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柯必德教授的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探究苏州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群体的经历以及相互间的互动关系,包括缺地贫民与商界翘楚、中国人与外国人、本地人与外来客,并使这种经历和关系与苏州的空间、时间的转型产生联系。更多地揭示出更多苏州都市空间的结构、这一结构的经济角色与象征意义,以及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本书的出版可为研究晚晴民国时对于国家权力、公共意识、资本及社会环境再造,提供一个十分翔实的个案研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马路,文庙,寒山寺
评分第一部认真撰写过书评的著作,也算有缘。本书认为,苏州是“被重写的古卷”,它虽有着较浓的古典韵味,但其实是现代化再造的产物。在城市史书写方面,该书由几处具体空间入手,而非直接讨论官方政策或地方组织,颇具新意。它在资料上采用了大量报刊与官方文书等,理论上主要依托列斐伏尔有关空间的表述,很有成效。最后小吐槽一下翻译,比如“帝皇时代”是什么......
评分你说是现代性,我看是传统性。既然世界本多元,又为何偏说我看到的是过于主观性的先入之见。百年前的苏州究竟是什么样?谁知道呢。
评分材料丰富,梳理不好,翻译晦涩
评分材料丰富,梳理不好,翻译晦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