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的反电影

小津安二郎的反电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日] 吉田喜重
出品人:
页数:235
译者:周以量
出版时间:2015-7
价格:3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009413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小津安二郎
  • 电影
  • 日本
  • 吉田喜重
  • 日本电影
  • 电影研究
  • 艺术
  • 电影/影评
  • 小津安二郎
  • 反电影
  • 日本电影
  • 电影美学
  • 导演风格
  • 叙事结构
  • 静谧美学
  • 生活哲学
  • 电影史
  • 反好莱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电影导演不过是一个在桥下行乞、拉客的祭女罢了。”

“电影是剧情,不是事件。”

这是小津对吉田所说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

正是由于这两句话,

吉田燃起了对小津电影艺术的无限疑问。

也正是由于这两句话,

吉田找到了理解小津的独特路径。

想问小津的

就去问吉田吧

他比小津

还懂小津

作者简介

吉田喜重

20世纪60年代日本“松竹新浪潮”运动中紧随大岛渚的一员干将。

曾独立制片拍摄《秋津温泉》《性欲加残杀》《戒严令》等多部影响深远的作品。

他在作品中不断挑战性与政治的极限,总能以新的样式和不同的内涵引起人们的关注。

吉田喜重出生于1933年,与小津整整相差三十岁。作为一名后辈,吉田与小津保持着一种淡如水的君子之交。虽然他们的谈话不多,但每一句都值得回味终身。带着一种彼此默契的调侃与真挚,他们坦白着执着背后如潮汐般反复升落的热情与绝望。

目录信息

关于小津作品风格
空气枕头的视角 2
匿名的非人称化的情景 7
一份空白过多的履历 13
非凡的电影原风貌
模仿 初始时期的绝望——初期的默片 22
重复与变化——《东京的合唱》《我出生了,但……》 30
意义悬浮的蒙太奇——《东京之女》《东京之宿》 37
影像宣告了“观看之死”——《独生子》 45
逆时代潮流而动 战时和战后
纪念照和家庭剧——《户田家的兄妹》 56
关于世界的无序性——《父亲在世时》 66
孤独的反时代性——《长屋绅士录》 77
悲伤的关系 影像与语言——《风中的母鸡》 83
观看的快乐——《晚春》
与欺骗人的电影影像相周旋 90
迟到的时间 尚未着手的故事 101
演技的分解 透过角色看到演员 108
镜头游戏的极致 壶的影像 117
离去后的讲述 出嫁时的椅子 126
启示的电影——《东京物语》
隐藏于开头的启示 134
关于人类的无序性 144
另一个世界的神圣视线 156
外人的语言 作为秩序的外人 167
终于死者的视线 177
愉快的晚年
反《东京物语》 翻拍的圆环——《麦秋》《早春》 186
步入老年后的幽默——《秋日和》 196
重复与变化的尽头——《秋刀鱼之味》 208
结语:无限开放的影像 221
文献与资料 228
小津安二郎影片志 229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心目中的小津安二郎和吉田喜重笔下的简直如出一辙。 都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也许小津电影个性太强烈,而关于他本人生活的故事极少,所以小津显得很容易读懂。“成为导演之后,与其电影方面的履历之丰富相比,小津个人生活的履历却没有多少值得记...  

评分

这个世界上,如果曾有人将一个东方的室内空间拍摄的质朴纯真,并且充满着诗意,恐怕只有小津一人。他营造的电影空间安静得像一个禅院,人们在其中行走、吃饭,喝酒,开心的笑以及羞涩的哭。它如此真实:孩童跑过巷口,屋檐下的榻榻米和竹扇,人们交谈声夹杂着些许风声,一...  

评分

这个世界上,如果曾有人将一个东方的室内空间拍摄的质朴纯真,并且充满着诗意,恐怕只有小津一人。他营造的电影空间安静得像一个禅院,人们在其中行走、吃饭,喝酒,开心的笑以及羞涩的哭。它如此真实:孩童跑过巷口,屋檐下的榻榻米和竹扇,人们交谈声夹杂着些许风声,一...  

评分

这个世界上,如果曾有人将一个东方的室内空间拍摄的质朴纯真,并且充满着诗意,恐怕只有小津一人。他营造的电影空间安静得像一个禅院,人们在其中行走、吃饭,喝酒,开心的笑以及羞涩的哭。它如此真实:孩童跑过巷口,屋檐下的榻榻米和竹扇,人们交谈声夹杂着些许风声,一...  

评分

2015年上映的《速度与激情7》非常火爆,节奏快、场面大、一气呵成,剧情清晰明朗,逻辑不自相矛盾,效果干脆直接,堪称好莱坞此类类型片的典范之作。这样的电影看的时候感觉非常爽利,看完几乎都不会再去想它。看这部电影时,我时常想起小津安二郎,他成熟期的电影几乎是这部电...  

用户评价

评分

以小津导演最著名的代表作《东京物语》为中心,分析论述小津电影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丰富内涵。之所以以“反电影”为书名,是因为小津的电影创作不只是反电影常规拍摄手法、反军国主义和宏大叙事的时代背景,甚至也在不断反抗他自己的惯有拍摄模式。作者跟小津,是有过两面之缘的忘年交。在这本书里,他的分析和论述准确到位,并且能够以诗意流畅的文笔表达出来,实为难得。深入了解小津作品的必备参考书。

评分

大致有这几个观点:1、悬浮的、暧昧的视线,物体影像的视线回望;2、日常人生无限重复中的细微变化;3、对无序世界的调侃正是小津对电影的理解;3、众“插曲”(若干独立情节)在蒙太奇下产生的反“戏剧性”;4、对身为家庭成员的无意识是家庭剧的游戏规则。秉持这几点观点和写作框架,吉田在论述无论哪部作品时,都极为卖力地完成命题作文,这些论断是否合理,看过他俩作品的观众一望即知,一颗星给吉田喜重竟能自圆其说的好本事,单看文本还有几分有趣。

评分

佐藤忠男第三次见小津也是吉田喜重第一次见小津的那一次,佐藤写的是吉田被已经醉了的小津狠狠训了一通;佐藤写的小津病床前跟城户四郎说“还是家庭题材剧好啊”。这两点倒是可以跟吉田写的前言对照,一窥小津醉酒后以及临终病中的想法。P72.两父子动作的一致/重复和变奏。P105.“是吗”的失望。P140.形象缺席的二儿子/以及《晚春》中的新郎。P168.“物语”就是讲述不在场的人的故事,所以东京其实不在场啊!P184.由于被死者的视线包围并守望着,我们生存着的这个无序的世界才能保持和平和安详,而这正是人类唯一的秩序。吉田喜重的解读,关于“无序”和把戏,似乎本身就过于主观,周以量的翻译也是生硬。编辑也粗心得可以,P106.居然把《晚春》误作《春晚》!即使别人告诉我这本书不读也罢,可我一定还是会读的。

评分

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重复语使用过多,全书不知道用了多少由“重复与变化”、“静止的物对人的观看”、“对骗人的电影把戏的不屑”、“对无序的世界感到失望”等观点,而衍生出来的语句,变化不大,角度可以,但分析稍差。

评分

从学习好莱坞叙事原则到彻底反好莱坞。没有人真的懂小津,除了他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