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后期中日葡外交使者陆若汉研究

明中后期中日葡外交使者陆若汉研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刘小珊
出品人:
页数:490
译者:
出版时间:2015-3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058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基督教
  • 明史
  • 明清史
  • 外交史
  • 商务印书馆
  • 历史
  • 全球史
  • 海洋史
  • 明中后期
  • 外交使者
  • 陆若汉
  • 中日葡关系
  • 中外交流
  • 历史研究
  • 东亚外交
  • 海上丝绸之路
  • 晚明时期
  • 跨文化沟通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陆若汉,是与中日近世史上许多知名人物有过来往和交流的西方人,肩负耶稣会传教士、南蛮通辞、通商代理人等多重身份,在日本受到了丰臣秀吉、小西行长、德川家康、前田玄以、本多正信等许多位高权重者的知遇,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重用。在中国的澳门和内地,他和徐光启、李之藻等许多重要的官员有过极为深入的交往,被认为是“有才能、知遇了活跃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当时所有政治家”的传奇人物。

作者简介

刘小珊,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山东大学日语专业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5年湖南大学日语专业研究生课程修完。1993至1994年日本北海道大学文学部进修。2006年获暨南大学史学博士学位。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在日本神户女学院大学任客座研究员。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语用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外国语言学会会员、广东省译协会员。主要从事日本汉学、日本基督教、中日文化交流史、日本翻译史和翻译家及日语文化语用学的研究。已经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有《言语行为的文化语用思考》、《跨文化交际中褒奖行为的比较及语用失误》、《明清时期的唐通事研究》、《耶稣会翻译陆若汉于中国“礼仪之争”前期的影响》、《中西方哲学思想在“天”认识上的分歧》等论文数十篇。

目录信息

序 章...........1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1
二、史料的征引和文献资料...........3
三、国内外学术史回顾...........9
四、方法论和研究意义...........17
第一章 大航海时代的贸易和传教形势...........24
一、以“地理大发现”为标志的大航海时代...........24
二、葡西殖民势力的东侵和中外贸易的兴起...........31
三、天主教远东地区传教形势与背景...........40
第二章 陆若汉在日本...........61
一、耶稣会神学院中的葡萄牙少年...........61
二、丰臣秀吉时代的陆若汉...........96
三、德川家康时代的陆若汉...........167
第三章 陆若汉在中国...........205
一、遭驱逐至澳门的陆若汉...........205
二、“礼仪之争”的前期参与者...........245
三、购炮募兵入京教铳的西方掌教...........290
第四章 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陆若汉...........323
一、陆若汉的日本学...........324
二、陆若汉在中国的贡献...........389
三、陆若汉对朝鲜西学传播的贡献...........412
四、陆若汉总论东方文化...........420
终 章...........439
附 录...........449
陆若汉1598年书信之拉丁文件及译文...........451
陆若汉年谱...........458
外国人名之中外文对应表...........472
参考引证书目...........48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研究对象不错,不过行文是典型的“剪刀加浆糊”,也很冗杂,还有一些比如分不清“名古屋”和“名護屋”的低级错误......

评分

什么情况?随便翻了一章就发现各种低级错误(P295“天主教徒张密格尔和宋保罗…”,张密格尔不就是你后面提到的张焘吗?宋保罗也不姓宋,是孙学诗的教名好吗?P303“徐保禄”不就是前后文所讲的“徐光启”吗,大概是还没从翻译和“创作”间切换过来吧?),大量“引用”国内同行的研究成果都不带说明的(P315大段文字抄袭黄一农论文,文中很多观点好像都导师汤开建的吧?)。不是说从“浩如烟海”的外文材料中复制-翻译-粘贴就代表你论文牛逼的,导师有认真读过论文么?另,参考文献自己的文章就列了一页多,该领域的公认杰出研究反倒寥寥无几,实属心机。

评分

什么情况?随便翻了一章就发现各种低级错误(P295“天主教徒张密格尔和宋保罗…”,张密格尔不就是你后面提到的张焘吗?宋保罗也不姓宋,是孙学诗的教名好吗?P303“徐保禄”不就是前后文所讲的“徐光启”吗,大概是还没从翻译和“创作”间切换过来吧?),大量“引用”国内同行的研究成果都不带说明的(P315大段文字抄袭黄一农论文,文中很多观点好像都导师汤开建的吧?)。不是说从“浩如烟海”的外文材料中复制-翻译-粘贴就代表你论文牛逼的,导师有认真读过论文么?另,参考文献自己的文章就列了一页多,该领域的公认杰出研究反倒寥寥无几,实属心机。

评分

研究对象不错,不过行文是典型的“剪刀加浆糊”,也很冗杂,还有一些比如分不清“名古屋”和“名護屋”的低级错误......

评分

研究对象不错,不过行文是典型的“剪刀加浆糊”,也很冗杂,还有一些比如分不清“名古屋”和“名護屋”的低级错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