惜即使连赫胥黎也逃不过舒麻的手掌
评分并非像文学史上定性的反乌托的一部作品。实则美妙的新世界确实很美妙,简直可以说令人神往,任何渴望都能轻易得到满足,“人人属我,我属人人”。因为省略了男女追求的过程,令性交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忠贞和爱情这一虚无缥缈的概念不存在了。主宰与野人的最后的对话,似乎借主宰权威之口,道出了建构在快乐至上的美妙世界的内在深层合理性,“必须在快乐和真理间抉择其一”。在现实的滚滚洪涛面前,野人的忠实于自由和上帝的辩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以卵击石,最红不得不以其卫道士的角色自吊于群山间的灯塔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