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的騷動

新聞的騷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英] 阿蘭·德波頓
出品人:
頁數:258
译者:丁維
出版時間:2015-6-1
價格:CNY 35.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769377
叢書系列:阿蘭·德波頓文集(精裝版)
圖書標籤:
  • 新聞
  • 阿蘭·德波頓
  • 阿蘭德波頓
  • 傳播學
  • 新聞傳播
  • 隨筆
  • 英國
  • 外國文學
  • 新聞
  • 社會
  • 輿論
  • 媒體
  • 真相
  • 傳播
  • 衝突
  • 反思
  • 記錄
  • 現實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幾乎沒有一個角落能夠躲避新聞的不斷轟炸,

新聞的喧囂紛雜已經滲入自我當中,

但我們很少意識到新聞強大的影響力:

新聞不僅能左右我們對現實的觀感,還能塑造我們的心靈狀態!

一場飢荒、一座遭到洪水淹沒的城鎮、一則明星八卦、一個政府的垮颱、一位經濟學傢對於明年發展趨勢的預測......這類外在的騷動,很有可能就是我們獲得內心平靜所需要的東西。一場飢荒,一座洪水淹沒的小鎮,一個在逃的連環殺手,一屆下颱的政府,某經濟學傢對明年救濟人口的預測--這樣的外界騷動也許正是我們所需要的,好以此換取內心的平靜。

當新聞支配瞭我們的日常生活,需要有人幫助我們去迴應和思索新聞造成的影響:包括心中因此齣現的羨慕與恐慌、激動與受挫,以及裹挾在不斷嚮我們湧來的新聞大潮中,偶爾會懷疑自己如果不知道是否會比較好的種種情境。

全球著名的纔子型作傢德波頓由此齣發,解析六大類型的新聞報導——政治新聞、國際新聞、經濟新聞、名人新聞、災難新聞、消費新聞,用他的生花妙筆與透徹觀察,引導我們産生適當的觀點,使我們體會到──與新聞報導的暗示恰恰相反──其實沒有什麼事情真正算得上是新奇、值得訝異,或者恐怖至極。

著者簡介

阿蘭•德波頓(Alain de Botton),英倫纔子型作傢,生於1969年,畢業於劍橋大學,現住倫敦。著有小說《愛情筆記》(1993)、《愛上浪漫》(1994)、《親吻與述說》(1995)及散文作品《擁抱逝水年華》(1997)、《哲學的慰藉》(2000)、《旅行的藝 術》(2002)、《身份的焦慮》(2004)、《無聊的魅力》(2005)、《幸福的建築》(2007)、《工作頌歌》(2009)、《機場裏的小旅行》(2009)、《寫給無神論者》(2012)。他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幾種文字。

圖書目錄

I. 前言
II. 政治新聞
III. 國際新聞
IV. 經濟新聞
V. 名人新聞
VI. 災難新聞
VII. 消費新聞
VIII. 結語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新闻不就该是冷静中立的方法陈述“事实”吗?大家对新闻的争论点好像多集中于此。而德波顿却直接推翻了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问题是,当今时代已经不缺少可靠的事实。”看到这的时候,不禁想,叔,你跟我一样都是外行吧。 这样的一本书让我觉得有些不知从哪说起,我对新闻...  

評分

評分

文/俞耕耘 在新闻如空气无所不在,成为我们呼吸与生存的当下,思考这一平淡寻常的习惯活动显得似乎小题大做、莫名其妙。然而,它却包含着社会的密码、生存的技术与权力的运作。德波顿这一才子作家,将目光投向新闻,的确不失为又一次“观念的历险”。 《新闻的骚动》看似如闲...  

評分

互联网时代下,想找一个没有新闻的角落似乎已不那么容易。 当所有人逐渐被新闻所渗透,但却很少能意识到新闻的强大影响。 娱乐、政治、自然灾害、节日……我们需要外界的不安来消解、转移视线,以此获得片刻内心的平静。书中引用黑格尔:“当新闻取代宗教、成为我们的核心指导...  

評分

原文链接 “新闻如今占据了权力的地位,至少等同于信仰曾经享有地位。”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新闻的习惯,我是每天都要刷一下澎湃。从头刷到尾,直到刷到上一次看的地方,每天如此,规律至极。不过,我从不为自己强迫症般的刷新闻而感到焦虑,因为我觉得在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里...  

用戶評價

评分

潛颱詞是這樣的:“讓你再騷動 扇你一耳光 ” 扇的位置特彆痛準狠 不懂為嘛要讓邱兵寫序,寫得風馬牛不相及

评分

休憩28th,阿蘭德波頓較失敗之作,投入誠意與思考不菲,成果菲薄。嚴重高估新聞對人類生活的綁架與影響,對新聞所涵蓋部分與特點的分析也有諸多值得商榷之處,如果對這些問題不考慮對錯,按照他的邏輯推導,全書又太單薄,感覺寫的有些失敗,而少見的中文序則離題萬裏令我心情不爽。此書購於杭城,我心愛的充滿正妹與好書的浙工商曉風,我迴去的時候書店空空蕩蕩,沒有正妹,隻有好書,全價買瞭這本作為紀念,本希望這是本很不錯的書,讓我多一個自豪的理由,結果是本這,sigh,正妹何在,煙水茫茫

评分

新聞學院的老師用種種理論解釋的,德波頓用輕鬆不失俏皮的文字寫齣來瞭。主編們讀瞭可能會顧左右而言他,此書讓新聞人尷尬。

评分

強烈懷疑寫序者根本沒有看過此書~序中唯一提到的句子齣現在作者前言的第三頁…

评分

讀完補充:作者希望的是新聞越俎代庖做到好的文學作品該做的事情,且不說新聞從業者裏麵哪裏來那麼多荷馬加繆契訶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新聞的專業分工有什麼意義呢?新聞就該客觀公正簡潔地報道事實,道德上的升華人性上的自省觀念的質變,這些都不是“新聞”被單獨分類之時的初衷。初讀感想:二元二分的實例,在我們認為新聞就是注重事實不應該參雜記者的個人情感的時候,作者認為太過客觀的寫作未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誤導;我們認為新聞就是直觀的陳述事實,不應該像小說一樣花裏鬍哨,作者認為非其讀者並不會關注某國政變流血事件勝於關注自己社區一隻被棄的小貓(這是我自己做的比喻)。由此再次感嘆很多事情觀念發展到一定程度總是會變質會落後,會有人齣來質疑,然後慢慢再生齣新的觀念。人生若隻如初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