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梁漱溟
出品人:
页数:338
译者: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4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28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梁漱溟
  • 回忆录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历史
  • 哲学
  • 中国近代史
  • 访谈录
  • 中国
  • 世界关怀
  • 人性思考
  • 社会观察
  • 心灵成长
  • 哲学反思
  • 人文关怀
  • 未来展望
  • 文明对话
  • 道德追问
  • 希望之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艾恺在写作《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一书后,为印证事实,于1980年8月来华专访梁漱溟先生的访谈记录。谈话中,梁漱溟论述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文化特点及代表人物,也谈及与诸多政治文化名人,包括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蒋介石、康有为、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的交往经历,并回顾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任教北大、从事乡建运动、创建民主同盟等。书中内容丰富,可作为了解与研究梁漱溟思想与活动及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重要参考。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生于北京,祖籍广西桂林,顺天中学堂毕业,其后自学。中国现代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7—1924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0—1937年从事乡村建设活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期间,为国事奔走,谋求国内团结。1949年后屡受批判而不改初衷,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其主要著作包括:《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

艾恺(Guy S. Alitto),197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现任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南京十年的乡村建设》、《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等。

目录信息

新版序言:本书是如何完成的?
初版序言
一我的思想的根本
儒家跟佛家
什么是佛
二从中国文化的精神说起
为何我还乐观
人与人相处的问题
情理与物理
什么是戒、定、慧
我做记者的时候
陈独秀、李大钊和我
当代儒家代表人物还有谁
熊十力和唯识
三中国的道路
美国人和台湾问题
毛主席这个人
四我是怎样一个人
凡夫
素食
说说自己的身体
独立思考,表里如一
与毛泽东的分歧
我不是一个学者
我想做的事情都做了
五我受到的影响
东西文化的调和
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我最佩服的中国人
得力于佛学
希望跟着王阳明走
生活中对我有影响的人
六生活之学
自主自如的生活
看戏和看书
“文革”中的故事
七发展总是好的
我的期望
人类怎样才能减少斗争
我是一个乐天派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八我的社会交往(上)
与晏阳初等人的交往
我的部分社会活动
对蒋介石的印象
蒋介石最大的贡献
韩复榘
与李宗仁的相识
九我的社会交往(下)
跟冯玉祥的接触
乡村自治的时候
张东荪和张君劢
关于辜鸿铭
十从忙碌到清闲
前定与算命
亲戚
对我的公开批评
中国农村的变化
十一与圣人相比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王阳明的彻悟
说说康有为
再谈孔学与佛学
中周还是以农村为根本的
十二天下事
中西方的分别
世间出世间
对灵性的认识
没有永久不变的真理
人类的和平相处
十三现代化的危机
教育的力量
回顾此生的感想
初版后记
后记补遗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小满 08.4.11   我一直认为文章体现的是作者的理想,而生活则是文章打了折扣。这也是为什么古代有圣人而今天没有的原因--我们看了他们的文章就以为他们就是那样的人,实际如果孔子、老子活在今天,肯定不会有那么高的地位,我们会发现他们也就是普通人,或者最多...  

评分

明心师兄知道我在迷茫中难以从出世与入世中找到路途,特别推荐了《这个世界会好吗?》。可惜一直忙乱,未曾下手寻来。6月初终于在当当买到回家。 包装完毕,也不上网,也不电视,写完日记,在昏灯孤影中,一杯清茶,三两花生,丝竹不响,正形端坐,细细漫读…… 又:...  

评分

一直思慕前朝旧事。那段文韬武略怪人辈出的时空,名字太多,故事太多,总腾不出心境好好阅读。 就像梁漱溟,记忆中早就有这个名字,角角落落的八卦也知道的不少,但真正静下心来读他的东西,还是从这本《这个世界会好吗》开始。 说来有些讽刺,对于这个符号帽子一大堆的...  

评分

如说溟溟之中自有一种缘分存于世间,我还是信的。自幼跟爷爷奶奶长大,居于“梁莹小区”,出小区上山不过10几分钟便是梁漱溟之墓,而且我求学之所在的高中——“邹平一中”便是昔日梁老创建的“乡村教育学院”。年幼无知时自以为尊大,目中无人,对教育制度又多有诟病,自然...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站了两小时,听完艾恺教授讲梁漱溟先生,刚翻完新版《这个世界会好吗》。梁先生的书翻过几本,朝话,人心与人生,忘光了。梁先生说自己不是学者,而是思想家。艾恺说的好,最后的儒家。儒,知行要合一。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

评分

对于书名中的问题,梁漱溟先生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是乐天派,相信社会将向好的方向发展。书中记述的口语有助于了解真实的梁先生、他的思想和他所经历的历史。梁先生以独立思考、表里如一要求自己,他既关注中国社会问题,并且积极奔走于乡村建设,也关注人生与人心的问题,在处世中他是儒家,而他的内心更忠于佛家,是有思想有实践有风骨的知识分子。

评分

老爷爷啰哩啰嗦,平实,看不出架子,却有一些智慧

评分

"表里如一”的话,看了一小半才开始适应。觉得在咱这不少挺乱的事,在梁先生那是有坚定方向的,看了打心理踏实。

评分

202015.【藏书阁打卡】圣人设教,第一在和学生做朋友,这个叫做“教学相长”,第二在身体力行,在循循善诱,而不是老师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这个口头上的东西很少。几千年来,开私家讲学之风的儒家,在教育上主要贯彻的就是这么两个观点。所以归结到梁先生访谈上,他有儒家的慎言,不轻易褒贬一个人,而有佛的慈悲,对于个人和历史所受的种种委屈(姑且称为委屈吧),就一笑了之。没有怨天尤人,其实就让访谈缺少了一点曲折的吸引力,太过云淡风轻,就是仰之弥高了。至于作者艾恺,一个美国人的中文写作水平自不待言,就是对民国那些人的了解,一般知识水平线上的中国人也是瞠乎其后。只是人物上的问题谈的太多,儒家和人生的问题还是谈的太少。是一缺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