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自传《总结》全译本内地首次出版
为了将灵魂从某些观念中解放出来,只因这些观念在他的灵魂中徘徊了太久,1938年时年64岁的萨默塞特·毛姆写作了《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这是一部自传体作品,却并非自传;这是一本告白笔记,却分寸得当。《总结:毛姆写作生活回忆》堪称作家个人信经的高峰之作。
从本书中你会分享到一名职业作家对风格、文学、艺术、戏剧和哲学的理性思考,毛姆精妙的写作技艺也在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
毛姆是个备受争议的作家,当岁月的磨砺将他变为一位坦然、睿智的老人,当他邀你共进下午茶并想和你闲谈几句,无论你喜不喜欢他,请不要拒绝。
毛姆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现代作家。——乔治·奥威尔
毛姆叔叔说,他所寻求的是一本可以一次性回答所有困惑的书。而对于我们读者来说,《总结》,作为毛姆野心的至高表达,就是这么一本书。 ——毛尖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1874—1965)
英国作家、文艺评论家。生于巴黎,曾在法、英、德等国受教育。创作丰富,题材多样。主要成就在小说创作,作品受法国自然主义影响,著有自传体小说《人性的枷锁》,长篇小说《月亮和六便士》、《寻欢作乐》、《刀锋》等。亦擅长写短篇小说,曾受到莫泊桑的影响。写作了近三十部剧本,最有名的剧本是《圆圈》。除文学作品外还发表了随笔与文艺批评,如《总结》、《作家笔记》、《随性而至》、《回顾》等。1952年,被牛津大学授予名誉博士称号。1954年,被英国女王授予“荣誉侍从”称号,成为皇家文学会会员。
毛姆六十四岁写的”总结”. 薄薄一本. 公认的毛姆所有作品里最像自传的. 刚看了四分之一(59/203). 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完,不知道是不是后面还有更有趣的笔记.因为有感慨, 先记下这些. 开始几小节看得很闷.他在那里可劲儿的总结评估当时的一些名作的风格.那么些个名字一个都没听...
评分总结,跟这个本书的书名一样,毛姆其实是想写一本自传式的总结。他在这本书里多次涉及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而且有些经历让人吃惊,比如他当过间谍。 不过他对自己仍然只是点到为止。书里更多谈到了他对文学、戏剧的看法。只是他所谈及的大部分作家和作品,也许只在他所处的年代...
评分最早听到毛姆的名字是大学时看的电影<面纱>,之后是豆瓣小说类排名第一的<月亮和六便士>,貌似他在中国知名度不那么高。 某次去南京先锋书店,看到这本<总结>,没有翻看内容,只看到封底上奥威尔对毛姆的评价,就买下了。 先是那篇毛尖写的序言,里面亲切地称呼毛姆叔叔。那片...
评分作家佩雷尔曼曾说:“假如可怕的命运迫使我去当一名教师,我一定会让我的学生读《总结》。”毛姆这本书可以归为那些《给青年作家的信》之类的指南书,只是比通常那种更诚实更丰富。而且语调中肯、谦逊,以蒙田散文里那种自怜又自满的怀疑主义在书与读者之间形成一个恰当的距离...
评分<总结>毒舌毛姆的人情味 作者:黄夏 1938年,毛姆64岁,自感来日无多,该来的事情已经来或迟早要来,不该来的事情大约也不会来了。在观察、游历、书写了一辈子之后,他终于感到厌倦了:“我不仅厌倦了人,也厌...
作家的写作写到最后,还是回归到人生、宇宙、哲学这些宏大、形而上的命题上来。
评分真知卓见。
评分如果单从书名,我们会认为这是毛姆的自传,但是作家如果不谈论自己的作品,如何能够写出自己的精神自传呢?这部书,对于自己的生命经历谈论了一些,但是不多,写得格外克制。但是,写他的阅读经历,反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斯蒂芬·金说,作家必须要读书和尝试写作,而对于毛姆来说,阅读本身就能产生写作,对于文学的评论,对于文学评论的看法,夹在这部毛姆的自我总结之中。毛姆曾经借助评论家对他文学的评论,进行自我评论,评论家说他二十岁的文字粗鲁,三十岁的文字庸俗,四十岁的文字浅薄,五十岁的文字刻薄,毛姆说如果不读评论文章是愚蠢的,但是如果读了生气就是不明智的。虽然,看过评论文字能够克制住生气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不过,这就像一面镜子,当他在进行文学评论的时候,他也在被人品头论足。吐出去的槽,也会落到自己身上。
评分好看到不忍一口气读完。毛姆叔叔我爱你
评分理想的自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