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作家出版社将陆续推出塔里克·阿里作品三部,分别为《论历史:塔里克·阿里与奥利佛·斯通谈话录》《与爱德华·萨义德谈话录》和《加勒比海盗:希望的轴心》。
【内容简介】
爱德华·萨义德(19352003)是世界著名的和很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写过二十本书,已被翻译成三十六种文字,包括影响深远的《东方主义》(1979)、《文化与帝国主义》(1993)和《佛洛伊德与非欧裔》(2003)。1963年,他开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并在1992年晋升为哥大英语与比较文学教授。他是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发言人和活动家。
爱德华·萨义德与塔里克?阿里的这些谈话,发生在1994年6月他的河滨公寓里,大概是他与癌症抗争失败的十年之前。谈话中,萨义德回顾了他自己的背井离乡、参政、投身巴勒斯坦解放事业,以及他对文化的研究和对文学与音乐的挚爱,处处体现了他的渊博知识和我们这个时代他所亲身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
塔里克·阿里(Tariq Ali,1943 )
英籍巴基斯坦裔作家、制片人。著有关于世界历史和政治的二十余本著作及七部小说。主要作品包括《加勒比海盗:希望的轴心》《1968年:反叛的年代》《论历史:塔里克·阿里与奥利佛·斯通谈话录》等。现居伦敦。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Said,19352003)
美籍巴勒斯坦裔作家、文学与文化批评家。1935年生于耶路撒冷,后移民美国,1963年后成为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文学与比较文学终身教授。2003年因白血病去世。著有《东方主义》《文化与帝国主义》《知识分子论》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很短小的一本书。我在万圣书园站着把它读完了。没有想到萨义德与阿拉法特还有一段如此紧密的交往关系。巴以冲突基本是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冲突,伊斯兰教与犹太教的冲突‘
评分160530-31。1.不喜欢这种硬壳。2.“序言”和正文感觉出自不同译者之手。3.想起此前豆瓣上有人说,译者应具备基本文化素养。诚哉斯言(如:卢卡奇,卢卡克斯;艾略特是“美英诗人”;等)。4.感觉上更像问答录,而非谈话录。
评分纯闲聊,闲话多过少的可怜的干货,没啥实际思想内容,不推荐。
评分以前读书的时候学过东方主义就拿来看看萨义德的这本访谈。没啥干货。很琐碎的浅谈,英国公学的体罚制度,美国文学的夸张过头的修辞,跟博尔赫斯一样提到了《白鲸》很想去看看,还有知识分子的反犹主义和犹太复国主义(原来分子也有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他把自己划分为左派,是因为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影响学到很多知识,但这并不表明重复这个团体的公式和条文,归属不等于教条,归属这个系统但是还是会对个人有批判性的思考。话说马克思主义真的是西方知识分子圈内的主流啊。印象比较深的是他说到母亲去世以后,亲情的延续断裂以后他开始写给母亲的信,开始带他的孩子去他成长的地方,看到这里隐隐作痛,说到他和孩子的相处发现又延续了父亲对他的模式,人类行为的重复是在反抗死亡吗?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