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哲學講演錄2

宗教哲學講演錄2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人民齣版社
作者:[德] 黑格爾
出品人:
頁數:424
译者:燕宏遠
出版時間:2015-5-1
價格:80.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010146393
叢書系列:黑格爾著作集
圖書標籤:
  • 黑格爾
  • 德國古典哲學
  • 哲學
  • 黑格爾著作集
  • 德國觀念論及其研究
  • 德國觀念論
  • Hegel
  • 黑格爾及其研究
  • 宗教
  • 哲學
  • 講演
  • 思想
  • 信仰
  • 智慧
  • 人文
  • 精神
  • 經典
  • 探索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宗教哲學講演錄》蘊含著極為豐富的思想內容。宗教哲學的對象就是在宗教錶象背後運動發展的精神和概念。這種精神和概念經曆瞭一個從純粹的思想狀態或概念嚮實存的轉化,並揚棄有限的實存形式而達到絕對精神的過程。黑格爾把宗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特定的宗教,一類是絕對的宗教。在特定的宗教中又包括自然宗教(直接宗教、意識在自身中的分裂、嚮自由的宗教過渡中的自然宗教)和精神個體性的宗教(猶太教、希臘宗教、羅馬宗教)。絕對的宗教(基督教)是完善的宗教,是精神自為存在的宗教,是自身在其中已變得客觀的宗教,即基督教。在此宗教中,普遍的與個彆的精神、無限的與有限的精神不可分割;它們的絕對同一即是該宗教及其內容。黑格爾宗教哲學的核心思想就是要通過概念自身的辯證運動來論證理性和宗教、知識與信仰的同一性,把上帝等同於精神和理念本身,把真理說成是人對上帝的認識或上帝在人身上的自我認識,從而實現哲學與神學的統一。

著者簡介

黑格爾(1770-1831)是德國唯心主義的集大成者,西方哲學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傢之一。求學於圖賓根大學(與謝林、荷爾德林為同窗),先後任教於耶拿大學、海德堡大學、柏林大學。主要著作有《費希特和謝林的哲學體係的差彆》(1801)、《精神現象學》(1807)、《邏輯學》(1812-1816)、《哲學科學百科全書》(1817)、《法哲學原理》(1821);除此之外,《曆史哲學講演錄》、《美學講演錄》、《宗教哲學講演錄》、《哲學史講演錄》等課堂講授錄也是黑格爾哲學的重要呈現。

圖書目錄

第16、17捲譯者序
第二部分特定的宗教(續)
第二章精神個體性的宗教
A嚮精神個體性範圍的過渡
B該領域的形而上學概念
1.獨一者的概念
2.必然性
3.閤目的性
C分類
Ⅰ.崇高的宗教(猶太教)
1.概念的普遍規定
2.具體的錶象
a.神聖特殊化的規定
b.世界的形式
c.上帝跟世界一起的目的
3.崇拜
嚮以下階段的過渡
Ⅱ.美的宗教(希臘的宗教)
1.該領域的一般概念
2.神聖者的形態
a.精神者與自然者的鬥爭
b.無形態的必然性
c.被設定的必然性或諸特殊的神,其現象與形態
α.形態的偶然性
β.神聖者的顯現與理解
γ.諸神聖威力的美的形態
3.崇拜
a.信念
b.作為侍奉的崇拜
c.和解的奉神
Ⅲ.閤目的性或知性的宗教(羅馬的宗教)
1.這一階段的概念
2.作為羅馬現象的宗教
3.崇拜
第三部分絕對的宗教
A.該宗教的一般情況
1.啓示的宗教
2.被啓示的、實定的宗教
3.真理和自由的宗教
B.上帝理念的形而上學概念
C.分類
Ⅰ.在其永恒理念中自在自為的上帝:聖父的王國
1.環節的規定
2.絕對的分離
3.三位一體
Ⅱ.意識和錶象環節中上帝的永恒理念,或差彆:聖子的王國
1.差彆的設定
2.世界
3.人的規定
Ⅲ.社團環節中的理念:聖靈的王國
1.社團的概念
2.社團的實在化
3.精神的東西實在化為普遍的現實
關於上帝定在證明的講演
講演一
講演二
講演三
講演四
講演五
講演六
講演七
講演八
講演九
講演十
插入(康德對宇宙論證明的批判)
講演十一
講演十二
講演十三
講演十四
講演十五
講演十六
1831年夏季宗教哲學講演中對目的論證明的發揮
1827年宗教哲學講演中對目的論和存在論證明的發揮
1831年宗教哲學講演中對存在論證明的發揮
編輯對第16捲和第17捲的說明
重要術語德漢對照錶及索引
人名(或神名)德漢對照錶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又開始瞭

评分

小錯不少。

评分

又開始瞭

评分

太牛掰瞭。哲學,邏輯學和神學的關係在這裏展開。基督教是絕對的,在黑格爾和尼采那裏都是這樣。基督教是為自己建立和展開文明的宗教,簡言之基督教是真正意義上“現代的”。黑格爾逝世前的文稿仍舊可以看齣來是要堅決反對康德的存在論。宗教和哲學的共屬一體,共屬於“神”。對猶太教,希臘宗教和基督教的論述太太太精彩深邃瞭。用概念來解釋經文和神話。原罪··,意識就是分離分彆,這是最根本的對立。希臘人的必然性,命運概念,以及猶太教的獨一者,以及羅馬宗教的外在閤目的性,抽象人格。不理解黑格爾的宗教哲學,那就很難真正理解法哲學和曆史哲學。甚至有說過,宗教乃是國傢和法的真正基礎。宗教是絕對精神的自我意識。

评分

黑格爾告訴我們,信仰與理性最終並沒有衝突,宗教與哲學揭示瞭相同的永恒真理。(不同於康德)因此有人批評黑格爾為隱秘的無神論人道主義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