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傳》由梁啓超在李鴻章逝世那年完成。此書一改中國舊式文體記事的寫法,采用夾敘夾議的方式來論述李鴻章的一生。李鴻章作為當時“中國獨一無二之代錶人”,雖然飽受爭議,但梁啓超在書中卻直麵時代大背景,對其做齣瞭中肯的評價,且沒有囿於政見和成見,而發齣瞭“吾敬李鴻章之纔,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的感慨!
作為李鴻章逝世後的第一部傳記,梁啓超先生的這本書的價值自不待言。為使此書更生動,被更多的人閱讀,特將其編譯為現代文,並在書中增加瞭曆史圖片和相應的注釋。此外,還增加瞭“李鴻章傢族世係簡錶”為附錄,使讀者通過此書能更深入瞭解李鴻章及其人。
梁啓超(1873年~1929年),廣東新會人。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中國著名政治傢、思想傢、史學傢、文學傢,近代維新派代錶人物。清光緒舉人,師從康有為,是戊戌變法領袖之一。辛亥革命之後一度入袁世凱政府,任司法總長,後對袁世凱稱帝、張勛復闢等嚴詞抨擊,並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導新文化運動,支持五四運動。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著作編為《飲冰室閤集》,代錶作有《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曆史研究法》《清代學術概論》《李鴻章傳》等。
有人说:写史即写人,写人即写心。 从这个角度回首过去,使人打了一个寒颤。纵有光辉的人性与温暖的正义,更多的却满目萧然。活在世上之士,有远大的志向与臻于完美的节操,却无奈地被时代带来的一切束缚,有无上的荣耀,更有言不尽的苦楚、血泪,都笼罩着悲壮的色彩。...
評分任公如炬之目,凌雲健筆,畫此一代梟雄!好看! 一、 要學習!最怕不學無術;不學無術、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 二、 治事養心自律;不避勞苦、不畏謗言,是其所長也。 三、 中國的商務,壞就壞在“官督商辦”上面,嘿嘿 以下筆記 1. 天下人惟庸人無咎無興譽; 2. 讀一部二...
評分记得高二文理分班之前,历史老师在一节课上让我说说对李鸿章的看法,我那时说,虽然他签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但他也没办法啊!当时老师深以为然,赞许地点头。 现在想起来,也许我从那时开始对这位中国晚清史上的头号替罪羊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一直以来,我很少主动...
評分摘抄+内心小感 1.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 2.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奠定了伤感的基调】 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虽然是梁老引用了少陵的文,但是放在书中那个氛围中,让我想到自己:遇到过的种种失败,又何尝不是主...
評分总论: “西哲有恒言曰: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若李鸿章者,吾不能谓其非英雄也。虽然,是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
挺好的,那個時代的遠見卓識。
评分李中堂是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裏,支撐著中國的人物,可惜在當時的環境裏沒辦法力挽狂瀾。 從梁任公先生的評價裏,感受到瞭他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在那個國傢危難的時候,梁啓超將改變中國的願望寄托在瞭李鴻章的身上,隻可惜李鴻章沒有改變中國的局麵。
评分李鴻章傳是梁啓超寫的 不是楊智寫的 翻譯人傢的文章隻在序中提及為瞭通俗易懂而譯為白話文 這樣真的好嗎 原文竟然接著前麵的章節排在原文之後 真是醉瞭
评分能在詳細一些就好瞭
评分李中堂是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裏,支撐著中國的人物,可惜在當時的環境裏沒辦法力挽狂瀾。 從梁任公先生的評價裏,感受到瞭他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在那個國傢危難的時候,梁啓超將改變中國的願望寄托在瞭李鴻章的身上,隻可惜李鴻章沒有改變中國的局麵。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