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黑格尔1822~1823年冬季学期在柏林大学第一次讲授世界史哲学的学生课堂笔记,它在1996年首先作为讲演录试行本第12卷出版,后来编入《黑格尔全集》历史考订版第27卷。黑格尔的世界史哲学讲演分为两个部分,即世界史的概念和世界史的进程。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古典哲学家,欧洲哲学史集大成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之一。他建立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世界史哲学是其精神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我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很晦涩难懂的书,尤其是我在阅读陈乐民老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时,看到老先生直截了当地指出:黑格尔的书,他翻译成什么文都不好懂。这让我哑然失笑,并愈发觉得自己是在不自量力,但是,我还是决心写下我对此书的评论与分析。 ...
评分此书充满了偏见与意淫。结论根本就不是从历史本身中抽象出来的,而是知道了一些历史细节后得到一个臆想的结论然后来框历史。
评分一篇迟到若干年的书评: 大二时主修的《十八十九世纪欧陆哲学》,是我大学生涯最无趣的课程之一。 当时读过的几本书中,唯一引起我浓厚兴趣的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讲稿》。我还记得当年对此书前半部分的宏大主题感到振奋不已,而被后半部分琐碎的历史分析弄...
评分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译本的前世今生 [日期:2008-02-26] 来源:豆瓣网 作者: 陶一酌 [字体:大 中 小] 一时好奇,通过国家图书馆引擎馆藏检索黑格尔著《历史哲学》。检索后发现,王灵皋译《历史哲学纲要》大约是与之相关的第一个版本,出版时间是1932年,上海神州...
评分黑格尔表述了他的哲学的历史观,认为理性是世界的本原、内容和目的,所以历史是在理性主宰下的世界的发展进程,如同种子萌发生长成树木,理性在最初就决定了世界历史的必然性。 抽象的精神结合实现性的意志,就转化成现象。意志,就是人类活动。 人类仍然处于一种分裂状态,使...
原典,打分是给翻译的。
评分我觉得我懂了一点,不过还是不太能欣赏黑格尔。。。热评那个老哥说的有道理。
评分原典,打分是给翻译的。
评分能明白一些,但又似都不明白。等我读完再来补充想法…
评分算是黑格尔比较好读的著作(毕竟整理自讲课稿)。也是他庞大的哲学筹划的一部分,即客观精神如何经由各民族的诸形态不断上升至他们德意志民族的过程。其中谈论中国的部分比较有意思,当然其中会有不少道听途说来的偏见。不过有一点很有启发:黑格尔认为中国在表面上来看是一个道德至上的治理模式,然而这种道德完全没有内在性的根基,而只是经由法律的强制从外部获得的。因为丧失了这一内在性自由的领域,于是中国人便丧失了为自身之缘故而自在的尊严。同样,没有这一内在性的领域,宗教、哲学、艺术和科学上的自由精神便失去了土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