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文豪加莱亚诺之获奖代表作
了解其独异文学风格的最佳入口
在拉美文学星空上,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是光芒独异的星辰,始终向下的立场,对于被遮蔽之历史、被绑架之记忆的执着探求,揭示真相的不遗余力,少即是多的语言,毫不拘泥的跨界笔法,都是加莱亚诺异乎他人的风格标志。《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则是他成熟时期文学风格的奠基之作。
曾获“美洲之家”文学大奖的《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写于流亡期间,作者游走于阿根廷、厄瓜多尔等国,从拉美各地动荡的社会中寻找和提炼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原型,以132段杂糅新闻报道、文学速写、旅行笔记与民间故事的短篇文字,记录并重新发现微观的个人历史。
-作者-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1940-2015),乌拉圭文学大师。生于蒙得维的亚,14岁时发表政治漫画,20岁起先后担任过记者、编辑、主编,23岁来到中国采访末代皇帝溥仪。曾被军政府逮捕入狱,后长期流亡。1985年才回到祖国。因其犀利透彻、充满良知的写作,被誉为“拉丁 美洲的声音”。2009年美洲峰会上,委内瑞拉前总统查韦斯将加莱亚诺代表作《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送给时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引发全世界媒体关注。2015年4月13日,加莱亚诺因病去世,乌拉圭举国哀悼。他的作品《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足球往事:那些阳光与阴影下的美丽》等,在中国读者当中曾产生过广泛影响。
-译者-
汪天艾,西班牙语诗歌译者、研究者。供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任《世界文学》编辑。北京大学西班牙语语言文学学士,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比较文学硕士,马德里自治大学西班牙文学博士。译著有《奥克诺斯》《现实与欲望:塞尔努达流亡前诗全集(1924-1938)》《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印象与风景》等数种。另有文学评论文章散见于《经济观察报·书评》《上海书评》《书城》等刊物。
原谅我。 原谅我没有资格承担这本书的重量。 我从没想过,一个人的身体里可以掏出如此多的东西。我知道你听不到,所以我才敢遥遥想象。 你的魂灵在拉丁美洲的丛林与荒草里穿行,呕吐出插在天空的颗颗星辰,然后你爬上犀牛的脊背,我看到你把血红的茎叶碾成汁水,画在额头上。 ...
评分拉美伤痛的一种表达 刘晓晖/文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不可思议之书”,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是其中一本。作者是乌拉圭文学大师,有多年新闻从业经历,曾被军政府...
评分加莱亚诺《爱与战争的日日夜夜》是无数支离的关于流亡、战争、杀戮的记忆碎片。它们切开拉美大陆上纵横交错的血管,赋予大地一种异常鲜活的颜色。 周遭的鲜血与亡魂使加莱亚诺过早地开始构想死亡。遗失上帝几年的他同时矛盾地渴望着圣洁与罪孽,离开家去药店买了足够杀死一匹马...
评分 评分一本没有什么逻辑也没有什么线索的随笔,记录了加莱亚诺在祖国以及逃亡海外期间的一些零碎的经历,虽然很多背景作为中国读者并不太明白,但是在这些小事中看到了作者以及身边的朋友们,在生命安全备受威胁、随时可能被白色恐怖弄“失踪”的不安处境里,依然保留着爱的激情。 ...
读的过程中不敢停留太久的书,太美也太痛苦了。也许以后会重读,再从中读出记忆之幸福来。
评分生命之光照耀进血色与灰尘里,自省与对记忆的不断回访赋予了存在全新的含义,这本书里饱含着一切拉美历史的阵痛与光彩
评分是的,是的。我的身体走过那么多路,那么多摔倒和迷失,它长大是为了遇见你。
评分生活于当下的中国,也许我们已经丧失了对世界上其它国家人民身受痛苦的同感之心,但一方的安稳,并不代表我们生活在幸福之中,人类的解放依赖于全体人类的自由之达成,只要有一人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任何对幸福的喧嚣都属妄想。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此书的价值也正在这里,他以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态度,勇敢地暴露独裁与恐怖的现实,为此深陷恐怖以至于流亡,却始终保留清晰的记忆,流诸笔端,传遍世界,感染人心。对记忆的清晰叙事、简练而强硬的文风,使此书具有一种扎实的痛感,阴影笼罩之下,正直与勇敢的抗争,成为了破开黑色独裁之阴云的万箭阳光。
评分翻译好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