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建筑十讲

东西建筑十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汉宝德
出品人:
页数:202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40.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2094
丛书系列:汉宝德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建筑史
  • 汉宝德
  • 普及读物
  • 艺术
  • 台湾
  • 文化
  • 艺术史
  • 建筑史
  • 东西方比较
  • 中国建筑
  • 西方建筑
  • 建筑美学
  • 建筑文化
  • 历史建筑
  • 建筑风格
  • 建筑艺术
  • 建筑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东西建筑十讲》是作者汉宝德2012年讲授的十堂“中西建筑文化”课的文本呈现,主要内容架构在以古希腊、罗马文化为起点的西方建筑,与以中国黄河流域文化为起点的东方建筑的对比之上,呈现了从远古到当代的东西建筑及人文思潮,浓缩了“中国建筑史”、“西方建筑史”和“现当代建筑风潮”的精要。作者以不凡的见识和丰富的学养,在有限的篇幅内,钩玄提要,穿古越今,盱衡东西。全书行文晓畅,深入浅出,并辅以大量图片,是一本很好的面向一般知识读者的建筑文化普及读物。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年生,国立成功大学建筑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硕士及普林斯顿大学艺术硕士。曾任东海大学建筑系系主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校长、中华民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

现任世界宗教博物馆荣誉馆长、汉光建筑事务所主持人、总统府资政、文建会顾问、教育部谘询委员等。

汉宝德先生是二十世纪后半,引领台湾现代建筑思潮,接轨国际现代建筑的重要学者。毕生以建筑为己任,思考空间与人文的关系。为了普及科学教育,他花了12年的时间筹设完成「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并担任首任馆长,以创新规划与深厚学养,将科博馆经营成极具吸引力的博物馆。任台南艺术学院创校校长,倡言美感是文明的基石,重启华人社会对艺术教育、美感教育的重视。

著有《汉宝德谈美》、《写给青年建筑师的信》、《设计型思考》等诸多作品。

目录信息

敬序 聆听东西建筑十讲 姚仁禄
前言
第一讲 中西建筑分道扬镳
第二讲 壮丽的帝国建筑
第三讲 宗教建筑形式的开拓
第四讲 欧洲中世纪与唐宋帝国
第五讲 近代来临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六讲 近世文明的曙光
第七讲 王权巩固后的世界
第八讲 现代世界的来临
第九讲 乡愁的后现代
第十讲 当代与未来
图片目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此书以概括性的语言对比了古今各个时期中西建筑的思潮与风格,建议建筑入门者可据此为兴趣导向,梳理脉络。汉宝德先生已于2014年作古,作为将现代主义带回中国的第一批翘楚,他也彻底改变了建筑教育的体系。(令我不解之处在于,汉老为什么说贝聿铭是台湾建筑师?)封面是贝聿...

评分

此书以概括性的语言对比了古今各个时期中西建筑的思潮与风格,建议建筑入门者可据此为兴趣导向,梳理脉络。汉宝德先生已于2014年作古,作为将现代主义带回中国的第一批翘楚,他也彻底改变了建筑教育的体系。(令我不解之处在于,汉老为什么说贝聿铭是台湾建筑师?)封面是贝聿...

评分

此书以概括性的语言对比了古今各个时期中西建筑的思潮与风格,建议建筑入门者可据此为兴趣导向,梳理脉络。汉宝德先生已于2014年作古,作为将现代主义带回中国的第一批翘楚,他也彻底改变了建筑教育的体系。(令我不解之处在于,汉老为什么说贝聿铭是台湾建筑师?)封面是贝聿...

评分

此书以概括性的语言对比了古今各个时期中西建筑的思潮与风格,建议建筑入门者可据此为兴趣导向,梳理脉络。汉宝德先生已于2014年作古,作为将现代主义带回中国的第一批翘楚,他也彻底改变了建筑教育的体系。(令我不解之处在于,汉老为什么说贝聿铭是台湾建筑师?)封面是贝聿...

评分

此书以概括性的语言对比了古今各个时期中西建筑的思潮与风格,建议建筑入门者可据此为兴趣导向,梳理脉络。汉宝德先生已于2014年作古,作为将现代主义带回中国的第一批翘楚,他也彻底改变了建筑教育的体系。(令我不解之处在于,汉老为什么说贝聿铭是台湾建筑师?)封面是贝聿...

用户评价

评分

201708 看讲座 对比东西方建筑史,从西方希腊时代,中国的土木工程,到现代。最后的建筑师姚仁喜的讲座很新颖、很frontier

评分

浓缩提炼到200页,实属不易。现代部分太少。

评分

讲座的文字稿 youtube上有讲座视频 简明扼要的入门书,老先生那风度太爱了。第一次对中国建筑也能在西方建筑的谱系对比下有一丢丢了解的感觉了

评分

对西方历史理解漫画化,对中国建筑中前期美化,没有建筑母语和建筑历史文化批评那么严厉。不过随着各自的叙述,读者自然看出量级差距。对双方建筑的发展介绍和配图精当,脉络清晰,比很多机械罗列的厚书还好懂。如果有民居城堡桥梁就更好了。

评分

可以与方拥《中国传统建筑十五讲》对照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